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茶马古道就是以茶叶和马匹交易为主要流通方式及马帮行走运输的古道,简称茶马古道!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在南方丝绸之路古道运输线中除了最重要的丝绸外,还包括来自川、滇的土产,瓷器、糖、布匹、麻线,粉丝等生活日杂用品;而来自康藏地区和周边域外国家的马匹、皮毛、藏金、藏红花、麝香、贝母、鹿茸,高原虫草等等,也跟随着这条古道流散、流落到滇、川等地方。

茶马古道的兴盛与发展方向

在唐宋时代,随着古道物资运转的增量加大,从最早的土特产品到丝织锦帛、布匹,日杂等用品已满足不了日益扩大发展需求,因此在茶马交易逐渐增强的情况下,已把重心侧重到以茶叶和马匹上,成为贸易流通的主要手段。在近邻蒙古中通过茶叶的交易方式向邻国阿富汗、土耳其等输出。在两个重要的中转站回纥与西域辐射向西亚、北亚和阿拉伯等国输送,沿途辗转至西伯利亚,最终到达俄国与欧洲其他区域。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在唐朝宋时代,随着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已进入鼎盛阶段,唯一的丝绸、布帛,日用品已满足不了牧区游牧部落的需要,南边的茶叶、用具与品茶方式已大量传播至西域地带,游牧部族和吐蕃、藏区,这是他们急需的产品;因为在马背上的游牧部群常年风餐露宿、日晒雨淋,也由于草原牧区的特定性,长年食用的肉食类,草原人虽然善于奔跑、颠簸,依然难以消化体内积食,由于身体时有鼓胀,行动极为不便和难受,而随着古道流入的茶饮,犹如一剂强心针和雨后遇甘霖般受用,使他们如沐春风,欲罢不能。

回纥与西域辐射域外国的来历原由

在茶马古道的这条路上,回纥和西域作为茶叶中转的落脚点,是我国古代边陲之地。请看:

回纥,少数民族, 汉代和三国时的丁零和呼揭是回纥人的祖先,后来到南北朝后期到隋代,回纥人又演变为回鹘,后分裂成西洲回鹘,葱岭回鹘,河西回鹘等部落,到元末到明朝时代,回鹘人逐渐分化和演变成现代的维吾尔族人。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回纥,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民族部落,在840年西迁以前游牧在蒙古草原上,精马术,善骑射、狩猎,性情剽悍勇猛、桀骜不驯,风驰电掣般的驰骋在草原上;像凶猛的猎鹰鹘鸟一样飞旋轻转,灵动异常,所向披靡,所以称为回鹘,即回鹘部簇(有数十万之众)。而另一个地方称之为西域:

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利用从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绿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西域地区的主要农业、生活水源。因而该区域的国家兴旺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部分考古学家的判断,楼兰即是由于河流改道与罗布泊的迁移而灭亡的主要原因。

西域的地理位置: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大部国家和地区,在南方丝绸之路古道影响下,西域是特指汉唐两朝时代的中国朝廷规划的行政机构所管辖之地,今指中国新疆大部至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核心组成部分。

西域地区由于遭遇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十一世纪东亚全境气候变冷的情况下,西域更是受到强大的影响和冲击,使经过该地域商贸流通往来减少减弱,人们更愿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来进行交易,所以西域贸易发展,逐渐减少、遇冷,令西域各国从此走向衰落。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西域大夏国(阿富汗)的商人进行了金石贸易,于阗国(新疆地区)的和田玉也是其中之一。在汉朝臣张骞打通西域之前,有三十余国,故有西域三十六国的说法,后分裂为五十余国。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拉萨界,北至俄罗斯及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也是其中之一。

西域指西方、西天,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

再看下经回纥和西域中转流出国外的茶叶贸易流通线:首先第一站经西亚出走,西亚是亚洲的西部,自伊朗至土耳其,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第二站北亚:北亚是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主要指乌拉尔山以东、西伯利亚的大部地区、阿尔泰山脉以北、哈萨克斯坦以北、蒙古国以北、中国以北、日本以北,白令海峡以西的地区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第三站阿拉伯:阿拉伯民族,泛指阿拉伯世界(22个国家地区);第四站西伯利亚:是北亚地区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北邻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兴安岭;第五站俄国:俄国指俄罗斯联邦又称俄罗斯、简称俄联邦,俄国有廿二个自治共和国、四十六个州、九个边疆区、四个自区、一个自治州,三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独联体;第六站欧州:欧州全称欧罗巴州,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地中海和黑海。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按以上线路也是现今中国“一带一路”走向和上合组织的部分成员国线路。

茶马互市的需求目的所在

在茶马古道川藏线上,四川盆地受西藏高原环境影响,云雾大,雨量充沛,是天然的种茶产地:如蒙山的蒙顶茶,邛崃县的文君绿茶,青城山的青城雪芽、峨眉山的竹叶青茶等。在茶马互市上,最先是以茶易物,以茶易马的交换方式。

