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正文开始之前,先播一段和我一个公务员的对话。前段时间,我去宁波鄞州行政中心办事,有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有工作人员主动向我征求意见,怎么摆放老花镜更好,没想到服务已经细致到这种程度。


第二,我办了一个台湾通行证,事后,居然有人给我打电话,开始我以为是诈骗电话,后来才发现,是有关部门询问我对办证服务是否满意。


正文开始,先说美国衙门。


网上很多帖子说,美国的政府大楼很寒酸,中国的反而很豪华。我去过美国47个州,至少20个州政府大厦,还真没见过寒酸的,几乎都是高大上的白宫式风格。


你总不能拿美国一个人口一千的县政府大楼,和中国一个人口千万的市政府大楼做比较吧,完全没有可比性。所谓眼见为实,要讨论美国,最好先去体验一下。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去年暑假,我带小孩去“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参观了加州160年历史的州议会大厦,规模宏大,简直就是白宫的翻版,属于典型的大圆顶罗马风格,外表洁白,内部金光灿灿,富丽堂皇。土豪气十足。

这座大楼始建于1861年,1874年完工,历时13年。1870年代,整个加州人口才56万,甚至不如中国现在一个县的人口多,当时加州的经济主要是采矿和伐木,相比当时的纽约,加州经济非常落后,即便如此,依然盖了这么奢华的政府大楼,要说加州铺张浪费,也绝对不过分。

如果以游客的身份,走马观花,去参观美国的政府大楼,感觉几乎是完美的,很自由,很开放,就像来自己家的客厅坐坐,而不是进衙门。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罗马式建筑的特色:大圆顶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任何人都可以参观州议会大楼,还有专人负责领队,免费讲解。去萨克拉门托的中国游客本来就少,去州议会大厦的中国人更少,就算有也只是拍照打卡就走,像我们这样跟团仔细参观的少之又少。连那天给我带队的黑人妇女也说,中国人一个月才遇见一次。


那个团大约15人,除了我们几个中国人,都是美国人,我的英语最好,这个黑人领队跟我讲了很多,生怕我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一样。什么美国言论自由啦,什么三权分立啊,人手一票啊,从议员到州长都是民选啦,几乎不存在腐败啦,吧啦吧啦……


我无意去揣测,为什么她就只对我一个人讲这些?无论如何,我还是谢谢她。至少也是陪我练了一个多小时的英语听力,在国内请一个老美陪你练,可得花不少钱呢。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施瓦辛格曾经是加州的州长,他的照片依旧挂在墙上。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州长办公室门外,只站着一个门卫,胖墩墩的,不配枪,笑起来很腼腆,就像邻家男孩。在他面前,是一只加州标志动物——灰熊铜雕,游客可以拍照打卡。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偶遇州长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民众可以去州议会的二楼,居高临下,旁听议员问政。总而言之,议会大厦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至于整个大楼内部装修和办公设备,说好听点,风格古典,让人感觉时光倒流,好像走进电影片场。说难听点,硬件老旧,电子化设备很少,一叠叠文件堆放在办公桌上。

作为头号科技强国,美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但美国国内的基础设施,包括政府的基础硬件设备,却和第三世界国家一样落后。


举个例子:

据美国问责总署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财政部的电脑系统已经使用将近60年,问责总署指出,该系统通过很低级的汇编语言编写代码,并在IBM主机上运行。由于电脑系统和支付体系的落后,上次金融危机时,有些补贴支票甚至过了2个月才到帐。


更可怕的是,美问责总署还评出“联邦政府仍在使用的10大最老IT系统”,几乎将所有部门一网打尽。

只要去过美国的衙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的办事效率这么低下。

想当年,我为了一个企业注册的问题,打电话给田纳西州政府打电话,每次都要等20分钟才有人接电话,然后对方态度很客气,但就是一问三不知,几乎每次都被踢皮球,让我找其它政府部门。


态度虽然不差,但非常不专业,满嘴官腔,让你很沮丧,但又找不到投诉他们的证据,再说了,去哪里投诉呢?投诉有用吗?

