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扛冻”致病菌就潜伏在冰箱里,你的食物还安全吗?

两大“扛冻”致病菌就潜伏在冰箱里,你的食物还安全吗?

文 / 曹元成


一、冰箱里的食品安全吗


家庭使用的电冰箱内的温度一般在零下30℃至10℃的范围内,虽可抑制多数细菌的活动,但仍有一部分喜欢在低温条件下活动的细菌存在于各类食品上。细菌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取一杯每毫升内放入5000万个伤寒杆菌的雪糕冷冻在冰箱内,5天后取出一检查,结果每毫升内伤寒杆菌的存活数为1000万个,继续冷冻20天后,每毫升存活的伤寒杆菌数为200多万个,60天后有60万个。此后一直冷冻到两年又四个月,这时每毫升内存活的伤寒杆菌还足有6000多个 。

由此可见,即使在低温的冰箱内,侵入食物中的细菌仍可以借助食品上丰富“养料”维持其生命。当人们从冰箱中取出这些食物时,一旦温度适宜,细菌便会“死灰复燃”,并在富有充分营养的食物上大量繁殖生长。若人们不加任何热处理食用就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若冷藏温度太低,易将蔬菜、水果冻坏,使鱼、肉鲜度变低,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二、两大“扛冻”致病菌就潜伏在冰箱里

夏季里,冰箱中的食品是否就万无一失了呢?答案是未必。有两种病菌生命力顽强,它们就潜伏在你的冰箱里。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为2℃~8℃,这个温度下,大多数细菌都“打蔫”了,但有些“扛冻”的嗜冷菌却生长活跃。常见的可以引起疾病的嗜冷菌,如李斯特菌和耶尔森菌,它们的全称分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两大“扛冻”致病菌就潜伏在冰箱里,你的食物还安全吗?


1.李斯特菌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食源性致病菌“四大天王”之一,它在4℃~10℃生长良好,最喜欢加工的熟肉类、热狗、软干酪,大部分感染李斯特菌的人可在其冰箱内的食物中找到它。若不小心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身体健康的人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痛等症状,大多2~3天病情可自行消退。

如果家中有老人、孕妇、长期使用激素、肿瘤、器官移植后、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肝病等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它会穿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胎儿死亡、孕妇流产;它可以进入血液,随着血液播散到全身各处,引起严重的感染,脓毒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它还擅长进入大脑,使人出现发热、头痛、疯癫,甚至昏迷。

2.耶尔森菌也非常喜欢冷,以冷库存放的冻肉及鲜肉最多,且海鲜、生奶、冷冻食品中也可能有。食物在4℃的冰箱冷藏室存放5天后,其细菌载量可增加。即便在零下18℃的冷冻食品中也能保持其致病性长达数月之久。

它污染食品后,即使在冰箱中也能继续生长繁殖,如果食用之前没有加热或者清洗干净,容易引起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肠炎等。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


三、怎样使用冰箱才能预防疾病

首先,食物摆放有讲究。

冰箱内存放的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用前应检查食品质量。有些食品在放入冰箱前,需作一些处理,如蔬菜要先摘除腐叶,鱼类应先除去内脏和鳞;热的食品宜待充分冷却后再放入冰箱内;

食品要用食品袋或用新鲜纸包装或放入密闭的容器内,以防止食品的干耗和串味;经解冻过的食品,不要再冷冻;生熟食物不宜混合放在一起,这样可减少食物的污染;剩饭菜要单独摆放,避免污染。

从冰箱里往外取食物时,用多少取多少,不要用不完又放进去。冰箱里存放食物不要太多,东西之间应有空隙,以利空气对流,若是大块的食品,应切开后存放。


两大“扛冻”致病菌就潜伏在冰箱里,你的食物还安全吗?


其次,天气再热,冷饮或冷食都不要拿出来就吃,更不要在大汗淋漓、口渴难忍时过量食用。

西瓜最好是现买现吃,如果需要冷处理,冰箱内放置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这样既可防暑降温,又不伤脾胃。脾胃虚弱、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冷饮、冷食,儿童、老人尤要注意吃冷饮的卫生。

最后,存放时间有限制。要掌握不同食品的存放时间,选择适当的存放区。

冰箱存放食物的时间不宜过长,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

南瓜、萝卜、洋葱、薯类、香蕉、罐头食品等不用冷藏,请勿放入冰箱内。为了不使冷藏食品存放超过规定时间,最好在冰箱外面挂上一个本子,以便记录存放时间。


四、不宜放入冰箱冷藏的食物

黄瓜、青椒、茄子等蔬菜在冰箱中久存,会出现“冻伤”——变黑、变软、变味。香蕉、火龙果、芒果、荔枝、龙眼、木瓜、红毛丹等热带水果也不宜冷藏,否则果肉会变黑和变味。

还有就是在炎炎夏日让大多数人酷爱的冰镇西瓜,放得太久西瓜中的细菌数就会大幅度地增多,人们吃了就会很容易生病。土豆、红薯、萝卜等因其表皮比较厚实,一般不容易腐烂,不用放入冰箱储存,存放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