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戰場風雲亂,各自為戰局面待改

智能家居從2013年被提出至今仍是最火爆的領域之一,在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之下,隨著5G時代物聯網的建設以及智慧城市的推進,智能家居擁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與空間。隨著90後逐步成為消費主力軍,消費市場正在發生改變,家居生活需求也隨之走向智能化。而隨著物聯網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智能家居契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消費升級等眾多概念,而受到各個領域的高度關注。不論是政策技術環境,還是社會經濟因素,均推動了中國智能化產業發展。面對著巨大的市場誘惑,各個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傳統家電企業海爾、格力、美的等,互聯網企業 BAT、京東、小米、華為等紛紛入局智能家居市場,智能家居領域風煙再起。

智能家居戰場風雲亂

互聯網企業以技術為核心,在智能家居各個領域“雄踞一方”。互聯網企業的代表包含BAT、京東、小米、華為等,主要佈局領域為硬件、軟件、服務與內容,利用自身AI技術的優勢,推動AI技術商業落地向智能家居領域延伸。傳統家電企業為海爾、美的、格力,主要佈局領域為硬件以及產品體驗落地,具體產品有智能電視、智能家電以及線下體驗店等,硬件銷售是其主要盈利模式。

智能家居戰場風雲亂,各自為戰局面待改

“不開放的假智能”

如此火爆的智能家居市場貌似和我們普通大眾並沒有太大關聯。主要原因是目前普通大眾對於智能家居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語音交互下簡單的智能控制。究其原因無外乎兩個,一個是智能家電不智能,另一個就是行業標準的不統一。

智能家電不智能。相信使用過或者是接觸過智能家電的用戶應該深有感觸。拿智能冰箱舉個簡單的例子,食材管理是目前智能冰箱都有的功能,有些品牌的“智能冰箱”,需要使用者在食材管理面板手動錄入食材信息。試想一下,一次性買回來十幾種蔬菜水果,需要一個個手動錄入,用不了多久就懶癌發作,再也不想使用手動錄入功能了。產品不人性化、服務不主動,對於消費者而言智能家電不僅不智能還有點智障。

智能家居戰場風雲亂,各自為戰局面待改

行業標準不統一。沒有行業寡頭的存在則是整個智能家居行業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簡單來說就是家中智能設備進行相互溝通的“語言”,在相同的行業標準、開放平臺下,各大品牌的產品才能夠真正“溝通”實現互聯,然而如今各個品牌旗下看似開放的AI開放平臺,卻將友商遠遠拒之門外。目前,智能硬件的通信協議沒有統一,不同的雲平臺有不同的通信協議,沒有統一的接入標準,根本無法實現品牌之間互聯。想要聯動家電,小愛同學可以控制雲米空調,但是如果想要用小愛同學控制海爾空調,目前是根本無法實現。

各品牌通力合作難

智能家居需要各個企業的通力合作而不是分而治之。雖說海爾、小米等廠商的智能家居生態已經十分完善,譬如小米,家庭中的各個場景都有相應的產品推出。海爾也一樣,近期發佈的智慧臥室以及智慧客廳場景,不僅讓用戶在任何場景都能用自家的品牌且可以聯動其他家電。然而標準不統一引起的AI開放平臺和友商產品的不兼容成為了阻礙目前智能家居發展的關鍵因素。

智能家居,不僅是產品的智能化,還包括使用智慧化、體驗人性化。希望智能家居行業可以藉助5G時代的到來,在帶來更高的傳輸速度、更多的產品容量,同時加速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的規範統一,讓真正的智能家居離我們的生活不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