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哪些企業在滴血?危機又能萌生哪些商業模式?

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疫情不只是武漢的,也不只是中國的,它也是全球的。迄今已經波及中國之外的 23 個國家和地區,遍及亞洲、歐洲、北美和澳洲。

自 1 月 31 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病毒疫情定性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後,這讓人們尤其擔心,疫情以及世衛組織對其的定性,會給中國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哪些企業在滴血?危機又能萌生哪些商業模式?

圖 | 空曠的武漢火車站。(來源:紐約時報)

世界各國和地區有的積極採取人道主義援助,但也有為防控疫情傳播而採取一系列的反面封鎖措施。為防止病毒蔓延,多個國家和地區採取邊境封鎖措施,如撤僑、縮減航班、拒絕中國遊客入境等。據國家移民管理局,截至2月2日,已有71個國家針對中國公民採取入境管制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僅大年初一當天,全國鐵路運輸量與去年的同一天相比下降約 42%。民航客運量下降約 42%,整體運輸量下降約 29%。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在《財經》雜誌發表的評論稱,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降至 5%,甚至更低,這可能會迫使政策制定者出臺更多刺激措施。他估計,此輪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能遠大於 SARS。

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也表示,中國的肺炎疫情可能在短期內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可能導致中國第一季度 GDP 增長率減少多達 1 個百分點。

摩根士丹利稱,假設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高峰期出現在 2 月或 3 月,預計全球第一季經濟增長率可能削減 0.15 至 0.3 個百分點。如果疫情持續 3 至 4 個月,第二季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受到 0.2-0.4 個百分點的衝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則表示,現在量化該疫情對中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還為時過早。

PHEIC 有何影響?

這是自 2009 年美國和墨西哥爆發 “豬流感” 以來,世衛組織第 6 次認定 PHEIC 事件。最近的一次是 2018 年至 2019 年發生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埃博拉病毒疫情。

對於國際貿易,世衛組織在 1 月 31 日公佈的 “臨時建議” 中提出,採取明顯干擾國際交通的額外衛生措施(指拒絕國際旅行者、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等入境或出境或延誤入境或出境 24 小時以上)的締約國,有義務在採取措施後 48 小時內向世衛組織報告相關公共衛生依據和理由。世衛組織將審查這些理由,並可能要求有關國家重新考慮其措施。世衛組織必須與其他締約國分享關於所收到的措施和理由的信息。

普華永道中國在《PHEIC 的影響及應對建議》分析認為,對於拒絕人員和貨物入出境或延誤入出境超過 24 小時的締約國必須及時向世衛組織報備的舉措,更是有利於保護中國和中國出口企業的合法權益。事實上,從以往的實踐來看,極少有國家因為疫情而對進口貨物採取 “禁止入境” 的極端措施。

不過,“臨時建議”仍可能對國際輿論和大眾心理產生引導作用,並由此可能產生企業層面的各種合同糾紛。這些糾紛包括出口貨物可能被拒收、出口訂單可能被撤銷。

PHEIC 是否會導致中國的出口貨物被拒收?普華永道中國分析,進口國因為中國發生 PHEIC 而禁止中國貨物入境的可能性目前看來不大,但不排除部分境外客戶因為疫情而拒收貨物。在這種情況下,客戶拒收的理由是否成立,取決於合同條款的約定,以及在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交易雙方所約定的適用法律有無相關的規定。那麼,這屬於合同爭議的範疇,PHEIC 的定性對此無關緊要。

PHEIC 是否會導致出口訂單被撤銷?普華永道中國認為,由於國內疫情而推遲節後復工,可能導致國際貿易訂單交貨延遲,這種情況下,境外客戶可能因中國企業延遲履約而主張撤銷訂單,而由中國企業承擔相應損失。那麼,中國企業是否能夠避免相關損失,就要取決於國內疫情是否構成導致合同上的 “不可抗力”。就此而言,世衛組織關於 PHEIC 的決定可能為中國企業主張“不可抗力” 提供理由。

