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說起江西,大部分人腦海中出現的會是:
春天,婺源金黃遍野、淺淡馨香的油菜花;秋天,篁嶺五彩繽紛、獨一無二的曬秋畫面。


殊不知,在江西的最南端,還有個充滿魅力的客家老城,因為太過低調而被埋藏在婺源的光芒之下。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她就是「千里贛江第一城」


有著2200多年的建城史,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周敦頤的「愛蓮說」、毛澤東的「菩薩蠻·大柏地」和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皆出自這裡。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她也是「客家搖籃」


客家人也被稱為「東方的吉普賽人」,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現今世界上分佈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她還是「紅色故都」


在那誕生了一個「赤色中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彪炳史冊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這裡奠基;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從這裡出發;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在這裡打響。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她是真正的

「江南宋城」


有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唱一詞「停匙側盞試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恍然間就走進了那如「瓷」一般精緻的宋代生活。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她就是或許你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的:


「贛州」


明明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卻總是被人忽略,難免有些委屈。


就如那「養在深閨人未識」,但終有一天也將「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忘不了的客家圍屋

「圍」住了人心聚向,故土鄉愁


從秦至今,客家人經歷了6次大遷移,其間歷經多少風霜雪雨、戰火紛飛、流離失所,只有他們自己明白。


時至今日,令人驚歎的是那些圍屋依舊巍然挺立,像飽經滄桑的神秘老翁,無論客家人身在何方,隨時等著他們回家。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相比於其他地方的圍屋,贛南圍屋更像是歸隱在這青山綠水間的隱士,帶著無數的秘密與傳奇,守護著一方靜好。


關西新圍


關西新圍整個結構呈現為「國」字形,是客家人傳頌的九幢十八廳的宮廷式建築,是迄今國內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一處有代表性的贛南圍。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長邊近百米,集住宅、祠堂、城堡、書院於一體,到處都是精雕細琢。


「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對面」種人人嚮往的生活,在這裡或許只是平常,不難想象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有多幸福。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本以為這裡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鎢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間的皇宮」都只不過是誇大其詞罷了。


直至親眼看到她,才發現,原來真實的她比別人口中的更為迷人。


圍屋依山勢起伏,蔚藍色天空下,層層泛黃的外牆與梯田遙相呼應,小水潭中生機盎然。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踏進圍屋的那一瞬,便彷彿走進了歲月深處。


泥牆和屋簷,存留著人們生活過、浸潤過,薰染過的氣息,殘缺的牆角無一不彰顯著滄桑,此般厚重的歷史感,實在讓人難忘,每每想起,每每流連。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燕翼圍


燕翼圍是為數不多能與福建南靖圍屋群媲美的圍屋。


一圓,一方;一洞,一天地,一世界。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她16米的高個子,比周邊的圍屋都要高出一截,有些許「鶴立雞群」的意味。


但是我仰望她,不僅是因為她的高度,我更折服於她的厚度,想探秘她的深度。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站在虎形門罩的大門前,這座龐大而淵深的古宅,帶著時光灰撲撲的嗆鼻氣息。


在所有的照片中她呈現為端穆、穩定、淵深又孤寂的表情,彷彿什麼也不能再將他從時光深處驚醒。


或輕或重的語聲、腳步聲,不經意間手指拂過木欄驚動的塵埃,攪亂的光線,都不能將他驚動。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穿行在空寂的長廊上,從不同的角度探觸這座古宅。


從半敞的窗欞眺看全景,目光越過魚鱗般的屋脊,那層層疊疊間潛伏著無數褶皺,見縫生長的青草,是青蔥與古老的碰觸,彼此映襯,平和地鑲嵌在時光之中。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白鷺村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村,一個名字中都帶著詩意的村莊。


悠久的歷史讓她擁有了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故宮唯一一塊遺留在外的金磚……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天一池、二義倉、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廟、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


這「白鷺十景」是無數白鷺老人心裡,未遺留在漫長歲月中的美好記憶。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漫步在那些至今還保存著的69棟明清古建築之間,時光彷彿一點點慢了下來。


恢宏氣派的門樓和造型各異的石雕、花窗……訴說著這個古村落曾經的輝煌,伴著裊裊炊煙和時現時隱的山嵐,便宛如隱世的村莊,守著千年的秘密。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忘不了的宋朝古蹟

驚豔了歲月 留住了時光


江西贛州不僅山水秀麗,這座古老城市還完好保存了自宋代沿襲至今的三千多米的古城牆。


她是真正意義上的宋城,去過再多的宋城,都不如來這裡看一看。


古城牆


大部分人都知道中國有四大古城牆,卻不知在94年時,四大古城牆改寫為五大古城牆,而新增的便是贛州古城牆。


她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磚城牆,堪稱國內孤品。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在古樸蜿蜒城牆上,城外一江清流,遠處樓房鱗次櫛比,如若還在宋朝,想必也有那「清明上河圖」般的繁榮。


登上憑江而立、氣勢挺拔的八境臺,贛州八景便一覽無餘。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城牆的地面上遍佈青苔,兩側古木參天,不由得讓人聯想起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令人感慨萬千。


遙望那個挺立在不遠處制高點的「鬱孤臺」,竟也有蘇東坡「八境見圖畫,鬱孤如舊遊」之感。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古浮橋


都說「過河拆橋」不是一個好詞,可是就有這麼一座橋,人過了河就會被拆掉,但它不僅是座好橋,還造福了一方,發揮餘熱至今。


它就是 —— 贛州古浮橋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為了贛州經濟發展,宋朝時,人們在章河與貢河上先後修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連通城市,到點搭橋走人,再到點拆橋通船。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如今的贛州,只剩下這唯一的一座,不管什麼時候,橋上通行的人都絡繹不絕。


