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順脫貧攻堅群英譜】李洪俊:從“打工者”到“水產戶”的創業路!

夕陽西下的午後,長順縣鼓揚鎮紅巖社區上院組的田野上,皮膚黝黑的漢子,抬著揹簍走在水產養殖的田埂上,田埂兩旁的水池內,數不清的小龍蝦在草叢裡“張牙舞爪”,魚兒也不停地活躍著。

【長順脫貧攻堅群英譜】李洪俊:從“打工者”到“水產戶”的創業路!

這個漢子就是47歲的農民——李洪俊。他指著眼前的大片池塘說,從村民手中總共流轉了12畝水田,5畝多養魚,6畝養小龍蝦,田野中幾間木架房子,是用來開農莊,一年下來,收入至少達6萬元以上。

2015年,李洪俊一家被納入村裡建檔立卡重點幫扶對象,2019年才摘掉貧困“帽子”。

【長順脫貧攻堅群英譜】李洪俊:從“打工者”到“水產戶”的創業路!

2017年以前,李洪俊和妻子一直在廣東務工,做的就是水產養殖,一做就是10餘年。被納入精準扶貧對象的李洪俊,得知政府各項產業扶貧政策後,窮則思變的他,便和妻子商量,準備回家發展水產養殖。

“我是2017年10月回來的,想著自己有一點點水產養殖技術,就回來發展,自己也是個貧困戶,資金不足,又不知道怎麼辦。”回憶起艱難創業的日子,李洪俊一臉苦笑。

【長順脫貧攻堅群英譜】李洪俊:從“打工者”到“水產戶”的創業路!

在走訪時,鼓揚鎮黨政班子得知李洪俊的想法後,當即鼓勵他大膽嘗試,於是協調組上15戶貧困戶,以幫扶資金入股形式,成立了峰戀水產養殖合作社。最終,李洪俊獲得了30萬的啟動資金,建起了水產養殖基地。2019年,合作社成功收入了“第一桶金”,實現了利益分紅。

看到水產養殖的效益後,這更增添了李洪俊的信心。然而,天不如人願,當他滿懷壯志時,2019年6月,一場突如其來的水災,沖毀了他的池塘,魚蝦全部被大水沖走,直接損失30多萬元。

【長順脫貧攻堅群英譜】李洪俊:從“打工者”到“水產戶”的創業路!

這一打擊,一度讓李洪俊心灰意冷,經過貧困戶和鎮領導的大力勸說,李洪俊想著一起入股的貧困戶,不能讓他們失望。於是,再次一頭扎向基地的重建中。

“遭受洪災的時候自己也是心灰意冷,經過他們勸說,自己也想著年齡大了,打工也不是一輩子的事情,就想重新開始,想著跟我一起入股的貧困戶,不能讓他們失望,再準備好好乾下去,讓他們能夠繼續分紅。”李洪俊說。

【長順脫貧攻堅群英譜】李洪俊:從“打工者”到“水產戶”的創業路!

捲土從來,水產養殖需要投入不少資金,今年年初,在包村幹部的關心支持下,李洪俊再次獲得15萬元小額信貸。“資金有了,經驗有了,剩下的就是鼓足幹勁,大幹一翻。”李洪俊樂呵呵的說。如今,李洪俊的水產養殖如火如荼,農莊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正逐步帶動貧困群眾走上增收致富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