至於 PHEIC 會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普華永道中國認為,鑑於世衛組織的 “臨時建議” 並不具有強制性,且僅有 3 個月期限,那麼世衛組織這個決定的影響並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嚴重。

普華永道全球網絡的成員機構信栢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潘怡安告訴 DeepTech,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這麼大經濟規模的國家認定為發生了 PHEIC 是史無前例,所以各個國家會做出哪些反應,然後會針對哪些行業會有一些限制措施,這些目前還不是十分明朗。

潘怡安說,從大的原則上來講,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各個國家對貿易和旅行採取任何限制措施。但是從各個國家的實際反應來看,他們採取的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好像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範圍,比如說限制人員入境。至於對於貨物貿易,雖然有一些網絡報道或者朋友圈消息,但從官方信息來講,大部分息傳言還沒有得到證實。

他認為,現在比較現實的一個困難是,對以航空運輸為主的國際貨物發運可能會在近 3 個月內受到影響。如果說產品不是以空運為主要運輸手段的,且整個供應鏈的佈局是以供應國內客戶為主的,那麼它受的影響除了疫情嚴重地區就沒有這麼大。

武漢製造業首當其衝

無論世衛組織有無對此疫情定性 PHEIC,中國旅遊、娛樂和零售業短期內都受到巨大打擊,國內的工廠延長停工可能拖累工業生產和貿易。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哪些企業在滴血?危機又能萌生哪些商業模式?

圖 | 武漢的製造工業分佈。小紅圈為病毒起源的野味市場。(來源:英國郵報)

首當其衝的是新冠疫情最重的武漢。

在《財富》全球排行榜中,世界 500 強企業中約有 230 家在武漢投資。據天風證券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宋雪濤的分析,武漢不僅是中部的中心城市,更是中國製造業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在電子、汽車、醫藥等領域擁有成規模的產業集群,一旦武漢的生產和物流停止,一些湖北之外的製造企業可能也會面臨斷供停產的問題。

疫情影響最明顯的可能是汽車製造。武漢聚集了東風乘用車、東風本田、神龍汽車、東風雷諾、上汽通用五大整車企業。整車廠吸引了大量零部件企業的集聚,涵蓋底盤、變速箱、車身、電子、內飾、玻璃等主要零部件,如果持續停產可能對下游整車生產有一定影響。

宋雪濤認為,短期來看,雖然疫情對製造業的衝擊是一過性的,但會被產業鏈所放大:一是武漢停產的直接影響,二是武漢停產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間接影響,三是湖北周邊的河南、重慶、湖南以及流動人口較多的浙江、廣東等省份延遲復工的影響進一步被產業鏈放大。

合資企業中受到影響最大的是法國企業,尤其是車企。據《長江日報》,武漢擁有 100 多家法國企業,法國對華投資有 40% 是在武漢。

瑞士信貸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稱,預計武漢汽車製造商今年產量為 160 萬輛,佔中國總產量的 6%。作為汽車產業重鎮,包括標緻雪鐵龍集團 (PSA) 在內的多家跨國車企均在武漢設立公司,標緻雪鐵龍合資企業神龍汽車,在武漢擁有三座工廠。除 PSA 外,法國佛吉亞、法雷奧等汽車零部件巨頭也在武漢投資。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標緻雪鐵龍將撤回武漢工作的 38 名外籍員工及家屬,這些撤離人員將先在湖南長沙接受隔離,隨後再返回法國。

本田汽車表示將於2月14日恢復武漢工廠生產。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的日本員工和家人將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國。

特斯拉遠在上海也會被累及。據華爾街日報,特斯拉首席財務長柯克霍恩 (Zach Kirkhorn) 表示,病毒擴散可能制約特斯拉在上海增產的行動,並小幅挫傷第一財季業績。目前特斯拉正在大舉押注中國市場。

