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有牌面”的村庄,曾住着北方文化巨族,康熙两次下榻于此

山西因其地处太行山以西得名,是人类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就曾出现了一个很有牌面的村庄,这里曾住着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康熙皇帝两次在这里下榻。

这个村子就是晋城北留镇的午亭山村,也就是人们口中的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原名叫中道庄,是康熙帝的老师陈廷敬的家乡,后来康熙帝两次在这里下榻,后来就改成了皇城相府。

山西“最有牌面”的村庄,曾住着北方文化巨族,康熙两次下榻于此


皇城相府其实就是明清朝官员居住的宅子,就是规模很大。皇城相府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是陈廷敬的伯父当时为了躲避灾祸建造的。后来陈廷敬当上了康熙帝的老师,成了康熙帝的近臣,权势越来越大,后来就又扩建了外城。

山西“最有牌面”的村庄,曾住着北方文化巨族,康熙两次下榻于此


在陈家有名的不只是陈廷敬,从明朝中期到清朝的嘉庆年间,短短的二三百年陈家就出了很多人才,其中有三十几个留下了传世之作的诗人,进士和翰林也有十几个,足见陈氏家族的厉害,在当时皇城相府的陈氏是北方的第一文化巨族。

山西“最有牌面”的村庄,曾住着北方文化巨族,康熙两次下榻于此


皇城相府有16座院落,640间房屋,有书院,花园,望河亭,就连管家都有一个独立的院落,管家院,这就足以看出陈氏家族的鼎盛。陈廷敬出生在世德院的西房,这个院落是明朝的风格,看起来古朴,典雅,整个院落的装饰很少,纹饰大部分都是几何图形。

山西“最有牌面”的村庄,曾住着北方文化巨族,康熙两次下榻于此


河山楼建于明朝动乱的时候,取名的寓意就是保护河山,是为了防止流寇建造的。这里高达30多米,也是整个皇城相府最高的建筑,就像个小堡垒一样。楼层间有棚板用来囤积物资和藏人,只有三层以上才有窗户,还设置了瞭望台用来观察敌情,小编站在这里就彷佛自己是在战场上,能想象到当时的动乱社会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有多巨大,深刻领悟到没有战争才是好的生活。

止园是皇城相府最大的园林,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这里鸟语花香,有山有水,走在这里很是惬意。能让人想到当时的人们对酒当歌,陶冶情操的情形,坐在石凳上闭目养神让人心情舒畅。

山西“最有牌面”的村庄,曾住着北方文化巨族,康熙两次下榻于此


逛这么大的一座皇城相府还是很费体力的,逛累的时候就去吃点这里的特色美食小米煎饼,烧肝,油糊角等,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每一样都是很美味的。这里也是五一小长假的不错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