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蒸蒜子

四月底,隨著梧桐花和槐花的紛紛落幕,轉眼之間,端午節又快到了。還記得小時候,每到這一天,父母總會做許多好吃的。在這些眾多好吃的當中,其中必有一大碗蒸蒜子。儘管我們兄弟姐妹都不愛吃蒜子,但父母還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叫我們多吃一點,說多吃夏天不長瘡。

一碗蒸蒜子


那時候家裡窮,每到夏天農村小孩子頭上總愛長瘡,經常急得父母焦頭爛額,父母親又要整天忙於農活,根本沒時間帶我們去醫治。後來父母親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聽別人說的有這麼一個偏方,就是端午節吃蒸蒜子能去瘡去毒。於是每年端午節,父母親就會蒸一大碗蒜子,並叫我們兄弟姐妹吃下。父母親告訴我們,只有在端午節多吃蒜子,頭上才不會長瘡。但即使這樣,我們大家都還是不愛吃它,因為蒜子即使蒸熟了,味道還是那麼刺鼻,於是父母就會在裡面放許多許多的白糖,那樣味道就會好一些。

一碗蒸蒜子


儘管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但我依然還記得,小時候端午吃蒜子的情景,不吃不行父母親罰我們吃,為了吃到心愛的魚和肉,我們兄弟姐妹總是匆匆的先把自己的那一份蒜子吃完。然後就去搶魚和肉吃,我們兄弟姐妹四個加上父母,一大家子六口人在一起非常的熱鬧。

一碗蒸蒜子


馬上又快過端午節了,一下子又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幕幕,想起了在農村老家過端午節的情景。這些年為了生活,我們兄弟姐妹都離開了父母,都在外面打拼奔波著。平常在端午節也是很難聚齊,我也是好多年沒有陪父母過節了,遙望故鄉的方向,許多情景好像就發生在昨天。但每當想到父母頭上的白髮銀絲、滄桑皺紋,我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我又不得不從夢中醒來。

好想再吃一碗父母蒸的蒜子,那哪裡是蒜子啊,現在回過頭來想想,那分明就是父母的一顆心,一顆愛子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