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臺後人的龍馬精神

本溪縣清河城北八里有一土地肥沃之處,即臺後村。北大嶺來的清河水從村北流過,從西向東流,在村東與雙嶺來的清河水匯流成為清河北源頭。臺後村西橫亙著一條外形清晰的土楞,儼然一條蜿蜓的土龍。因為過去那條土稜非常高,故臺後村舊稱土龍村。土稜既擋住了湍流不息的清河水,確保村屯免受水患,且自然形成溝渠,讓洶湧的清河水平靜下來,並引出灌溉的支流,乳汁般滋潤臺後幾百畝稻地。旭日噴薄之時,臺後稻田氤氤氳氳,宛若披著一層薄紗,只聞稻壕裡潺潺的流水聲,恍如仙境一般。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清河城鎮臺後村

說起“土龍”,本溪縣有著不同版本的民間傳說,什麼“建泥塔壓龍馱”、“挑龍脈斷土龍”呀,說的都是偏嶺泥塔的故事。泥塔村三面環水、一面靠山,與土龍的關係不大,“泥塔”這個名字其實是太子河邊衝刮出多條河岔,民國初年曾把這裡命名為“迷岔”,民間諧音叫“泥塔”,後來就沿用泥塔這個名字了。而清河城臺後的“土龍”卻是一條實實在在、十分形象的土稜子。在清末本溪縣自治地圖上,清河城區的北部,赫然標註著“土龍”的村名。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清末本溪縣地方自治略圖上的土龍村(圖正中)

一百多年前,望城西溝的馬氏家族興盛發達後,闔族搬遷到土龍村,報領土地、安家立戶,並將祖墳遷至附近的東山,馬家便成了臺後村第一大戶,至今臺後《馬家家譜》還冠以“土龍馬家”的名號。馬家站穩腳跟後,跟著馬家落戶的其他人家也逐漸多了起來,但這些外姓人家要麼是馬家僱傭的租戶佃農,要麼是投靠馬家的姑舅姻親。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清河城鎮臺後村(土龍)馬氏家譜

“土龍”也是龍,這名字在過去封建時期就是犯皇家忌諱的大事。明朝遼東名將韓斌修築遼東長城時,講究城、堡、墩、臺的組合聯絡,清河城周邊管轄著七堡六十六墩臺。東山上修了一座烽火臺,土龍村又坐落烽火臺後面,興京府的地方官便把土龍村改換了“臺後”這個名字,一直叫到今天。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臺後人寵辱不驚的農耕生活

臺後人普遍淳樸而內斂,紮實且穩健。他們既不像有的人靠山吃山、雞鳴狗盜,也不像有的人鋪張排場、寅吃卯糧。抗日戰爭時期高維國、老北風等義勇軍、抗聯經常在臺後獲得給養,安置傷員,因為臺後人的人心齊、基礎好,從不會跑到鬼子那兒告密。解放戰爭時期,沈撫縣委把臺後作為遊擊根據地,李英領導的清河城八區武工隊經常在這裡召開群眾動員會,休整部隊,因為臺後人的覺悟高、行動快,從沒有讓自己的子弟兵捱餓受罪。老百姓既沒有因為掩護了抗日隊伍而遭到日本鬼子的報復,也沒有因為參加共產黨的組織而受到國民黨的清洗。即便到了土地改革時期,臺後村也絕少有因為地主盤剝農民,而掀起暴風驟雨似的批鬥高潮。馬家丁多戶大,文革前後幾個老字輩的當家人被列為地、富、反、壞、右分子,也只是低頭順目,默默接受命運的安排和貧農的監管……臺後人一直就那麼淡泊、那麼安寧、那麼低調,正因為如此,臺後村極少一夜暴富的人家,也沒有斷崖式衰弱的門戶。

改革開放以後,低調的臺後人經歷了山楂樹罷園、人參棚破產、草狸獺谷底的衝擊,放棄了快富暴富的念頭,甘心情願地蟄伏在矮房窄巷之中,“一把汗水一身泥”地春耕秋收,沒有急功近利的冒煙廠房,也沒有惡臭鄉里的養殖棚室,一副雞犬相聞、與世無爭模樣。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臺後村的老煙囪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老本實的臺後人,卻常做出一些令人驚詫的事情。比如說,臺後考出去的大學生是清河城地區最多的,年節時回臺後老家探親過節的私家車是最多的。明明啃鹹菜吃粗糧的家庭,卻敢於豁出血本,賣牛賣豬、賣樹賣山,不惜重金供孩子進城住校讀書、擠進高等學府深造。平素清貧如洗、家徒四壁的門戶,家用電器還沒置辦齊全,關鍵時刻卻能拿出大筆錢來,或提供首付,或贊助裝修,讓子女在城裡住進高樓大廈。民政部門、公益團體準備幫扶的人家,往往卻是坐擁山林、資助子女的富戶。


本溪縣清河城臺後村有條龍脈

谷歌衛星地圖中的臺後村

當下的臺後村與附近的雙嶺村、陳家村合併了,合併的大村依然用“臺後”的名字。問其原因,大家笑而不語。或許本溪縣和清河城鎮管事的知道臺後村這裡曾經有一條龍脈吧,用這個名字不僅吉利而且福源綿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