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左边这位感觉熟悉吗?那个南斯拉夫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瓦尔特


引子:

70、80年代的人,有个名字应该非常熟悉:瓦尔特;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让那一代人知道在遥远的欧洲有个南斯拉夫;有一个叫瓦尔特的硬汉,带着一支游击队跟德国法西斯在战斗;

但你知道吗?铁托也是个用得最久的化名。前南斯拉夫总统的原名是:约瑟普·布罗兹;但铁托这个名字从二战一直沿用下来,大家习惯尊称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中的男主

铁托的纪念馆:5.25纪念室


2018年春节,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我和朋友来到了前南斯拉夫首都、现塞尔维亚首都的贝尔格莱德。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来到了铁托时期的,前南斯拉夫总统官邸,号码牌是贝尔格莱德乌日策大街15号。

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并没有大兴土木修建陵墓,而是遵照铁托生前愿望,将他经常光顾的花房改建成铁托的长眠之地。因为铁托的生日是5月25日,有些当地人习惯把铁托墓叫做“5月25日纪念馆”,这个名字似乎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在5.25纪念室,铁托的塑像


按照导航我们几乎迷了路,大街旁侧的一大片树林将这座前总统官邸隐匿非常缜密。整个建筑躲藏在一个展览馆的背后,门口所处位置非常的不显眼。穿过一个不很明显的大门后,远远能看到山坡上一座依山而建的别墅大院。

这里就是铁托生前居住的地方,也是他和他的第三位妻子安葬的之处,据说这里有近10平方公里。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反映二战时期南斯拉夫游击队的雕塑


来之前被一些资料误导:铁托总统生前非常的奢侈。但即便参观完整个建筑之后,我也无法根深蒂固的植入这种印象:

这是一幢建筑面积约在900多平方米的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铁托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他去世后被称为“5.25纪念室”,分布在房中的两侧(现在作为展厅,陈列铁托生前的各种纪念品和生活用品。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总统时期的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花房,是铁托的纪念堂

另一部分是铁托的休闲区,叫花房,位于“L”房子的中央位置;现在被用作铁托和妻子的墓室。作为一位曾经领导着现在被分裂成6个(不对,应该是7个国家)欧洲大国的元首,铁托的棺椁就安葬的总统官邸的花房之中。如果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官邸的话。

花房正门两旁挂着深红色幔帐,目光的远处白色灰纹大理石地板上放着大约90公分高同样是白色灰纹的大理石棺椁;上面用金色的塞尔维亚文刻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夫人约凡卡·布罗茨及远处铁托的棺椁


与之并排安放的妻子的棺椁则显得位置低矮了很多,大约也就离地20公分。

夫人约凡卡·布罗茨比铁托小32岁,2013年辞世。铁托遗孀据说晚景有些凄凉。在经历了近30年的软禁后,2009年她重新获得个人身份证和塞尔维亚国籍的护照。

老人每年公开露面的机会,就是每逢铁托的忌日和生日前往铁托墓拜祭和送花,但后来她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只好每年这个时候托人送鲜花。这是后话。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这是铁托和第三位夫人的的合影


整个花房大致在300-400平米之间,房顶中央的玻璃顶棚将阳光斜射下来,使得即便是冬天内部的采光依然极好。想象一下铁托晚年,在工作之余就侍弄这里的花卉的样子。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5日出生于克罗地亚库姆韦茨村。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晚年格外喜欢这个花房,希望百年之后就葬在这里。后来也真的如他所愿。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的生活照


据介绍,从1980年到1990年,在花房的入口处有礼仪兵日夜守卫。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前,几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花房瞻仰铁托墓。每逢铁托的生日或忌日,来瞻仰和献花的人更多。

现如今,也许是因为冬天的关系,参观者不太多;还有碰到几个10来岁的中学生来参观,脸上带着童稚的微笑。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一群当地的小学生来铁托纪念馆参观


铁托葬礼,来了128个国家政要

门旁的墙上挂着各国政要、名流前来参加铁托葬礼的巨幅照片,应该是很能吸引你的注意的。

正向文初所介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铁托在南斯拉夫建立了人民军队,战胜了强大的德、意法西斯,解放了南斯拉夫,他成为反法西斯英雄。

