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星期五言:2011年,当英剧迷看完《黑镜》第一季第一集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是惊呼:竟然可以这么演!你能在9年前的豆瓣评分中看到人们对这部科幻悬疑剧的追捧。从他们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已经将其奉为神剧了。《黑镜》是以对未来科技的幻想为基础,深入思考人类广泛使用高科技后的生活,这些反思和隐喻,给予我们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酣畅淋漓,还有精神上的醍醐灌顶!当年这部在英国Channel 4频道播出的剧,开创了"暗黑科技"的风格,甚至席卷了全世界!

我们可以在豆瓣上看到中国观众的喜爱指数:第一季的豆瓣评分,29.9万人打出了9.2的高分;第二季17.9万人同样打出了9.2的高分。而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别都在8分以上,但是到了第五季你发现海报的风格变了,不再“黑”了,而豆瓣评分也停留在6.8分。这样悬崖式的跳水,说明了什么?难道是剧作质量下降了吗?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我们来从剧迷口味以及演员表演、剧本安排等方面来探究一二吧。

一、《黑镜》异化,Netflix的口味能满足英剧迷吗?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2011年12月由英国制片人查理·布洛克编剧及制作的《黑镜》在英国电视4台上映。前两季以及2014年的圣诞特辑,一共7集的迷你剧掀起了“黑镜”暗黑科幻风潮。《黑镜》的成功引起了巨大的效应,最终导致了《黑镜》的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或许就是反讽吧?

美国Netflix看到这部英剧的市场价值,于是财大气粗的团队一拍桌子,购买了《黑镜》的出品以及制作的权利。从此这部100%英伦风的黑色幽默剧,被迫穿上了“美式汉堡风“,走向了一个未知的命运。

为什么说“未知”,据星期五君在剧圈的经验,喜欢英剧的剧迷们大多都是喜欢内敛的黑色幽默式的剧情。无论是镜头还是表演,无论是台词还是表达的思想都是英式的。很多人喜欢英剧也有可能是因为厌倦了“好莱坞式”的表演和剧情。所以英剧适合他们的口味。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而现在呢,这个土生土长的英剧被Netflix财大气粗地拿走,肯定会尝试一种新的风格的。他们或许不愿意改变《黑镜》的成功模式,但是一些风格和民族性是难以抹煞的,《黑镜》风格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Netflix在接手后的第三季豆瓣评分就从9分以上下降到了8.9分。其实对我本人来讲,第三季其实很不错,可能大多数人在看到第一集之后,就认为没有高科技的暗黑,满世界都是粉色的微笑就给了低分吧。可见喜欢《黑镜》暗黑风的人在第三季第一集就被粉色“惹怒“了。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其实第三季演员的表演某些剧集里已经开始美式化了。在第三季中美国的演员明显增加和很多。比如有一些受争议的第四集《圣朱尼佩罗》。加拿大出生的麦肯兹·戴维斯的代表作是《火星救援》等,她的表现在第三季算是很好的,可是表演风格能看出美式风。这一集其实很成功,灵魂与意识的分离,当人类死亡之后,可以选择意识到另外一个地方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是无法否认,一些经常看英剧的观众一眼便能看出感觉不一样了。

在接下来的两季里,美国的程序化的构思在零星的几集中也会呈现,让英剧的观众很不爽。所以美剧的观众和英剧的观众口味不同,显然如果想两者兼顾的话,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探索过程。

但是,除掉剧迷口味这个因素,它本身的质量就真的差了吗?

二、《黑镜》的故事,是始终如一还是走向了鸡汤?

很多粉丝爱上《黑镜》是因为科技与暗黑童话的结合,让观众对探索人在科技中的异化和迷失,探索更深层次的哲学与意识的问题。

比如,第一季第一集《国歌》,这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结局,奠定了这部剧的反讽基础。第一集没有用到多少高科技的场景,但是却能感受到科技与人类之间的那种紧密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大众的判断力。皇室成员被绑架,需要总统挺身而出做一件在这里难以描述的事情。英式幽默在于反讽和暗讽,不会那么明显,但是当你转一圈想到的是原来如此。这一集应该是反转之后,让人反思我们与社交工具,我们与网络的关系了。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第一季第一集《国歌》

第一季和第二季开始不断在高科技的环境中探索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无论是《白熊公园》还是《一千五百万的价值》都是以社会现象为基础进行了离奇剧情的设定,探索科技带给我们的负累,这是一部反思科技的片,所以你看不到科技对人类文明的温暖,看到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第一季第二集《一千五百万的价值》

但是在美国团队介入之后,有一些内容是偏离了这个方向的。比如第三季第二集的惊悚故事,第五集中美国士兵带上眼睛看后看到的平民都成为了怪物等,这样的设定其实美剧中很多都有探讨,其实并不新颖。

