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 內容策劃如何成為流量之因

​最近的瓜比較多,於是很多朋友就跑來問,自媒體爆出的輿情怎麼應對,如何預防?我覺得有效應對的基礎就是了解,就好比疾病預防,只有瞭解病毒傳播的途徑,才能有效給出有效的預防措施。


勝泰研究的小夥們最近開啟了一個研究實驗:如何從傳播內容中預判未來熱度。所以我就藉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案例研究中提煉出來的一些點,希望能夠給自媒體運營、自媒體監測、自媒體傳播策劃的同學們一些參考。


如果說大流量輿情事件中,看轉評的數據是果,那麼內容策劃就是因。我們通常判斷一個事件的傳播,是從他的傳播量、輿論立場、以及傳播路徑進行分析,然後得出傳播結論及推演。然而跟幾個自媒體撰稿人聊過以後發現,其實粉絲數對閱讀量的影響不超過40%,而之所以自媒體會有很多爆款文章,還是取決於稿件質量本身。比如標題怎麼取能夠吸引眼球;語言如何可以增加可讀性;策劃內容中如何設置輿論爭議點;如何按照自己用戶群的特徵來設置輿論議題……這些問題,每一個單拎出來都是堂新媒體內容策劃的課程。


為此我們只對內容策劃的幾個大的點做了研究:


自媒體時代 內容策劃如何成為流量之因


由內容引發閱讀的因素:標題(常有人說標題好,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好的標題在自媒體傳播中,直接影響信息的自性傳播流,比如一眼看標題就知道發生了什麼,即便不點擊閱讀,也會隨手轉發、點贊、在看,從而形成社交性傳播。

內容影響傳播的因素:話題設置(這個可以是內容策劃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因為輿論議題情感傾向導致,或是自性傳播爭議話題中由於讀者認知自行形成的內容)有爭議性的或者引起某類人群情感共鳴的文章,更願意為讀者追捧、轉發推薦。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吃瓜八卦。所以文章的靈魂就應該是話題的設置,一個文章未來傳播的預判,主要看是否符合這三個可能引發熱點的設置。


自媒體時代 內容策劃如何成為流量之因


影響傳播的第三個因素:情感與認知。文章本身的議題是一回事,讀者怎麼理解是另一回事,因為讀者理解這件事情的基礎在於個體本身的知識認知以及情感訴求。勝泰輿情研究小組在案例研究中經常會遇到因為當事人回應不當導致的輿論二次發酵,其實這個就屬於公眾認知的範疇,公眾認知決定了文章輿論議題的傾向。如果二次傳播中增加了某一群體的情感共鳴,就會變成二次發酵,甚至是成為新的輿論熱點,淹沒原有事件的議題設置。


影響傳播的第四個因素:信息的自性選擇。其實嚴格上講這個應該算是傳播渠道,但為什麼我們又把他們劃入內容呢?因為,內容策劃中,議題設置的本身就決定了自性傳播的有效性。


這個怎麼理解,比如我們接到過的騙子電話,身邊同事拿起電話就能聽出騙子電話,直接掛斷。還有就是會接通了聊幾句判斷是騙子掛掉,還有明知是騙子故意逗幾句掛掉。唯有一直不掛掉電話一直按照預設邏輯聊下去的人才會上當。


起初我們覺得騙子很笨,覺得他們的話術太拙劣,因為一句話或者一個語氣就能被識破,然而如果不是如此拙劣,騙子的成本就會提高,因為他無法快速篩選出誰會被騙。這大概就是信息傳播中的人性漏洞。


自媒體時代 內容策劃如何成為流量之因


一篇高質量的原創,最初在內容策劃中,應該是有自性傳播的推演,雖然大部分時候,作者本人並沒有察覺,但經驗告訴會告訴他們,什麼內容更易於人們主動傳播,比如怎麼設置議題,如何在情感中打動讀者,怎麼引發討論,如何跟進論點,跟進哪些論點……因此自性傳播渠道是通過內容策劃而來的。


由此可見,一個輿情事件的發生到發酵,從開始爆料就已埋雷。因此從傳播內容的角度做事件研判,就需要從內容掃雷。作為一個輿情分析師通過專業的知識和多年的經驗,能夠較為容易的判斷出這些雷點。但如果讓機器自動掃除這些雷點還是比較困難。


因此勝泰研究的小夥們在研究的同時,還會做一些創新,比如在我們勝泰輿情新版的產品中增加了一項分析師解讀的功能,如此就可以大大提升事件預判精準度,真正了的完成了對傳播數據從定量到定性分析。同時研究員還將花了三年時間研發的傳播研判模型作為人工研判依據融入其中,並不斷的將成熟的研判流程智能化,逐步提升從發現到研判的效率。

花絮:從有利傳播的角度,這篇文章開篇應該從一個輿論事件或者騙子電話的故事說起,然後引出論點。但考慮到知識貼的嚴肅性,還是教科體的形式來論述吧,讀起來會比較無聊,但希望對自媒體運營或者自媒體監測的小夥們能有所啟發。隨後我們還會逐一把各個要素做更細化的分享,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