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这一年:趣话留言(二)


在头条上发了篇以前写的散文,《乡村的夜》。文章来源是对乡村之夜的真实感觉。

写散文的人很多,各有其特色。我个人的观点是,散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乡村的夜》,就正是真情实感的产物。

文章发出来后,读者各有观感,或喜欢或厌倦,也都正常。但有一些留言,不但与文没有关联,还恶意充盈,就让人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当然,我深深明白,最聪明的做法是,无视,忽略,不过有时,又实在有些心不甘,忍不住想跟其中的一些,理论理论。比如这条:

“聆听倩女幽魂,

鬼魅舒敏。

先美国

之忧而忧,

后美国

之乐而乐!”(此内容为粘贴)

先不说幽魂、鬼魅里隐含的不良善,只说后半部分的美国忧乐,一是不知我这篇散文如何让他(她)想到了美国;二是更不知,美国忧乐的先后,他又是从何处推导而来?按照此人逻辑,我倒是觉得,留言者本人,比我还要心系美国,想想看,我写一篇有关中国乡村的散文,他留言都能聊去美国,这不是心系美国是什么?何况,在后面的留言对答里,此人还说到什么美国是乐土,美国空气是甜的等“新奇”言论,愈发让我觉得,此人三观实在大有问题。

然而换种角度,也许此人认为,这些不当言论,其实都只是为了表达他的爱国,他之所以这样说,也许只是为着对某人,比如他的留言对象的一种讽刺。如果这样,我觉得他实在是搬起石头在砸自己的脚,因为显然,他编制的那些言论,实在跟我的文章以及我本人都毫不相关。一定要较真,败的恐怕也只能是他自个。

不信,让看下面图片。

庚子这一年:趣话留言(二)


庚子这一年:趣话留言(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