茶马古道兴盛于唐宋时代的茶马互市中,因康藏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海拨在三千米以上,藏民的主食:牛羊肉、奶酪、糌粑等,在寒冷的区域长年食用高热脂肪类肉食,在体内容易积剩,不易消化,而茶饮能够分解消化体内过剩、去油腻,还能解渴、消除疲劳等作用,所以茶叶自然受到藏区牧民的追捧!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南方丝绸之路西南商道的丝织锦匹逐渐被茶叶马匹取代,形成了以茶马互市为主要的茶马古道。在滇藏线上,云南茶叶的主产区思茅、普洱的茶叶深得康藏地区牧民的亲睐,川、滇两省和藏民牧区出产了大量的骡(驴)马、皮毛药材及各种名贵珍稀药材,如鹿角、羚羊角,虎骨皮质等类。蜀地和滇国两地盛产的茶叶、布匹、盐,织锦及生活日用品器件,也在马帮运输行业中不断地通过运转,来往于深山峡谷、崇山峻岭中,延绵往复,川流不息,随着需求日益繁忙,逐渐形成了一条以茶马交易为突出性的商道,就是古代茶马古道,并一至延续到近代。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随着茶马交易力度加大,历代统治阶级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对这些物质进行了管控,形成了以茶制边,以茶驭蕃的政权意图。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至千年元年,在蒙古的回纥地区驱马茶市,开创了茶马交易的先河。北宋时期,茶马主要交易地点在陕甘地区,易马的茶叶就地取于川蜀,并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和买马司。古代中央王朝还在西南成都、广西、云南等地设立较大规模马市。这里必须提到云南盛产的良种马,体壮结实,短小精悍、登如闪电、去势如虹;灵活矫健,登山越岭、耐力持久,且耐粗草饲,有特别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性。

古代滇国盛产战马良驹的环境与原由

滇国(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古王朝国,战国末期至西汉中期为滇国繁荣昌盛时期,使用战马的历史最早,马的数量也最多,使用战马的历史尤为突出,很早就出现了马鞍、马蹄等配饰。初始阶段的小马到成年马,要经过时间的磨练和训练合格之后,才能成为用以战争的战马,并参加一定量的狩猎活动。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马在开始时段配马垫和缰绳,训练有素后配鞍辔登革,马饰等齐全配饰。最后上战场后还配上马铠用于头部和马腹两侧保护作用。

古代滇国除产牛羊外,还产数量庞大的战马。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汉武帝时司马相如、韩说初开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云南晋宁县)“得牛马羊属三十万”。在《西南夷列传》中记载:昭帝始五年前年,汉将田广明兵益州郡获畜十余万。又在公元建武二十一年,刘尚击益州郡少数民族头人栋蚕,得“马三千匹,牛羊三万余头”。由此可见,战国末期至西汉前中期,滇国畜牧业是黄金的繁荣时期,牛羊马等大中型牲畜的数量庞大惊人,也是北方统治阶层惊叹和交口赞誉的地方。

古滇国除盛产战马外,还出产一种特种神俊异常的马:滇池驹,由于滇池驹属上等特种马,数量有限,一般仅供战将及皇帝宫庭后院养着赏玩取乐。“滇池县,郡治益州所在地,故滇国……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日:滇池驹。日行五百里”。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古代中国由于国内及蕃邦域外常发生战事,连年征战需要大批能上战场的战马,而滇国就是这种得天独厚有着良好环境盛产战马的地方,自然会被中央皇朝统治者盯上;也由于需求过大,自动会在钱粮款项给于一定的补助和接济,为后续扩充马匹,掌权者还在西南川、藏地域,特别是古滇国之地设立马司,和在北方地区扩建马场,用以畜养,调配指定的定点马场后续接济之用。因为战马和普通马不同,除了身体矫健之外,还要剽悍。所以中原地区需要大批这种有着良好体质的战马,这是一种战略、战备資源,不可多得难求;这也就是被官家管控限制的原因,因此在茶马互市上也被严格管制。在管控松动时期也有私人商家和买家,私下里买卖成交,以茶易马,或以马易茶的方式各得所需。

茶马古道互市在古代经济发展中带来了多个层面的利好作用

在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交易的古代商道,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古道茶马互市的鼎盛发展,最少带来了五个层级的利好作用: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第一,在各朝时期设立的茶马司,每年把数千万计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送往运转至康藏地区牧民手中,这种大量的需求使边贸发展得以繁荣兴盛。

第二,古滇国盛产的大量、大批战马被送往中原战场及各地急需战马的地方。

第三,通过回纥、西域之地把西南方特产茶叶得以流出国外,换回需要的产品。

第四,在茶马古道上通过马帮贸易的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的是几辈子也用不完的金钱。

第五,通过茶马古道促进边贸地区市场经济发展,宗教风俗文化,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和延续。

山间铃响马帮来——引出了中国古代茶马古道中茶马互市的运输线

★-时至今日,历史的足迹已远离我们而去,在茶马古道绵延亘长的行走线上,络绎不绝的马帮身影,清脆响亮的驼铃声;茶香与马蹄印记已成了时代的记忆和回眸,那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斗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