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跨國糧商挑戰傳統四大糧商 確保供應後能否消除高糧價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內家電製造業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在互聯網領域的亮眼表現,在很多年輕人的眼中,日本的高科技標籤在很多年輕人眼中逐漸褪色,越來越多的日本品牌也逐漸在國內銷聲匿跡。

然而,作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日本的表現顯然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看透的。

就在近日,日本全國農業合作社聯合會(JA-全農)的子公司Zen Noh Grain Corp.(ZGC)已與邦吉北美達成協議,日本全農將收購邦吉在美國沿密西西比河運行的35家糧庫,交易結束須經監管部門批准。

古老而神秘的四大跨國糧商

糧食是人類的生存之本,關於糧食的供應問題也是人類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環。資料顯示,在過去的近百年時間裡,美國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美國邦吉(Bunge)、美國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是世界糧油貿易加工霸主,並稱全球“ABCD”四大糧商。他們利用各自的優勢,實現了行業的長期壟斷。

目前美國ADM、美國嘉吉仍是全球最強的跨國糧商,其中ADM至今已在超過 140 個國家擁有 470 多個糧食採購地點、280 多個加工廠、40 多所創新研發中心和農作物全球運輸網絡。而嘉吉則是全球最大的穀物貿易出口商、美國第二大大豆壓榨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跨國糧商。

而路易達孚公司則是世界第三、法國第一大糧食輸出商和世界糧食輸往俄羅斯的第一齣口商。

但說起最古老跨國糧商則非邦吉莫屬。

中日跨國糧商挑戰傳統四大糧商 確保供應後能否消除高糧價

擁有200多年曆史的邦吉集團

邦吉集團1818年成立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恰逢“海上馬車伕”重掌馬六甲海峽橫行全國之時,因此,與其他糧商起步於農業不同,邦吉的最初業務是進出口貿易。

但經過200多年的發展,邦吉反而成為了最能體現農業的一個跨國企業,農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它的參與,包括最初的種子、化肥、農藥的研發及銷售,到中間生產環節中向客戶提供的增值服務,再到其後的農作物收購及加工、倉儲物流、貿易分銷。

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穀物出口商,美國第二大大豆產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

東南亞地區中日糧商的衝擊

而現在,傳統的“ABCD”的地位已經被動搖。

首先是依託中國市場而迅速崛起的豐益國際以及中糧集團,整體營收規模已經超越部分傳統四大糧商。

其次是在過去約30年的時間裡,以丸紅、全農(ZEN-NOH,全稱為全國農業協同組合聯合會)、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等企業為首日本國際糧商,在國際糧食市場中也是後來居上,實力直逼傳統四大跨國糧商。

而擁有200多年曆史的邦吉集團自2017年以來,就一直有被收購的傳聞。

日本糧商的崛起之道

與我國一樣,日本同樣面臨著地少人多的窘境,甚至更加明顯,整體的糧油自給率只有40%左右,飼料幾乎全部從海外進口。因此,保證本國糧食的穩定供應,是日本糧商要解決的頭號問題。

早在1970年,全農美國公司(ZGC)於1979年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成立,並依靠它的附屬公司CGB股份公司( Consolidated Grain and Barge)來提供玉米、飼料和大豆的出口。目前CGB擁有100多家糧庫,主要分佈在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阿肯色河和伊利諾斯河沿岸。

中日跨國糧商挑戰傳統四大糧商 確保供應後能否消除高糧價

這項收購完成後,將有助於ZGC通過加強其在美國更廣泛的業務範圍,為日本和其他目的地提供穩定的穀物、油籽和飼料原料。

而另一日本跨國糧商日本丸紅,則在1978年於美國波特蘭(Portland)成立哥倫比亞穀物公司,具有100萬噸的穀物處理能力,是美國西北部沿太平洋地區的穀物市場領導者之一。並通過收購FGDI、Gavilon Holdings的收購,使得業務拓展到更東部的大豆、玉米產區,並在全美擁有的約140個穀物收購點。

中日跨國糧商的不同

從表面來看,中日兩國跨國糧商這幾年的崛起都離不開一個買買買,其中我國糧商以歐洲購買為主,而日本糧商則更多的購買美國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糧商的企業併購中,會通過提供從購買、儲存、銷售和運輸作物到融資和風險管理等一系列服務,直接與美國農民建立聯繫,跟蹤當地的價格波動,瞭解作物情況,報告收穫結果,並直接從他們那裡購買糧食。

而最大的不同則是,日本跨國糧商的高管團隊是市場化的精英團隊,跨國糧商以全球為市場,廣泛招賢納士,不分國籍、性別,這在我國央企則是行不通的。

中日跨國糧商挑戰傳統四大糧商 確保供應後能否消除高糧價

並不懼怕高糧價的日本和求穩的國內糧價

與日本糧商確保國內供應和追求利潤最大化不同,我國目前走出去的糧商以央企,國企為主,開拓國際市場除了確保國內供應外,最核心的是穩定國內糧食價格。

根據瞭解,目前日本大米價格是我國米價的4倍、國際大米價格的6倍左右,但即便如此,高糧價並未成為阻礙日本經濟發展的因素,反而在高糧價下,減少了糧食的浪費。

此前,每日糧油在《 》一文中也指出,相較於糧食自給率,日本更加強調潛在的糧食供應能力,包括減少浪費、海外屯田、增強全球貿易影響力等。

更為關鍵的是,由於日本糧食價格高,農戶種植收益好,使得日本工業的發展不得不考慮農村市場,間接的讓農民也可以享受到工業發展的紅利,消除工農剪刀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