在战后和平建设的日子里,他战胜了外部压力,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坚持走符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人民富裕起来。据说,现在的贝尔格莱德当地人的生活水准相较原来,下降了不是一倍两倍的概念。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和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


他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导者和组织者,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鉴于铁托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取人类进步的事业中所起的独特而卓越的作用,有59个国家授予他98枚勋章。

铁托1980年5月4日病逝时,世界范围出席葬礼的有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其中有100多个共产党、工人党派代表团,31位总统、4位国王、6位王子、22位总理(或首相)、11位国会议长。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的追悼会,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出席


包括中国共产党主席华国锋、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副总统蒙代尔、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等,如此盛大的葬礼场面让南斯拉夫人十分骄傲。

西方人士当时调侃说,逝世的铁托再次发挥了桥梁作用,“把东西方两大敌对集团的领导人都紧密团结起来了”。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的花房其中一间房子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火炬

5.25展厅,二战时瓦尔特的风采

棺椁的隔壁房间,专门腾出一个展示室陈列了各种火炬,粗粗一算数量绝对上千;据说,这些火炬是南斯拉夫青年在1980年到1990年间每逢5月25日长跑使用的火炬,以此来怀念铁托总统。

再过去是他的一间办公室,面积并不很大,陈设也很简单;实木大班台、实木书柜,看起来绝对不会比一个3、4线的乡镇企业家的办公室更豪华。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办公室的陈列,非常简单


旁边竖立着一个半人高、金属质地的铁托造像;感觉像是后来人追忆铁托总统,另外铸造的。

门前是一个由花圃围成的喷泉。在院子的草坪上,有几尊雕塑,其中之一是铁托戎装背手沉思的雕像。天好时,在雕像脚下会有参观者献的鲜花。

分布在绿茵青草地上的一些雕塑指引你前往展览室:一位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生病的中年男子,头戴五星帽在他的同伴扶持下困难前行;应该是反映二战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艰苦奋斗的写照。

再就是艺术化的女性的塑像,以及手托着和平鸽的少女……。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院内,捧着和平鸽的少女塑像


展览室里的大量陈列品,反映了铁托和南斯拉夫从二战的游击战开始,一步步组织强大的军队;最终靠着二战胜利的果实,成立了南斯拉夫这个西方资本主义环境下,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强国。不仅仅在政治和军事,更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

同时,暗喻了有多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国,南斯拉夫的早年完全是依靠铁托的个人魅力在维系。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纪念馆展览室中,送给他的各种象牙制品


曾经的南斯拉夫、曾经的瓦尔特

这也是为什么在铁托生前,他建立了总统轮换制。,这个做法也太理想了,多人掌权的轮流制度也为分裂埋下了种子。

同时铁托那个备受争议的民族政策,在铁托执政期间,他曾多次对塞尔维亚族实施打压。塞尔维亚是当时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而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当时铁托声称要打击兰柯维奇集团的大塞尔维亚主义。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是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导者和组织者,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


导致塞尔维亚人在1961年占南斯拉夫总人口的42%,到了1981年这个数字降低到了36%。

进入20世纪最后十年,情况则大不一样了。由于复杂的民族矛盾,南斯拉夫在中东欧剧变大潮冲击下于1991年后各奔东西,成为六个单独的国家,对铁托的尊崇被民族分裂和政治分化撕碎。

从1991年起,花房不再有礼仪兵守卫,铁托纪念中心也由“圣地”变为普通但又带有政治色彩的“景点”,民众可免费参观。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由于多民族之间的矛盾,前南斯拉夫已经分裂成7个部分


由于前南地区的冲突和战争在各族民众心灵和肉体上造成重大创伤,及由南联邦分裂而来的国家国小力微、发展缓慢或在国际舞台上难有作为。

于是,趋于理性的前南地区的民众开始怀念原本比较强大和富裕的南斯拉夫,因而也怀念起它的缔造者和维系者铁托,前来瞻仰的人又逐渐多了起来。

去塞尔维亚,为啥要去这家小纪念馆?因为这里记录了铁托真实一生

铁托纪念馆中,南斯拉夫分裂的6个国家的国旗(除科索沃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