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王冬齡又火了!這位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杭州市書協主席,還有一個什麼蘭亭書社社長,網上說他“憑藉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自封‘書法聖人'”,並且還說“不把王羲之等放在眼裡”,自己的書法作品,都是大師級別的。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我覺得以他這樣的身份,不至於會這樣亂說話 ,更不會說這種不著調,不知天高地厚的話,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不過,自己就會寫個亂書,也不至於不知廉恥。所以我不相信網上說的。


因為在他這幾十年的學書法過程中,他和很多書法家一樣從傳統書法起步,吃了不少苦,下了不少功夫。就好比,他臨寫王羲之的《蘭亭序》 ,臨寫也到了三分神似的地步。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王冬齡臨寫的《蘭亭序》


如果他真的不把王羲之放在眼裡,那是要被笑人掉大牙的。

之前,我就拿他39歲時臨寫王羲之的《蘭亭序》 ,和一個11歲小學生李韶華臨寫的《蘭亭序》比較過,似乎還不如小學生靈動。


所以,憑他傳統書法真正的水平, 還沒有臉鄙視王羲之。

現在這位11歲小學生臨寫的水平又有了超人的進步,幾乎可以以假亂真。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11歲李韶華通臨的《蘭亭序》


王冬齡呢?沉醉在整株毛竹上,透明的亞克力板材上寫字,問題是所寫的還是亂書,並沒有比之前的亂書好多少,因為他的重點不在把字寫多好,而是寫在什麼材質上,這種本末倒置的表演,就是所謂的創新和探索。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王冬齡寫的亂書


可憐的王冬齡啊,你真的是江郎才盡,黔驢技窮了嗎?


從當年讀中國美院書法專業,師從沙孟海等,留校任教,一直到成名之前,走得還是傳統書法的套路。成名之後,開始創新,結果創出了亂書這條不歸路,從此等同於街頭書法小丑,跳著並不跟拍的舞步,扭著不再年輕的身軀,寫著狂草《心經》。網友為此驚呼,一個書法家就墮落成這樣不倫不類的怪物了?沒有人願意相信。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王冬齡在亞克力板材上寫的亂書


更是萬劫難復的是,王冬齡把亂書當成中國千年書法的一大創新,當瑰寶一樣高高供奉在自己的書途迷茫的王國,明明就是一堆自欺欺人的垃圾,因為各種原因成了皇帝的新裝。


要把書法寫亂,這還需要重新嗎?就算如王冬齡自稱他的亂書是從頭到尾寫下來是不亂,只是寫成擁擠和重疊。這個就很難了?


看看網友怎麼說的:我不用學書法,就可以把《心經》在一張四尺整張的宣紙上,從頭到尾寫一遍就是亂書;我學過書法,第一遍用楷體寫,再在上面用行書寫一遍,再用草書寫一遍,這三遍之後,不知道會有多亂。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王冬齡在毛竹上寫的亂書


王冬齡的亂書除了能騙自己,連普通民眾都騙不了,原因有三:

第一,他自稱亂書不亂,只是他寫的時候不亂,但是寫成了一堆,相互重疊,最後呈現的畫面是很亂的。

第二,亂書給不了最基本的辨識功能,認不出寫了什麼,更沒有書法線條的美和藝術性。

第三,傳統書法的功底一般,從39歲時臨寫《蘭亭序》不及11歲小學生的水平,可見此人平平,沒有書法天賦。這些年憑藉中國美院的牌子,濫竽充數而已。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王冬齡臨寫的《蘭亭序》局部 VS下圖11歲李韶華通臨的《蘭亭序》局部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教授自稱“書聖”瞧不上王羲之,臨寫《蘭亭序》卻不及小學生!

▲上圖為11歲李韶華通臨的《蘭亭序》局部


就憑這幾點,王冬齡是沒有資本傲視王羲之的,他甚至連輕視11歲小學生都沒有資本。


所以最後的結論,關於網上所說他自稱“書法聖人”,不把王羲之放在眼裡,那是假的。他還沒有說這個話的豹子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