波及科技製造

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延長 2020 年春節假期的通知,要求延長 2020 年春節假期至 2 月 2 日(農曆正月初九,星期日),2 月 3 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各地大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推遲開學,具體時間由教育部門另行通知。春節收假延遲,將衝擊 2020 年 2 月的投資增長與出口增長。這必然會影響到製造業、房地產與基建領域的投資增速,也會影響到出口行業的增速。

武漢之外,作為對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的科技製造中心,江蘇和廣東的舉動也備受矚目。其中包括 iPhone 組裝商富士康與和碩 (Pegatron)、日本組件和機械製造商如村田(Murata) 和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以及韓國電子巨擘三星和 LG。

比如,蘇州已將數百萬農民工復工推遲。作為世界最大製造業樞紐之一,強生、三星電子以及富士康等公司都在這裡設有工廠。

富士康在中國的工廠也會延長春節假期。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說,已經採取措施確保繼續履行所有全球製造義務。

對於富士康遇到的新情況,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 · 庫克(Tim Cook)表示,iPhone 製造商正在尋找替代供應商,以彌補任何預期的生產損失。

基於近期公共衛生與預防的考慮,蘋果公司決定,2 月 1 日起至 2 月 9 日,蘋果公司關閉全部在中國的零售店和辦公室。

那些消費服務公司如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H&M 和優衣庫紛紛關閉中國境內的門店。

張明分析稱,2019 年四個季度的 GDP 同比增速分別為 6.4%、6.2%、6.0% 與 6.0%。換言之,2020 年第一季度的 GDP 增速可能會在 5.0% 上下,甚至不排除低於 5.0% 的可能性。

截至 2 月 3 日香港已有 15 例確診患者。香港的迪斯尼樂園已關閉,春節慶祝活動取消,當地學校將繼續放假延長。鑑於 SARS 的陰影在當地猶在,香港已經禁止中國湖北省遊客入境。來往內地的高鐵暫停運行,西九龍站關閉。國泰航空有限公司暫停了往返武漢的航班。這都會累及香港的旅遊業和消費服務業。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也打擊了澳門旅遊業。澳門禁止了來自湖北省的遊客入境,並禁止來自中國大陸的旅行團。作為中國唯一可以合法賭博的城市,澳門賭場運營商的股價暴跌。

全球受累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哪些企業在滴血?危機又能萌生哪些商業模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中間環節,那麼新冠病毒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

據彭博估計,全球進口產品中有 20% 來自中國。那麼中國被新冠病毒拖累越久,其他國家的工業就會受影響越大。尤其是亞洲國家如柬埔寨、越南、韓國和日本,其消費產品鏈條中有 40% 來自中國。

1 月 30 日消息,谷歌宣佈臨時關閉其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的所有辦事處。其在中國大陸的辦事處專注於廣告銷售和移動開發者,以及合作伙伴關係。谷歌還對前往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商務旅行施加限制,所屬谷歌其他地區的員工以及直系親屬若從中國回國,需要至少在家工作 14 天。

美國高科技公司霍尼韋爾稱,已限制前往武漢肺炎疫區的旅行。

疫情會拖累航空旅行需求。波音公司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對近期客流量增長的影響是今年要密切關注的一個因素。

英國航空公司和印尼的獅航表示,將暫停所有前往中國內地的航班,稱此舉是遵循英國外交部的建議。德國漢莎航空 (Lufthansa) 及其子公司瑞士航空 (Swiss Air) 和奧地利航空 (Austrian Airlines) 也效仿此舉。

美國航空集團表示,將暫停從洛杉磯到上海和北京的航班,原因是旅行需求大幅下滑。

皇家加勒比遊輪有限公司警告稱,其 2020 財年業績表現受到損害。該公司取消了原定於 2 月發出的 3 個遊輪班次。

在歐洲,德國證實,在 1 名來自中國的員工參觀該公司總部之後,巴伐利亞州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Webasto SE 公司有 4 名員工已被感染。

大眾汽車呼籲員工不要前往中國旅行,並敦促在北京工作的約 3500 名員工春節後在家工作兩週,其中國子公司已暫停國際和國內商務旅行。大眾汽車是中國最大的外國汽車生產商,每年在中國的汽車產量約 400 萬輛。

