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袁世凱年輕時的文章中體現出來他的胸襟

從袁世凱年輕時的文章中體現出來他的胸襟

​歷史走到晚清,雖然已經天下大變,但科舉風氣依舊。袁氏家人像中國當時所有仕宦人家一樣,也沒有改變讀書做官的觀念模式,還是按著當時讀書做官的老路,希望袁世凱能夠在不遠的將來,科舉登對,仕途順風,發達袁家。

從袁世凱年輕時的文章中體現出來他的胸襟

袁世凱6歲入家塾啟蒙,7歲隨嗣父袁保慶到濟南,10歲到揚州,不久移居江寧(今天的南京)。每到一處,袁保慶都為他延聘名師授課,希望他早日學業有成。但是,由於嗣母牛氏的溺愛,或者是天性的使然,也可能是袁世凱對現實社會有著與眾不同的認識與觀察,總之,他對讀書並不感興趣,而對於遊山玩水、看戲鬥毆、練拳習武,卻樂此不疲,興趣盎然。他在濟南,就曾從家中拿了銀子10兩,投拜拳師學技。袁保慶任官揚州時,寓居該城的前雲貴總督張亮基一次宴請袁保慶,袁保慶攜袁世凱赴宴。由於袁世凱臨場表現得十分機靈,很得張亮基的喜愛。於是,張亮基對袁保慶說:令郎是個可造之才。經過袁保慶的同意,張亮基把袁世凱留在自己府上,讓他與自己的兒子一同學習,專門聘請名師王伯恭教讀。但是,袁世凱還是沒有興趣讀書,甚至唆使張亮基的兒子盜竊家中銀兩,一同赴妓院嫖妓。此事被張亮基發覺後,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將袁世凱送回了南京袁保慶處。

從袁世凱年輕時的文章中體現出來他的胸襟

在南京,袁世凱的志趣還是不在科舉上。他本性難移,依然故我,酷愛兵書,學習騎射。因為騎射,一次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傷了腳踝骨,怕嗣父責怪,自己偷著讓“野大夫”醫治,結果因為斷骨沒有接好,留下了終生殘疾,日後走路都有些微瘸。1908年慈禧死後,攝政王載灃就以此為藉口,將袁世凱罷黜回家,此是後話。他常常成群結夥騎馬閒逛,蕩遊於清涼山、莫愁湖、秦淮河、太平湖等風景區或熱鬧場所。其嗣母牛氏,頗習詩書,為了他將來能出人頭地,不時把他關在家裡,親自課讀,講解歷史上的先賢名哲,予以激勵。他的兄長袁世敦也屢加勸誡,以道義敦勖。

從袁世凱年輕時的文章中體現出來他的胸襟

袁保慶公務雖然繁忙,也不時加以課讀、訓誡。但是,袁世凱仍然我行我素,放蕩自如,毫無顧忌。儘管如此,在嚴格的管教下,袁世凱在學業上也大有長進,不僅四書五經嫻熟,還能寫出一些頗展露他心志的小詩。 現將保留下來的兩首摘錄如下: 其一: 眼前龍虎鬥不了,殺氣直上幹雲霄。 我欲向天張巨口,一口吞盡胡天驕。 其二: 我今獨上雨花臺,萬古英雄付劫灰。 謂是孫策破劉處,相傳梅銷屯兵來。 大江滾滾向東去,寸心鬱郁何時開。 只等羽毛一豐滿,飛下九天拯鴻哀。 詩無韻味,但豪氣四溢,英雄之態畢露,出自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筆下,自然是難能可貴,足見其小小年紀就胸襟開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