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妈妈做好这8件事,培养宝宝优质好睡眠


睡眠和宝宝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优质的睡眠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同时宝宝在睡觉时分泌的生长激素也会帮助宝宝长高高。如果宝宝睡不好,不仅容易烦躁,还会影响到宝宝的日常进食。小贝给各位爸爸妈妈们整理了一些帮助宝宝培养优质好睡眠的小建议,希望能帮到各位爸爸妈妈哦。


1. 妈妈们要了解宝宝科学睡眠时长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所需的睡眠时间也是不同的。

(1)一般情况下,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约在16~20小时,通常睡1~4小时会醒来一两个小时,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总时数差不多;

(2)出生一到四个月左右的宝宝,每天睡眠约有14~15小时,每次睡眠时间约6~8小时;

(3)六个月的幼儿每天大约睡13~14小时;

(4)而一岁到三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大概有12小时。大部分宝宝在九个月大时,就可以一觉到天亮。


2要认识宝宝真实的睡眠状态


宝宝和大人不同,宝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浅层睡眠,才会进入深层睡眠,真正睡着。所以妈妈们要认识到,宝宝眼皮慢慢往下垂,在妈妈怀里打哈欠,想要睡觉的时候,虽然眼睛完全闭上了,但是眼皮还在挑动,呼吸也不均匀,手和四肢还是弯曲的,偶尔还会抽动一下,或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嘴巴还会做出吮吸动作,这个时候宝宝处在浅层睡眠期,并没有真正睡着,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将宝宝放到床上去,他就会立马醒来,这就是很多妈妈疑惑的宝宝一放下就醒的问题答案。

通常几个月大的婴儿在熟睡前都要经过长达20分钟左右的浅层睡眠期,正确做法是妈妈应该继续抱着宝宝安抚孩子,通过摇晃、喂奶、踱步等方式帮助宝宝度过这段浅层睡眠期,进入深层睡眠,等到宝宝微笑和抽动消失了,呼吸也均匀了,肌肉完全放松,握紧的小拳头也松开了,四肢自然下垂,这个时候宝宝才开始慢慢进入深层睡眠阶段。此时,妈妈才可以把宝宝安心地放到床上去了。

等到宝宝长大一些,就可以不经过浅层睡眠进入深层睡眠阶段。所以妈妈应该学会分辨宝宝的各种睡眠阶段,这样才可以在熟睡的时候将他移动,而不会导致他哭闹!


3.逐渐改变睡眠时段

随着春天的到来,白天的时间逐渐变长,宝宝的睡眠时间段也要相应的发生改变。在冬季,可能晚上八点多宝宝就已经进入梦乡,早上7点多才睁开惺忪的睡眼。春天来了,睡眠应该因时制宜。爸爸妈妈不妨逐渐将你的宝宝的起床时间提前,在前六天的时间里提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让宝宝醒来。晚上睡觉的时间也相应提前或者延后。养成习惯之后,这样一个时间变化将帮助他们的身体找出应该进入睡眠以及起床的时刻。


4.坚持睡前活动

因为比平常早睡,宝宝可能会出现不太适应的情况,会出现哭闹、不愿意早睡的情况,这个时爸爸妈妈可以适当的做一些睡前活动,如讲故事、小的亲子活动、与宝宝聊聊天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宝宝更快入睡,还有利于提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这种睡前活动爸爸妈妈要坚持下来,帮助宝宝养成早睡的习惯,更好的适应春天到来,养成与春天相适应的作息习惯。


5. 不要穿过多衣服睡觉

妈妈们害怕春天夜晚温度不够高,宝宝夜间蹬被子会着凉,所以很多爸爸妈妈都选择让宝宝穿着很多衣服睡觉,例如毛衫、厚裤子等。 事实上,这种做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穿过多的衣服睡觉会使得宝宝在晚上睡眠中过度疲惫,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入睡,或者花费更多的时间醒来。


6. 保持黑暗的环境

春天来了,天亮的时间会逐渐提前,而天亮可能会让孩子难以入睡,所以为了确保宝宝的良好睡眠环境,你可能要考虑购买厚窗帘或者深颜色窗帘。


7. 做好心理预期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睡眠不好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所以当孩子因为睡眠问题表现不佳,而需要你处理更多的抱怨、发脾气和哭闹的时候,不要太愤怒,你要做的是去解决问题。


8. 不要牺牲自我睡眠

虽然许多父母将采取措施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睡眠,而在处理变化的时候,我们不总是如此善待自己。记得当孩子入睡之后,你也应该尽量早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