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本文字數 1133,預計閱讀 2 分鐘。

01

今天接著說1993年出品的動畫短片《村莊》,它在一開始就出現多處有意思的隱喻:整齊的果樹林依方寸栽種,老實人在此辛勤勞作;凌亂的墳地橫七豎八立著墓碑,牧師在此偷偷喝酒。

那方寸的格子地,象徵著道德、規則、秩序、正義。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作為片中標誌性的隱喻之一,格子當然不僅出現了一次,它還出現在片中守財奴的被單上、人們爬樓用的梯子中,以惡人的背心上。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但諷刺的是,這位把“規則”穿在身上的人,是個遊手好閒、見財起意,甚至不惜謀財害命的惡人。


住在惡人對面的鄰居,是一個守財奴。他每天的樂趣,就是一遍一遍把玩藏在床底皮箱中的金幣,這本身沒有錯。

但由於動作之頻和數量之大,他的財富發出鈴鈴作響的動靜和照亮整個屋子的金光,終於“成功“吸引了惡人的注意。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在又一次的“數錢遊戲“中,惡人藉著梯子,翻進了守財奴的家中,搶過他手中的金幣,並把他拖著從窗戶扔了出去——

儘管如此,守財奴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沒有放棄扒拉金幣,全然沒有反抗和求救的意思。

結果就是,守財奴被拋出窗外,落地摔死。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02

我們都可能成為“守財奴”。那些金幣宛如我們工作中獲得的成就,它們值得被珍藏,但不必時刻被捧出來發光——使我們有價值的,是我們那獲得金幣的本事,而不是金幣本身。

而過於頻繁的把玩乃至炫耀,都容易讓我們成為別人的“目標”。

如果我們有本事對抗或回擊,自然可以招搖。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其實會不自覺變成守財奴,反抗無能,還不知求救,仍企圖帶著過去固有的成就不放手。

而那個奪取者,則披著“規則”的外衣,攀著“規則”的長梯,讓你淹沒於無形。

要免於這種“災難”,我認為最好的做法是,韜光養晦,自我增值,及時求助(借力打力)。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03

說到這裡,有一個名人值得借鑑——

有人做過一個排名,說中國歷史上誰是“韜光養晦”界最靚的仔,把第一名給了外號“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這位玩起韜光養晦,連吃屎的勾踐都望塵莫及。”

由於排行13且母親位卑,李忱給人們的印象一直是人傻話少的“智障人士”。後來唐武宗李炎駕崩,宦官馬元贄認為李忱易控制,於是扶持他當上皇帝, 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太叔晉位為帝的君王。

結果李忱一當上皇帝就像換了個人,說話思路清晰,做事幹脆利落,就連扶他上位的馬元贄,也不過落得個實則權力不大的表面光鮮。

李忱勤於內政,撥亂反正,結束了牛李黨爭,抑制宦官勢力,打擊權貴外戚;對外收復被吐蕃佔領的土地,還打敗回鶻、党項、奚等部族。這就是所謂的“元和中興”。

《村莊》:警惕職場“惡人”,你要做的是韜光養晦、不動聲色

做個可能不恰當的比方,守財奴的金幣,像是李忱的皇子身份,但守財奴每天只是在不斷地把玩金幣,李忱呢?蟄伏了37年,被稱史上最牛韜光養晦,《舊唐書》對他的評價很高。

這一切不光在於他懂得韜光養晦、自我增值,同時也因為他善於借力打力。

於我們也一樣,使我們有價值的,是我們那獲得金幣的本事,而不是金幣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