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今日凌晨3點12分57秒,立秋悄然而至。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立秋了。你感到秋天的意味了麼?

雖說到了立秋,熱浪便斷了根,到了強弩之末,但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這一天距離真正的秋天還有相當一段距離。當月份牌翻到印有“立秋”字樣那一頁時,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還在汗流浹背地與酷暑鏖戰。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嚴格地說,只有當“候平均溫度”,也就是接連5天平均氣溫在22℃以下,秋天才算真正到來。按照這個標準,即便是中國的高緯度地區也要等到八月中旬才會入秋。而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立秋之後十天左右才會結束。

在中醫學中,將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所以,大家仍需要防暑哦!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雖然沒有立即涼爽,但也別急著一邊擦汗,一邊感慨秋天的遙遙無期。立秋之後,秋的種種端倪會一點點浮現。

古人有古人的智慧,他們相信經驗,隨著立秋節氣到來,秋意會逐漸降臨。田間地頭的農人,能更敏銳地感受到秋的氣息。

隨著秋風掠過,收穫便被提上日程,秋日的橙子,肥美的膏蟹,都從立秋進入成熟的倒計時。“秋風起,蟹腳癢”,口水早就收不住了。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立秋三候

七月時節,暑氣漸退,白露晨起,秋雨邀涼;水澄露魚,荷殘蓮生,梧桐葉落;葡萄掛架,煎香薷飲,一枕新涼。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立秋至,北風起,吹走盛夏酷暑裡的熱風,帶給人們一絲涼意;因晝夜溫差,清晨有霧氣產生,窗外植物的葉片上掛著晶瑩的小露珠;這時寒蟬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感陰而鳴,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就快過去。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汪曾祺曾興奮地寫道:“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他將立秋後的八月稱之為“葡萄著色的季節”。

“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琅”

不僅滿足了視覺盛宴,也能讓人吃個痛快。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立秋時,人們要吃瓜,這個習俗被稱作“咬秋”。

若是城裡人,就買個西瓜冰在冰箱裡,等茶餘飯後一家人開始就圍著啃西瓜。

而農村的“咬秋”,則更灑脫一些。他們在瓜田下,在田地旁,在院子裡,一邊嘮嗑,圍坐在一起啃甜瓜。有人啃西瓜,有人啃香瓜,還有人啃金燦燦的玉米,那場面不亦樂乎,頗有一番樂趣。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人在夏天,胃口不好,粗茶淡飯自然會消瘦一些。此時秋風一起,人們自然想吃些好的,彌補一下夏天“損失”,順便承擔起抵禦寒冬的重任。北方人把這叫做貼秋膘

而貼秋膘的方法,雖然沒人明說,但大家都心有默契地想起了肉。紅燒肉、烤肉、涮羊肉、燉牛腩······樣樣都讓人不禁吞起了口水。憋了一個夏天的胃,這時候終於可以找個藉口放肆一會兒了。

立秋 | 夏天還沒結束,就已經開始貼秋膘了?


雖說天氣還很熱,但過了今天總會慢慢涼下來,所以身體還得養起來,貼秋膘的時候,一碗營養又滋補的湯是少不了的,大口吃肉大口喝湯,把天熱時欠下的胃口都補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