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要講出“新意”,更要講出“心聲”

政治教育,作為基層最傳統、最常見的政治工作形式,在教育官兵,引導官兵增強政治素養、提升心理素質等方面產生著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通過觀察發現,不少基層的政治教育出現“怪現象”:對不少官兵來說,教育內容難吸引人,形式簡單且乏味。不少官兵坦言,聽半天沒興趣,接受教育時總昏昏欲睡。

其實,究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官兵課外活動和興趣愛好日益豐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官兵的眼界更是很大程度地開闊了。怎樣上好一堂政治教育課?我想,一方面,玩好“高端”,創新實踐形式,讓課堂多姿多彩,另一方面,接好“地氣”,抓住年輕官兵的心理,讓課堂引人入勝。

政治教育要講出“新意”,更要講出“心聲”

政治教育是我軍生命線

形式新穎讓新時代的政治教育更能與時代接軌,把政治教育玩出“新”意更能被新時代官兵青睞。創新方式方法,利用新平臺、新思路、新理念,改變原有套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政治教育有了新的生機。政治教育唯有以開放的眼光,把“短視頻”、“微文”等新興理念引入軍營,或者開展思政“雲課堂”,拓寬政治教育寬度,提升廣度;不拘泥於形式,讓“新元素”與“實質內涵”相結合,才能把教育課堂演繹得多姿多彩。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官兵的認知水平、社會成分等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隨之而來的,官兵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況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這種情況,給新時代的政治教育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一堂政治教育課上得平平淡淡,沒有研究受眾是癥結所在。基於這種情況,新時代上好政治教育課更應該從“心”入手。注重傾聽官兵心聲,把準思想“穴位”,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一旦官兵思想的“穴位”沒有找準,即使講得頭頭是道,也撥動不了官兵們的“心絃”。所以,傾注“真心”,培植“真情”,事前與官兵談談心,讓官兵把想聽什麼、關心什麼都說出來,有什麼困惑什麼難處講出來,讓受眾成為課堂主體,政治教育課真正接好新時代新人新“地氣”,讓教育更具親和力和感召力。

商鞅在變法時說過,“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學員某隊在授課實踐中發現,做好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破解之法,不必拘泥於老套路老辦法,新內容和新形式都是成功的關鍵。針對新時代、新教育、新受眾,採取多種方法,讓基層官兵的課堂體驗愈加充實。該隊政治教導員袁光華提到,想要完成好政治教育,須緊貼學員生活、釐清學員思想,組織的活動才更有意義,更能抓住受眾的心。前期開展的政治活動,學員隊組織“全隊共讀一本好書”,全體學員參與閱讀、“講家鄉故事”、“談論十九大後家鄉新變化”,讓學員有事做,有話說;組織別開生面的政工活動,讓教育不只停留在口頭;在“大演習”、“大練兵”、“大比武”、“大拉練”等活動中安排政治教育,讓準軍官們時刻沐浴政治“春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也讓政治工作落地,落實。

政治教育要講出“新意”,更要講出“心聲”

教重於心

有新意,有深度,接地氣,才能廣受歡迎。對於思想政治課的教育者來說,必須用創新去引領思想,用“真情”去帶動官兵。避免政治教育口號化、形式簡單化、思想僵化固化,用滿腔熱情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性。

(張學寧)

編審:姚晶晶

通聯: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