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回想那段春秋史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管仲、鮑叔牙、甯戚之類的人。但又有誰瞭解隰朋呢?,讀一讀正史我們會發現,論治國,首推管仲;論征討,首推賓須無;論文韜武略,必推隰朋。管仲病榻論相時,曾薦過隰朋,但上任不久,染病而卒。其才未曾施展,可嘆、可悲、可惜。自古人盡道“齊桓公有管夷吾、鮑叔牙、甯戚三人相佐,怪乎為‘春秋五霸’之首”,但我們卻忘了,有那麼一個人同樣有著經天緯地之才,其才、其智、其見不亞於仲父夷吾!

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姜小白成功登上君位成為齊桓公後,勵精圖治、選賢任能,隰朋更是他身邊的得力干將,是其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被後世史書稱譽為“桓管五傑之一”。管仲曾經是這樣評價隰朋的,“升降揖讓,進退閒習,辯辭之剛柔,臣不如隰朋,請立為大行。”意思是說,舉動講規範、進退合禮節、言辭剛柔相濟,我不如隰朋,請任命他為大行,負責外交。

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由此看出,管仲對隰朋的外交才能有著極高的讚譽。“大行”即外交大臣,這是非常重要的職位。當時周室衰微,天下紛亂,齊國欲稱霸就必須擔當起“尊王攘夷”的重任,贏得周王朝的信賴並在各諸侯國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因此,齊國的對外政策、外交活動的成功與否對霸業的取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隰朋十分勝任“大行”之職,成為春秋時期重要的外交大臣。

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隰朋對齊國外交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齊桓公也十分尊重他的意見,曾對管仲、隰朋二人言道:“孤之聞二子之言也,耳加聰而視加明,於孤不敢獨聽之,薦之先祖。”意思是,我聽到你們兩位的話,耳更加聰,眼更加明瞭,我不敢自己獨聽這些話,要同時推薦給先祖也聽到。

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謙虛坦然,面對浩浩大軍的期望,管仲隰朋說出“咱們跟著老馬走吧,咱們朝著蟻穴挖,就以他們當時的地位卻當著將士的面承認自己的無知不如動物!這是一種多麼光明的浩然之氣啊!他們不以比自己卑微的人請教為恥,向在某一方面富有經驗的人學習,從而豐富自己。

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升降揖讓,進退閒習,辯辭之剛柔,臣不如隰朋,請立為大行。”這是管仲評價隰朋的話。意思是說,舉動講規範、進退合禮節、言辭剛柔相濟,我不如隰朋,請任命他為大行,負責外交。管仲為當時宰相,公然承認自己的一方面不如隰朋,併為他請求大行這麼重要的職務,而隰朋坦然受之, 一面謙虛求教,一面坦然接受他人的謙虛。自信自強,可以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賞賜,最根本是因為他非常非常的自信, 隰朋相當自信,所以接受了大行,並周遊於列國,亦為齊稱霸立下汗馬功勞。

隰朋一個被我們忽略的經天緯地之才

從隰朋這位歷史人物身上我們可以受到很多啟發,他有大才卻不驕,知進退懂禮讓,說話剛柔並濟,言行謙虛低調但不失表現可謂是把我們中國太極文化運用的非常巧妙的一個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