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新闻链接:2019年11月17日,华为Mate30系列5G版通过5G网络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协奏。本次协奏借助华为Mate30系列5G版畅连通话互联,将馆藏战国曾侯乙编钟的湖北省博物馆,以及馆藏唐代“天风海涛”古琴的山东博物馆联动,让气势恢宏的战国编钟古音和悠扬的唐代琴韵实现跨越时空的协奏。我有幸亲临现场,观赏了这场现代最前沿科技赋能中国数千年文化积淀的盛宴,感受挺多,就聊聊吧。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5G网络应用的探索与用户感知

“大容量、高带宽、低时延”,这是属于5G网络的三个特征,大约是从两年多以前,我们就已经在各种场合见到这三个词语,估计很多人都烦了。但是,已经到了5G元年的2019年年底,5G带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也不过就是在测速软件上那一串串看起来华丽无比的数字,也被戏称为当前5G网络的惟一应用。其实这也体现出新技术应用初期的尴尬,用户感知度偏低是无可回避的问题。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而华为作为现在5G技术演进过程中的领头羊之一,自然也深知新技术应用探索的重要性。所以在这次跨时空演奏展示之前,华为已经在很多大型活动上运用5G技术,展示与探索5G网络特性的应用:10月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和北京的ELLEMAN电影英雄盛典上,华为都使用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30系列5G版进行了直播报道,包括实况、嘉宾访谈等环节; 11月初的第二届上海进口博览会上,华为Mate30系列5G版也成为很多媒体人手中的直播设备。但是看看就知道,在这些应用场合,5G网络下的手机,只是在进行单向的信息播发,一般受众可能不能直接感受到5G网络和5G手机呈现的体验差异。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于是,华为手机营销团队又开始了思考——到底怎么样的场景,才能更好地发挥5G网络的特点,才能让用户更加明确地感知5G网络的技术优势呢?通过一番思考,异地直播合奏的形式在思维的碰撞中脱颖而出,5G网络超低时延的特性有可能通过这个应用场景被充分发挥和展示。从技术角度分析,这样的合奏是极具挑战的,因为仅是从整个活动中信息流的走向分析就能看出它的难度所在。与前边提到的那些单向播发的直播应用不同,这次的跨时空演奏是需要武汉济南两地之间信息流的双向传输,武汉博物馆与山东博物馆之间的直线距离有数百公里,除去两地之间信息往返一千多公里的交换时间之外,还有信号进入两地布置的华为Mate30 5G手机中处理,并传输给现场调音设备、返听、画面显示等传统转播环节的信号处置时间。如果只是普通的画面还好,但这次的应用场景是对延迟特别敏感的音乐演奏,如果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延迟多一点,那么两地进行演奏的乐师,就没有办法实现旋律的同步,而在现场的人,是非常容易听出来这种延迟的。

在这次活动执行之前,华为手机营销团队与技术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华为Mate30系列手上搭载的EMUI10新版系统新增了畅连通话功能,分布式通信的典型应用。由于畅连通话是已是商用业务,平台和网络侧都做过了最大程度的优化,用来支撑这次活动的音画传输是可以胜任的。接下来主要就是技术上实现两地“手机和现场”的音视频互联,优化信号处理时延,让远隔数百公里的两地之间尽可能地实现如临现场的听音感觉。对此,在武汉和济南两地博物馆的现场,运营商已做好了5G网络室分覆盖,以充分保证带宽和延迟——在进入现场之前,工作人员还特别给到场媒体打了招呼:“在直播互联进行时,请大家不要用5G手机测速,以免影响带宽。”而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有管不住手的媒体老师在直播时也“偷跑”测速,并且达到了其5G套餐支持的最高速度,但其间并没有影响到直播的成功进行,可见5G网络的高带宽也是有很大冗余空间的。

