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炒房團”給炒房支配的恐懼,“炒房團”到底消失了沒有!!

炒房歷史

中國人愛買房置業的歷史並不是從2000年左右的溫州炒房團開始的,中國歷史上從宋朝就開始炒房了。

宋朝貪腐風氣不好,官商勾結愛炒商鋪

宋朝商業地產火爆的根本原因是商業的突破性發展,打破了原有的坊市格局,不再有裡坊之間的隔離,也取消了宵禁,商販的選址更加自由。

宋朝作為歷史上房地產最為活躍的朝代,可以說跟現代的房地產發展趨勢非常相似,但是宋朝貪腐成風,官商勾結,高官愛投商鋪,宋人發跡後也喜歡往大城市擠。

而一個人從農村搬到城市,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有個落腳、棲身之所,或購房,或租房,於是便催生了一個火爆的房地產市場。

回顧“炒房團”給炒房支配的恐懼,“炒房團”到底消失了沒有!!

宋朝坊市

宋朝高官中,岳飛也愛買買買,在江西九江置辦了2300多畝地、498間房;岳飛之所以能買買買是因為他工資極高,月收入6000貫,摺合48萬RMB;遇到戰事還會得到宋高宗的犒賞。

元朝沈萬三靠房地產發家

元朝鼓勵農業生產,運輸等基礎設施發達,元朝對外貿易達到了鼎盛時期;歷史上有名的炒房客“江南首富”沈萬三,也是依靠著當時的優良環境累積財富、投資房產。

周莊實景圖

從《吳江縣誌》的記載裡可以看到,“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

清朝民間炒房者興起

如果說宋朝炒房就開始興起,但是清朝時期房屋交易機構設置完備,所以這也是清朝炒房最盛的原因之一。

清朝,民間炒房日盛。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人任秀坡花了200兩銀子把劉家衚衕二道街的一套四合院盤下來,加蓋1間客房、1間門樓、3間書房、3間板房,院子中間用一道月亮門隔開,本來一望到底的低級四合院,變成了前後兩進的高檔四合院。任老闆投資350兩,可他最後賣了600兩,淨賺250兩。

回顧“炒房團”給炒房支配的恐懼,“炒房團”到底消失了沒有!!

最具代表性的溫州炒房團

2000年前後,溫州炒房團作為一個現象級的投資群體,從溫州向中國各地擴散。上海、杭州、蘇州、廈門、北京、寧波、瀋陽……每當來自溫州的資本湧入,當地房價就會順勢大漲。直到近兩年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逐漸加碼,部分城市的樓市迅速降溫,溫州炒房團的身影才逐漸消失。

從廣場舞到KTV,從黃金、房地產再到區塊鏈。她們侵佔籃球場,對抗華爾街。對於中國大媽來說,她們的激進或者與時俱進,都是抱團的產物。

抱團帶給我們的直觀感受就是,跟風。在投資跟風這件事上,大媽們往往表露出日常少見的魄力。但是投資、消費時相對沖動的“女性”特徵似乎沒有太大變化,也不可能有太大變化。

正如坊間傳言,得大媽者得天下。

什麼是炒房團呢?

由於政策影響,房市攀升,一些人炒房,這一類的特殊團體被稱為炒房團。

回顧“炒房團”給炒房支配的恐懼,“炒房團”到底消失了沒有!!

2003年至2004年,房地產市場最響亮的一個名詞就是“炒房團”。對炒房團和炒房行為進行報道、論述的很多,支持者與反對者隊伍都相當龐大,但在眾多報道、論述中,卻甚少從法律角度對炒房團及炒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分析。因此,雖然國家出臺了大量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但真正涉及炒房團和炒房行為的卻不多。

炒房團消失了嗎?

這個問題客觀的說應該是有的,但是不像之前那樣的猖獗,像我們之前知道的,溫州山西這樣的大型的炒房團,如今很難找到蹤影,主要是因為他們有組織,有謀略,實際上市場是非常清楚他們的存在的。

回顧“炒房團”給炒房支配的恐懼,“炒房團”到底消失了沒有!!

一般專業的炒房團都是研究專業的房地產政策,他們明白該怎樣順應時代,順應政策,房地產正在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從過去鼓勵投資到現在的現住和強調房屋的居住屬性,如今炒房團幾乎聽不到聲音,已經是普通散戶的炒房行為越來越熱,但是現在的普通民眾,即便不參加炒房團,也會抱著一顆炒房的心。炒高房地產泡沫容易,但是要消化掉這個惡瘤卻相當困難。

總之,炒房團的消失和整體的投資在理性化,更是整體政策的一個產物,並不是單純地說房地產投資完全不適合,也更不是代表著房地產要繼續大增或者大減,我們只能明確的就是,現在整體的房地產已經歸到了知足的屬性,不能像以前一樣用來投資,買房子是用來住的,並且兼顧投資,炒房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水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