另外,美国的行政部门和美国的医院一样,职能部门散落在各地,办一件事情往往要跑好几个地方,很费时间。

美国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给我的感觉,整体态度还不错,优点是比较清廉,几乎没有走后门的现象,缺点是非常低效,缺乏进取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再说中国衙门。

在中国,如果你想去省长办公室门口参观拍照,几乎是不可能的,省级机关,一般有警卫站岗,普通人很难进去。论表面的亲民程度,中国显然不如美国。


但要论为民办事的效率和态度,美国不一定比中国好。但以浙江为例,我个人的体验,论政府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浙江省几乎可以秒杀美国各级机关。


我前段时间,去浙江宁波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办事中心的大楼,从外形设计到内部陈设,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以100%肯定,不可能吸引外国游客来此一游,打卡拍照。


走进大楼,就可以看到醒目的标志:“最多跑一次”。我觉得这个才是解决老百姓的痛点。国外的景点,你一辈子可能只去一次,但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可得常来常往。


鄞州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中心的部门有39个(其中行政审批部门25个),设服务窗口138个。可办理各类事项420项,其中行政许可类事项326项,非行政许可类事项及便民服务事项94项。


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人才管理、劳动力交流、办证、相关连的中介服务……基本上你能想得到的机构,都集中在这里了。


窗口服务态度也比以前好了很多,电子化程度很高。这种模式至少对比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大跨越,我见识有限,不知道世界各国分别是什么情况,至少我去过的美国几个州,行政部门分散,办事情,跑起来很麻烦。

身边很多朋友有国外生活的经历,大伙在一起交流,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中国,至少江浙沪一带的治理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已经不输欧美。

总结

美国政府很善于做表面文章,亲民、友善,但办事效率有待提高。中国政府相对严肃,但是窗口单位进步神速,效率堪称世界一流。


十几年前,我开始出国,如今,依然记得第一次怀揣美国签证时的激动心情。当时,出国是为了体验异国风情,见识发达国家的长处。现在对我来说,拿着外国当镜子,回头看看中国,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的对比,才是最有趣的事情。


我现在依然没有完全否定欧美西方的先进之处,他们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只是我们学习的态度应该调整一下,可以虚心请教,但不需要崇洋媚外。


其实,普通人日常面对的事情,大多数和意识|形态无关,和“科学、常识”有关,和人性最直觉的感受有关。比如,防治传染病,或者服务体验,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什么“自由或专|治”的程度,只要抛开偏见,面对现实,把问题处理好,就这么简单。


最可笑的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西方很多著名学者不关心具体的防疫措施,而是整日忧心所谓西方自由世界,会因为这次疫情而走向衰落,操心被中国抢走所谓的“话语权”!


出国多了,发现很多国家正在搞文革,一切政治挂帅,搞清楚“姓社还是姓资”,比什么都重要。哎,你有这闲工夫,能不能以科学的态度,抛开成见,集中精力先把这次百年一遇的瘟疫处理好?


中国人是非常谦卑地向发达地区学习,比如欧美日本,只要是好的,我们都学,总设计师说得好,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现在反而是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习惯了领先的优越感,不管中国做什么,都打上一个标签,只要贴上中国的标签,都是野蛮的落后的,打死也不能学。西方习惯了站在领先的高地,对别人指手画脚。


如果大家有功夫看美国右翼的喉舌Fox News,绝对会被他们弱智的反华言论,气得笑出声来。“逢中必反”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他们对中国的态度。


美国现在就是处于更年期,脾气差,疑神疑鬼,话又多。用语言和他们沟通是无效的,用事实让他们领悟,才是唯一的方法。


比如说:眼看着中国封城,他们幸灾乐祸,说这是侵犯人权;眼看着中国人戴口罩,他们说这不科学、没必要;眼看着中国建方舱医院,他们说这是集中营。只有看到尸体堆满医院的太平间,他们才知道封城,才知道戴口罩,才知道要建方舱医院……


美国衙门 VS 中国衙门 ,中美两国行政服务比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