如果说第三季的故事中还有最初《黑镜》的DNA,那么第四季就越来越单了。

到了第四季第一集便是恶搞了一把《星际迷航》,这是一个好莱坞式的故事。英雄拯救弱者,民众坚信自由的力量最终打败独裁的船长。这是美式影视剧的价值核心,当然并不是这样不好,但是他的叙事方式其实偏离了最开始《黑镜》的多元化叙事的探索。这一集讲故事的方式比较程序化,而不是英剧那样,给你一个展现的新奇之感。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第四季第一集

第四季的2和3集比较平淡一些了。父母为过度保护孩子而植入芯片让孩子永远看不到暴力和血腥,看不到情色和挑逗结果却让孩子失去了人性的本心;杀人犯为了逃脱罪责使用一系列的手段但却步步陷入深渊。这些内容都是在很多剧中经常看到的。虽然也是剖析人性可是当对于前两季中的出乎意料还是有差距的。当然第四季的第六集是经典,《黑色博物馆》。这一集也是很多剧迷都迷恋的一集,一个复仇的故事,一个探索科技与惩戒的故事。这一集给人们带来很大的震撼,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黑镜》。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黑暗博物馆》

2019年6月5日在粉丝们锲而不舍的追逐下第五季上映了。可是更多粉丝看完之后非常失望。因为大多数“黑镜粉”都是前两季积累下来的,在容忍了第三季和第四季的注水之后,第五季完全让他们爆发了。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黑镜》第五季不再黑的海报

第五季第一集讲述的两位好友在芯片植入的游戏中爱上了彼此,但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感觉,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有激情。这是探索婚姻与爱情的故事。在虚拟世界占据更多人的生活之时,婚姻里的男女花更多的时间在虚拟中生活,可是真实的婚姻和虚拟世界的爱情哪一个更真实呢?

但是这一集却引来很多观众的不满,或许探索婚姻本来就比较细腻,完全不是“黑镜风”,但本人认为这一集的探索还是值得深思的。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第五季第一集

第二集是探索社交软件与人们生活的故事,绑匪是一位深受社交软件毒害的人。他要和CEO创始人谈话。这一集逻辑硬伤很大。

第三集就更美式化了,相信很多英剧迷不会很喜欢。可是从故事安排说是一个很完整的反转。也反转的顺理成章。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第五季第三集

从前五季的故事情节安排来看,每一集故事越来越套路化,其实对于观众来说,美剧的路数早就了然于胸,所以无论编剧怎么绞尽脑汁地编,都会有一些美式基因。

三、《黑镜》之风: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叙事依然持续?

查理·布鲁克是《黑镜》的主创团队之一。第一季和第二季都是他写的剧本。第三季之后开始几个编剧组成的团队合写。

可以说,查理·布鲁克是“黑镜”之父了。因为《黑镜》的碎片化叙事风格以及无厘头式的戏谑以及暗黑风的画面,有些人甚至将他成为“后现代主义大师”。他打造了这样一个品牌,形成了一种影视剧的风格。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查理·布鲁克

查理·布鲁克曾说,黑镜是出现在我们周边,无处不在的黑色镜子,它可能是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可能是你的智能手表,可能是你家里的智能家居,就像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按下锁屏键,是否也看到自己的脸呢?

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会去研究每一款新出的电子产品的清单。每一集的故事脚本敲定后,他们就开始选产品,他们使用的是非常严谨的方式呈现未来的科技社会。甚至也算是一种科技的语言。

在故事成型的过程中,他们在科技产品研究和选择上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可是每一集的故事都是怎么创作的呢?为什么布鲁克风格最后转变了?

我们查看他的访谈,发现了一点。最开始的两季全部他本身创作我们不再多说,后来的剧集中,他们不设定规则,每一个人,每一个演员都和导演都有自己的发挥空间。我们看到一季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风格,是因为每一集都是一个人的智慧精华。

就如他说的那样:每一集情都不一样,并且都给人们带来同样让人生气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来自于去探索自己制定规则下的宇宙。在这个宇宙里有大大小小神奇的发明创造,而这些创造又不会让你觉得陌生。

可见,主创团队没有舍弃之前的风格,只是在尝试着吸取不同的思想,吸收不同的风格。

《黑镜》: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悬疑剧,为何在第5季跌落神坛?

所以,之前剧迷迷上了布鲁克的风格,而不喜欢其它的风格。其实看剧是一种消遣和愉悦,如果不能得到消遣可以改换其它,如果觉得还能吸取一些有营养的思想,大可以继续追下去。

《黑镜》不再“黑”了,它开始呈现五颜六色的时候,你是否准备好了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它?


关注【星期五文艺】,分析经典影视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