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一個文案成功的關鍵

剛開始寫作,一直抱著這樣的心理:我寫出來的作品,就是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在各方面力求完美,以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為標準,力爭呈現最好的結果。

然而事與願違,交上去的稿件屢次被退件,就算是發在自己的公眾號上,閱讀量也是寥寥無幾。做為一個寫作者,不免灰心喪氣地感嘆:人生難得一知己,天下眾人都不知君嗎?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對自身的認識錯誤所造成的。

工作中不管是計劃書,軟文,還是報告,宣傳圖,短廣告等,這些創作其實都是為別人而寫的,本質上是一種服務。做為專業的文案,針對的有目標人群。

“只要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就能賣出商品”,曾經,這是個人盡皆知的常識,現在已經離我們遠去,未來的營銷,生意之關鍵詞是“共情”。

共情,就是懂得。做營銷要懂得自己的潛在顧客,寫文章要懂得自己的讀者,做文案要懂得目標人群。

中野巧在《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中,這樣解釋共情:

1.讓他產生共情:使他人對你產生“感覺這個人不錯,我喜歡”的情感

2.讓自己產生共情:抱著“如果我是他的話。。。”的心態設身處地為對方考慮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能夠讓買賣雙方皆大歡喜的“共情的文案”,將助推生意的飛躍發展。

文案實際上是包裝產品的一種方式,利用這種方式向消費者推薦產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勾起他們購買的慾望,從而轉化成銷量。以此為導向,我們就務必深入瞭解消費者,歸納出他們的心理狀態,總結出他們的訴求。

文案並不重視作品的 “原創性”,更重要的是信息的重組。在《抽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中,中野巧以他10年的創作精華總結中了“共情寫作法”的3個步驟,通過3個步驟,可以幫你找出所需求的信息,完成共情表,幫你寫出可傳達真實心意的文章:

步驟1 填空:根據提出的問題將答案填寫在表格上,再將引申出的信息寫在便籤紙上。

步驟2 粘貼:按照文章結構,將寫下信息的便籤紙依次貼上去。

步驟3 連接:將依次擺上的信息連接起來,寫成文章。

步驟1 其實就是信息的收集,並把這些信息逐一填到共情表裡。

這些信息包括

1.文案的目標,即“為了什麼”而寫這篇文章。

2.思考消費對象在看到文章時有哪些想法,有哪些話要說。中野巧將這些想法和話定義為臺詞和情感。臺詞和情感既有積極的,也會有消極的。如果情感是積極的,要思考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如果情感是消極的,就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消極的背景,真實想法和理由。用感同身受的話,引導消費者偏向積極的一面。最後思考用一句話來寫主題,標題。現如今這個標題為王的時代,不僅是文案,基本所有文章都需要用標題來吸人眼球。一個成功的標題就令文章成功了一半,而這個標題,就要直接讀者的痛點。在《戳中痛點,成為文案高手》中,作者單獨用一章來講解暢銷小標題的寫作方法。

步驟2和3 就是怎麼寫的問題,對步驟1中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組合和重構,以做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你想說的順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按照“對方想知道的順序”去完成故事。

還有一種方法,是把信息分為表達感情的和呈現邏輯性的,表達感情的信息指對方閱讀時,感情會受到刺激,感到心動和興奮。邏輯性的信息,其中包含的客觀事實,數字,會讓對方閱讀時冷靜下來。表達感情的信息放在情緒上升的位置,邏輯性的信息放在情緒下降的位置。

信息的順序決定下來,文章結構的基礎也完成後,把那些壓縮成簡短關鍵詞寫下來的信息進行解凍,將其連接起來,寫成完整的文章。

其實,以上的寫作方法在社交媒體上層出不窮,通過信息收集,去充分了解讀者和潛在的消費者,並以同理心去安排文章的結構和情感節奏,就是在給他們傳遞一種共情力—-我懂你。

最後,想要說的是,不僅是做文案要有共情,在任何的營銷和溝通中,共情力都是成功的關鍵,因為共情是任何形式合作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