SARS 之鑑

疫情爆發對經濟有多大影響呢?有必要回顧一下非典的影響。

根據高麗大學經濟學教授、亞洲研究所所長李鍾和 (Jong-Wha Lee) 等人估算,2003 年 SARS 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為 400 億美元。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IATA) 於 2006 年 5 月發佈估算,SARS 疫情造成全球 GDP 減損 0.1%。

不過,病毒疫情爆發雖然會破壞整體經濟,打擊旅遊觀光相關發展如酒店、航空公司、奢侈品和消費品公司,但也通常利好醫藥企業。

即便疫情的健康影響相對有限,但經濟後果可能迅速放大。在疫情爆發後,人們會限制各種社會消費活動,不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不去工作,也不去商場、餐廳、電影院、會場等場所。

據路透社,經濟學家維多利亞 · 範(Victoria Fan)等人在 2017 年的論文中估計,考慮到收入的減少和死亡率升高所產生的固有成本,疫病流行每年可能造成的損失約為 5000 億美元,這相當於全球收入的 0.6%。

而全球未來衛生風險框架委員會 2016 年的一項研究認為,21 世紀疫病流行將使全球經濟損失每年超過 600 億美元。

股市和經濟同時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還包括經濟數據、公司經營狀況以及地緣政治變化,那麼確定某個單一因素對全球股市和全球經濟的影響就十分困難。路透社文章稱,在 SARS 爆發期間,美國入侵伊拉克對於市場的影響也不亞於 SARS。

不過,疫情爆發的影響不會持續太久。2003 年 SARS 疫情爆發後,MSCI 全球指數雖然與全球股市脫鉤,但在短短 6 個月內就追上來了。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哪些企業在滴血?危機又能萌生哪些商業模式?

危難中有商機

疫情兇猛,中國的產業應該如何應對?

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等人撰文認為,疫情對宏觀經濟的短期影響較大,主要集中在一季度。當前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來自內部,由國內部分行業停擺造成,根本取決於國內自身應對。

普華永道中國從政府層面提出 3 個應對舉措建議:其一,應進一步加大全國總動員力度,切實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和發展,最大限度地減緩疫情造成的衝擊。其二,適當擴大政府支出,進一步減少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對一些受疫情衝擊嚴重、但與國計民生緊密相關的企業直接給予補貼。其三,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和基準利率,增加流動性釋放,降低融資成本,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潘怡安表示,對於企業來講,首先需要做的是對其整個供應鏈的佈局梳理。通過梳理發現有哪些渠道已經受到影響,比如說哪些空運航線需要重新規劃。如果來自中國的貨物在進口國受到清關方面的影響,企業可以首先從各種渠道瞭解遇到的具體問題是什麼。然後做一個甄別,是不是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解決,或者通過供應鏈的重新規劃,通過其他的運營手段來解決。

危難中也會存在機會。此次疫情有可能改變若干商業模式,開啟商業變局。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認為:

首先是無人配送。2003 年非典時的大量人員隔離讓電子商務趁機崛起,並在後續十幾年裡極大地改變消費者生活習慣,同時間接帶動了第三方支付、現代物流乃至團購、外賣等一眾行業的壯大。

今天外賣和電商已是成熟的商業模式,薛洪言認為,隔離有望推動線下配送模式的變革,即無人機、無人車、機器人帶來的無人配送。

早在 2013 年,亞馬遜就提出了無人機送貨計劃,三年後其開發出的 Prime Air 送貨無人機即送出了第一單。而如今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無人配送奠定了基礎。

其次是泛娛樂領域革新。以電影春節檔為例,《囧媽》率先選擇網絡免費播出,為電影行業分發渠道的變革開了先河。

第三是,社區商業與營銷模式有望“進階”,疫情可助力用戶消費習慣養成。薛洪言認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為生鮮電商、社區便利店的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