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娶日本老婆",也不認可她們的隱忍

去日本旅行,你會發現幾個常見的現象:

老齡化,少子化,低慾望,國民早晚行為反差大,等等,這些都是日本強經濟和強民族信仰下的濃厚標籤。

但正是這樣的一個高壓、低慾望的國家,有一個群體支撐著國家的發展,那就是"日本妻子"。所以坊間有一個說法,"娶妻要娶日本妻",這也從側面反應出人們對娶個日本老婆的嚮往。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到底日本妻子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太太?又有多少人不待見日本的夫妻文化。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2019年40期----

日本旅行,的確能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我就特別觀察了關於日本女性這個社會現象

在島國,成年女性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低慾望不婚不育,第二類則是家庭主婦,第三類則是老齡女性。

而人們所憧憬的"日本妻子",顯然就是第二類。

為什麼?

看過日劇的人都會回味一些情景:妻子每天準備好便當、教育孩子、做家務、準備好晚餐守候丈夫工作回來,等等。在日本傳統的家庭,是著實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嚮往日本妻子的原因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在日本旅行時,你可以在幾個地方發現這類家庭主婦的女性群體,第一個是超市、第二個是醫院、第三個密集的住宅區。她們很厲害,基本上一個人操辦了家裡的所有家務和孩子的教育。

有一組日本總務省公佈的數據,從平成15年(2003年)到平成25年(2013年),婚後女性勞動力率發生了非常明顯的趨勢變化。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在25-29歲這個適婚年齡段,工作比例從91.6%下降到47.8%;但到了45-54歲,女性迴歸職場的比例又上升了。而這,恰恰反應了日本女性全職持家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恰是因為孩子的教育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說實話,這樣的妻子,的確羨慕,但談不上認可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看看日本的歷史文化以及經濟環境,就理解當下這種社會現象的緣由了。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第一,妻子工作丈夫沒面子。

這是日本軍國主義、強民族性所延伸出來的一種社會心態。

早從80年代開始,日本就流行著一個說法"結了婚還讓妻子工作的男人,都是賺不了錢養不了家的沒本事的男人"。這種心態基本上也延伸到日本的各個角落,所以日本就出現專人專職的工作氛圍。

而妻子,就應該是全職持家的。

第二,日本家庭的生育週期長,而且家政服務昂貴。

說日本生育率低沒錯,但如果選擇生育的家庭,一般都有2-3個。

女性所以從懷孕、間歇到恢復,至少有4-7年的間隔。這段時間基本上與職場完全脫節,想重拾一份不溫不火收入的工作,意義並不大。

而且,日本的人力成本非常高,如育兒家政服務,有可能比媽媽外出工作的收入還高,得不償失。所以,留守家庭比外出工作更有價值。

第三,職場競爭力仍然男尊女卑。

在日本的職場,依然會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即便是大家都希望在一家公司拿到終身僱傭制,但男性的上升通道總比女性要多,這是普遍現象。即便如今不少女權運動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想過一個問題沒有,從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衰退,日本不少企業開始不保證終身僱傭制,開始傾向使用低廉的薪資僱傭臨時工與合同工。

延伸閱讀>>>

丈夫工作的不穩定可能導致家庭收入下降,越來越多的全職太太被迫會重新進入職場。

日本旅行後感:我不再羨慕

事實上,日本法律也在支持兼職主婦再次進入職場。

2016年11月23日,日本政府與執政黨開始進行最終調整,計劃將兼職主婦家庭的"配偶稅收扣除"對象由"年收入103萬日元以下"擴大至"年收入150萬日元以下"。

也就是說,妻子年收入不超過150萬日元就可以像"配偶稅收扣除制度"一樣,從丈夫的年收入納稅額中扣除38萬日元。超過150萬日元無法享受減稅優惠的話,會導致家庭的收入額減少,因此將採取超過150萬日元后扣稅額逐漸減少的機制。

這一政策,也是變相鼓勵兼職主婦在年收入超過103萬日元后也有動力繼續工作,將促進女性就業

所以說,常人眼中“日本太太”的美好形象,是島國揹負的民族性、經濟壓力和社會秩序的縮影。羨慕“娶日本老婆”?大可不必

說說看,你不願意娶日本妻子的原因是什麼? (多選)
0人
0%
性觀念過於開放
0人
0%
文化差異
0人
0%
語言不通
0人
0%
過於持家,與社會與自己的交流脫節
0人
0%
無工作,無法給家庭經濟支持
<button>投票/<button>

PS:附上幾條日本旅行攻略>>>

感覺一個國家的文化,旅行是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