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说明了农业品牌的那些问题

8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总局关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将网红电商零食品牌三只松鼠推向风口浪尖。(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CFU/g,比国家标准规定(不超过25CFU/g)高出1.8倍。)在网页上有很多文章,但霉菌究竟是什么哪一种?怎么形成的?对人体有害程度多大?似乎都没有提到。

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说明了农业品牌的那些问题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指出,此次检测出的霉菌是指示菌,反映食品生产加工中可能存在卫生操作不太规范等问题。

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说明了农业品牌的那些问题

公告发出当晚,三只松鼠针对此事作出声明称,经过原因排查,其认为霉菌超标极可能是产品出厂后在存储、运输条件下控制不当引起霉菌滋生导致的,并强调其使用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据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透露,三只松鼠的配送是由第三方负责。

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说明了农业品牌的那些问题

事实上,因管理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此次并非首例,在去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就曾被爆旗下奶油味瓜子被检出甜蜜素含量超标,当时业内对三只松鼠代工模式存安全隐患问题掀起广泛讨论。

然而食药监局的通告表明,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由于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引起霉菌滋生。在三只松鼠对此事做出的声明中有一味强调生产原料符合标准,把霉菌超标推向产品出厂后的存储、运输。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三只松鼠不够有诚意,他指出,作为一个行业知名品牌,三只松鼠在出现质量问题时,没有主动承担责任,而是把所有问题推得一干二净,比如这次是说运输物流问题导致,甚至推到上游企业。他认为,尤其是在其IPO阶段出这些事情,更应该主动出来承担责任,这是企业家的胸怀跟责任。

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说明了农业品牌的那些问题

从三只松鼠产品人性化设计、客户体验、品牌营销及企业文化,堪称农产品品牌营销案例,但往前追溯,自2012年以来,随着不断做大的需求,三只松鼠的产业链是不完整的,产品原材料把控、小作坊代加工、外行人对农产品的贮存和运输等造成产品不合格事件。自2008年起,大量资本企业和互联网进入农业行业,盲目嫁接,但大多都忽略了农产品的属性,往往适得其反。产品与品牌就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之焉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