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汽車銷量點評,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的時代來了?

自去年下半年銷量下滑以來,車是寒冬之聲不絕於耳,不少人還在期盼車市回暖,但是根據乘聯會最近發佈的2019年1月汽車銷量數據顯示,回暖復甦跡象已經十分渺茫。

如同萬物相生相剋,汽車市場似乎也存在著守恆定律,透過數據不難看出,整體市場下滑主要源頭在於傳統的燃油車市場,新能源汽車仍在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2019年1月增幅盡然接近200%。難道說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的時代已經來臨?

縱觀汽車發展的歷史和全球汽車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都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甚至嚴格來考究,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就是新能源汽車,因為歷史上第一輛汽車是電動汽車。遺憾的事,時至今日,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依然只是少數派。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2019年1月新能源汽車這一細分市場能夠逆勢飄紅?

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新能源補貼政策的不確定性,恰逢新舊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過渡期,加上新能源補貼政策極有可能大滑坡,導致部分觀望的用戶搶在補貼滑坡之前集中入手。

1月汽車銷量點評,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的時代來了?

其次,就是在大城市或者部分地區,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部分用戶的“剛需”,例如北京、上海地區限行/限牌等,還有海南這樣推行全省新能源化的地區。這部分“剛需”用戶,將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種子用戶。

此外,國家政府政策支持和相關配套設施完善之後,新能源汽車相當於擁有了“特權”,有著傳統燃油車無法享受到的政策紅利和便利,加上新能源汽車確實在用車成本上具有先天優勢,如果技術瓶頸、續航里程、充電難等問題得到解決,新能源汽車上位成為市場主流只是時間問題。

新能源汽車面臨的三座大山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之所以難以大範圍普及,最大的原因依然在於續航能力短造成的用戶體驗差,電池/續航等核心技術是制約其發展的第一座大山。從目前來看,大部分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依然停留在兩三百公里的水平,只能滿足短途代步的需求。

雖然部分車企宣稱可以達到四五百公里,但是僅僅是理想環境下,而非實際使用過程中,而混動車型純電續航則更短,更多時候需要用燃油驅動,和傳統燃油車並無二致。


1月汽車銷量點評,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的時代來了?

第二座大山則是配套設施,尤其是充電樁等設備,和遍佈城鄉完善的加油站相比,充電樁的佈局實在太弱了,而且存在各自為政、不相兼容等痛點。


第三座大山則是各方利益的博弈,這方面既有政府層面,也有車企廠商的抉擇,傳統燃油車要放棄過去既有的利益需要一個過程,這也是目前很多新興智能電動汽車能夠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些年,不少國家已經明確表示要在一定的時間裡禁售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受限於技術瓶頸等多重因素制約也未能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汽車市場2019年1月新能源汽車的雄起是曇花一現,還是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發揚光大的轉折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