对整个活动影响最明显的网络设置完成,用于音画传输的软件也确定,于是,这场活动就进入了实际的操作阶段了。

可以打95分的好结果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这次的两地合奏,是由武汉本地的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团队,该乐团先后代表外交部、文化部参与美国、荷兰、比利时、法国、韩国、日本、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访问演出。他们和身在济南的高培芬女士联袂完成这次合奏,后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诸城派古琴名家。双方一共演奏了四首曲目,分别是《楚商》、《关山月》、《梅花三弄》和《竹枝词》。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在整个过程中,在第一曲《楚商》的开始阶段,主乐器主要以武汉现场编钟演奏为主,济南古琴配合,个人感觉古琴演奏略有不同步的感觉之外,其他时候都非常完美。而且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我还特别仔细观察了高培芬女士的手部动作与现场听到的古琴声是否同步,也都没什么问题,这也不得不让人对5G网络的低延迟表现赞叹不已——如前所说,去掉那些传统转播环节的处理流程,5G网络只有延迟足够低,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通过华为Mate30系列5G版的畅连通话进行现场直播互联,正是基于华为Mate30系列5G版在性能能效、AI智慧算力等方面的全方位优异表现,以及麒麟990 5G SoC带来的低延时、高速度,使得两地在接收信号上几乎做到了同时同步,畅连视频通话的1080P高清画质,仿佛两地的演奏者就在对面一般,从而打破了距离的限制,实现了跨越千里的同步演奏。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但是,要我给这次活动按100满分打个分,我会给95分,这扣下的5分,并不是因为网络的问题,而是现场的音效问题:现场听到从济南传来的古琴声很是发闷,“珠落玉盘”的那种玲珑剔透的传统声音打折了许多。在直播结束之后,对此我特别询问了负责这次活动的技术人员:像这样需要高质量拾音的场合,为什么不采用外接话筒保证音质呢?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然而得到的回答有点让我“哭笑不得”。其实在前期的排练与调试阶段,华为的技术人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在集体讨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却又一致觉得这次活动最好是将华为Mate30 5G本身的所有能力发挥到极致才能显得真实。但问题是,手机的话筒本身主要是针对人声的拾音优化和设计的,在面向古琴广泛的音色拾取方面有天生的不足,因此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典型的“工程师思维”无疑。

“跨千年越千里”,一场极致的发挥,5G还能这么干

在会后的沟通中,华为的小伙伴也说到了他们对于这次活动完成之后的感受:挑战与成就感并存。其实我觉得同样存在的也还有紧张,大概是对这次高难度活动的最终效果还是没底,因此本次合奏的观赏仅限在武汉博物馆的现场,并没有进行网络直播。有了这次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后可以将类似的案例,甚至更高难度的创意搬到网络环境更复杂的室外去实现,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更多消费者能“围观”到最前沿科技的强大能力。从演播室出来之后,我还被其他媒体同行抓住做了两个小采访,采访中我还“信口开河”地期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还可以通过VR的方式,给现场以及看直播的人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这其实也是体现5G网络“大容量、低时延、高带宽”的好方法不是?

此外,这次直播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华为畅连通话也值得一说。畅连通话是华为在最新的EMUI10系统中植入的全新功能,是华为EMUI10分布式计算特性的典型应用,在今年HDC 2019上算是它的首次亮相。其功能与iOS上存在多年的FaceTime非常相似,可在华为设备之间流畅传输1080P分辨率的高品质影像。值的一提的是,畅连通话不仅支持最高1080P高清画质,而且视频通话仅消耗WLAN和数据流量,还支持视频通话一键美肤,夜景通话增强,智慧屏视频通话呼叫转移等特色功能。

畅连通话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还是很好的,特别是在如此一部小小的手机上,又要负责影音输入的处理,还要将这些处理完毕的信息传输到调度台播放到大屏幕和现场音响上,处理器平台的能力还是很可观的。不过我觉得,以后华为要是还有很多这样的活动,其实真的可以考虑能对这一系列的功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开发,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而不是太过实诚的本色演出,既然是探索,不妨就做得更极致一些吧。

写在最后

去年春节,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今年春节,贾樟科导演的《一个桶》,这两段用iPhone拍摄的电影级短视频都引爆了网络。是的,你可以说如果没有兔笼,没有那一堆专业的音视频设备,普通人就算拿着iPhone也拍不出来如此专业的视频,而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手机本身的能力做基础,就算是有这堆设备,知名导演也同样可能翻车。而这次华为营销团队充分运用5G网络和华为Mate30 5G主导的跨时空协奏活动,如果没有先进的5G网络,没有能力出色的华为Mate30 5G手机与麒麟990 5G处理器平台,想要实现不也是困难重重么?我倒是希望这种“人文科技”的主题活动能再多点,同时还能与消费者间的互动更深入一点,就更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