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昨天,我们说到了俾斯麦兵营的III号营房,从中我们看出建筑细节的一些变化了,没有看到的朋友可以点击 今天,我们讲一讲俾斯麦兵营最后营造的一座营房——IV号营房,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看出青岛德式建筑的流变趋势,这里简直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IV号营房准确的建筑时间还有待考证,可以肯定的是建于III号营房建成后,最终于1909年完工。

【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图注:图中所示III号营房建成后,IV号营房还未建设。

IV号营房可以说是整座俾斯麦营房建筑的“最简化版”,在此前营房中使用的开敞的明廊被取消了,谷子之前专门讲过青岛外廊建筑的演变,这种根植于“殖民地建筑”风格的典型样式,被实践证明并不适合青岛的气候特点,因此在后续建筑中被弃用应是必然。

【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图注:IV号营房建成后,俾斯麦兵营的整体效果。

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建筑立面上的装饰元素再做简化,标志性的阶梯山墙已经减少了很多装饰线条,二层上的阁楼层高加高,更趋于实用。大型的拱形窗变小,更易于保温。窗套装饰石材线条造型更为简化。IV号营房就是现为的中国海洋大学地质馆。

【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图注:将前后建设的两座兵营对比来看,很多区别一目了然。

【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图注:用心去观察,下次再去海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多注意观察。

1909年俾斯麦兵营建成后,德国第三海军陆战营的四个连队全部集中驻扎于俾斯麦兵营。此外在一开始,整座兵营就尤其注意卫生防疫,营房的设计采用了新的卫生标准,除了宿舍配有与厕所分开的盥洗间,还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抽水马桶。

【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图注:营房内的走廊,给大家留个问题,图片左侧上方有滑轮的推拉门内是干什么用的?

【谷子说青岛】海洋大学俾斯麦兵营,就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

图注:德意志之鹰在青岛的印记,至今犹存。

好了,俾斯麦兵营的四座营房我们今天就全部介绍完了,明天我们将介绍一下俾斯麦兵营的相关附属建筑,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