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青春初长

自在如风

碧海逐浪帆飞扬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11月10日下午,第十三届中国杯帆船赛青少年统一设计组别在深圳大鹏桔钓沙海域结束。作为中国杯和帆船运动的未来,共有来自全国各地12家俱乐部、124位青少年水手参加了三种船型、四个组别的比赛,在晴空碧海中留下了扬帆起航的身影,在一次次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穿越风浪、超越自我。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经过两天角逐,陈楠、采亦宸以较大优势将男、女子OP级冠军收入囊中;RS-FEVA组,孟扬/牛诗茵组合在5轮中4次获得第一,以绝对优势夺魁;FAREAST 23R组,苏逸康、凡响、周易龙、杨曜骢、章书维组成的南京外国语学校队以两分优势险胜,成功捧杯。

夺冠宣言:“现在就等双十一”

去年中国杯,孟扬、牛诗茵首次搭档就获得季军。今年两人再次携手,冠军是唯一的目标。在第一竞赛日拿了3轮比赛第一后,她们依然不敢松懈,“每一轮的间隙,我们都会及时分析风向、测风摆、测流、寻找最佳起航位置,调整策略,再加上运气不错,有两轮比赛都完成了冲线时刻的绝杀反超。”孟扬说道。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成功绝非一帆风顺。在第一轮看错起航标后,这对好搭档带起了一波“好节奏”。牛诗茵回忆说:“我们跑得比较快,除了冯子腾/孟屿乔,别的队伍都被我们带跑偏了,现在还心存愧疚。”

最终结果出炉后,孟扬与牛诗茵的高兴之色溢于言表,牛诗茵故作神秘地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吗?”孟扬解答:“马上就是双十一了啊!作为夺冠奖励,父母答应给我们报销……”口红、衣服、精致的画笔等早已添加进了孟扬的购物车中。“现在就等着双十一了!”

从柔弱小女孩到坚强运动员

“记得有一天风特别大,我在OP船上被吓哭了。”来自南京的OP女子组冠军采亦宸回忆起自己刚接触帆船时的窘境。“那天我被教练拖上岸后,对帆船愈发地痴迷,逐渐成为我最热爱的运动。”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采亦宸在本届比赛中可谓“一骑绝尘”,五轮比赛未跌出前二,以四轮第一的绝对优势傲视群雄。“平时我在南京玄武湖练习帆船,风相对较小。这次两天比赛日的风都不大,给了我充足的自信与发挥空间,让我在临时决策上更加主动与果断。”

采亦宸母亲朱炜对女儿的表现非常骄傲:“因为帆船,她从柔弱的小女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余运动员,并真正领悟到了坚持的意义。明年中国杯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她可以尝试RS-FEVA级,我相信她会继续给我们惊喜。”

为帆船运动搭建人才金字塔

六年前,中国杯帆船赛开始大力普及青少年帆船运动,2016年开始推广SEED公益计划、帆船进校园等活动。中国杯帆船赛青少年项目负责人伍波涛说:“中国杯与很多学校开展了多年合作,已经形成了学校建队、俱乐部辅助训练的模式,现在已经到了收获阶段。”本届中国杯青少赛FAREAST 23R级的冠军奖杯被学校队伍——南京外国学校队获得;另一学校建队的典型——由御风者航海会辅助训练的广州贝赛思国际学校黑贝帆船队获得第四名,证明了学校建队的质量。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帆船见证了我的成长,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在未来某一天可以躺在帆船上看到星辰与大海。”孟扬说。御风少年们已经用自己的成长说明:以热爱为基础,中国帆船运动未来可期。

伍波涛表示,中国杯设置青少年统一设计组别的初衷是为青少年从单人艇向大帆船运动过渡搭建成长通道和晋升平台。“我们鼓励更多俱乐部、学校队伍参与中国杯,为中国帆船运动注入新鲜血液,浇灌萌芽,同时完善培训体系,搭建好整个人才金字塔。”


精彩图集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碧海逐浪帆飞扬,勇敢少年收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