橋頭還有小販在叫賣著曬得金黃的魚乾,此般人間煙火味,總是讓人有滿滿的幸福感。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800多年來,它不知經歷了多少戰火硝煙,修修補補、歷盡滄桑。


每次踏上,那股強烈的古樸感便撲面而來,就像一位不屈不撓的老人,終日看著晨曦日暮,聆聽著贛江的滾滾濤聲。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灶兒巷


這是一條典型的贛派建築古城街。


走進巷內,臨街的牌坊古樸莊重,鵝卵石路面井然光潔,風火山牆錯落有致,灰塑門樓古香古色,無一不彰顯著灶兒巷的古韻。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這裡有一段用宋石明磚清瓦壘疊起的滄桑歲月,濃縮了無數人一生美好的回憶。


殘缺的飛簷、花楣、雕窗泛映著破碎的舊時光,讓上了歲數的人一走近就陡生親切與懷想。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巷內追逐奔跑的身影、門前坐在吱呀吱呀竹椅上曬太陽的老人,換了一波又一波,但那些笑聲從不曾消失。


希望在這浮躁不堪的時代裡,他們能一直守候著這一方靜好。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忘不了的青山綠水

給了我好多似水的柔情


都說山水之間最為治癒,只需看山、看水、看雲、看行人。


當你也疲憊了大景區的人擠人時,不要忘了這裡還有私藏的如畫風景。


小武當山


當湖北的武當山因武功名揚天下時,龍南的小武當依舊是鮮為人知。


或許是因為它規模小、地處偏僻,所以才時常被人忽視。


但這絲毫不影響小武當盡情展現自己的無限風光,就算比起湖北武當山也毫不遜色。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二億多年前的地殼頻繁運動,造就了這典型的丹霞地貌。


九十九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景觀奇特,綿十數公里。


猶如一幅壯麗的十里畫卷,栩栩如生地展示著天地造物的玄妙。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在溫煦陽光的照耀下,排如劍戟的丹霞石林顯得更加燦爛。


踏著上山的石階緩行,仰視群峰,磅礴之凜然,那些嶙峋挺立的石峰,彷彿是在向天下人昭告著自己的威武。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陽明湖


陽明湖有40個杭州西湖那麼大,她有427個形態各異的湖灣和42座湖心小島。


遠眺陽明湖,湖水環抱著群山,疊山倒映在湖中,此般「湖中有島,島中見湖」的模樣,迷得人挪不開眼。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夏日的她羅裳青青、清婉秀麗,一解烈日的暑氣。


湖水如綢如緞,恬靜無痕,偶爾風生斜波、便漪漣萬頃,瞬間襲人芳心。


秋日的她身著霓虹羽衣、妖豔多姿,擾了人心魂、動了人心魄。


層林盡染的山林倒映在水中,恍惚間竟以為誤入了童話的世界。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5%,所呼吸的都是高濃度負氧離子的清淨空氣,可自在的享受一場天然的「森林浴」。


舟行碧波上,驚豔無比的陽明湖宛若仙境,也有幾分「人在畫中游」的意味。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上堡梯田


上堡梯田是近萬畝的高山梯田群落,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評為「最大的客家梯田」,是國內三大梯田奇觀之一。


站在南流村嶺頂子上,重重疊疊的梯田便一層層、一排排的鋪陳在眼前,接天連地,精緻而又恢宏。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最美的季節是春播階段,田埂順著山勢而蜿蜓起伏,一個個蓄滿了水的梯田,猶如一面面能照進萬物的鏡子,流光溢彩,倒映著青山和藍天。


偶起的漣漪,打破了寧靜,卻增添了靈動之美。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待到九月底,梯田裡的稻子呈金黃色,在山裡的勁風舞動下,飄逸起伏的稻浪,韻律般輕奏起天地之梵音,盡情享受著天地精華,落了一地的詩情畫意。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漢仙岩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漢仙岩自古以來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萊」的美譽,因傳說八仙之一的漢鍾離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登山走到狹窄處時,不時會有細細的雨線輕輕地飄灑下來,不知是天上下起了小雨,還是林木上不堪負重、紛紛墜落的水氣。


整個峽谷如煙似雲、如簾似幕、仙氣繚繞,有幾分仙風道骨的飄飄然之風。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當站上望天台時,之前攀登時遇到的所有困難便都煙消雲散了。


極目遠眺,浩瀚的雲海、連綿的峰巒、青山雲遮霧罩、雲霓若隱若現,無人不嘆一聲:「妙哉」!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忘不了的客家美食

為了吃也值得去一次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有濃郁的山野氣息和鮮明的鄉村特色,盡顯材料的原滋原味,讓人回味無窮。


寧都肉丸子


寧都肉丸是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的傳統名菜。


因寧都縣是客家遷徙之地,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寧都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


故特地製作了這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意指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三杯雞


三杯雞顧名思義,僅用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烹飪而成。這道菜看起來色澤醬紅、油亮喜人,口味醇香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咀嚼感強,吃起來滋味十足。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大薯丸子


這是很多客家人童年記憶裡的味道。


將大薯攪拌成泥後,撒一些糯米粉防止糯度不夠,加入蒜、鹽、味精,把濃稠的大薯泥捏成丸子,放在簸箕上晾乾,再油炸而成。


大薯丸子吃法多樣,可以在製作過程中加肉、成型後鹹食拿來煮湯;也可以把熬化的糖稀澆在上面作為甜食、品嚐起來甘甜脆口;還可以蘸當地人用蒜和辣椒特別調製的醬汁吃。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黃元米果


它是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主要原料,黃氣香質軟。


黃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點類似,但外觀色澤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澤金黃,後者白色;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濃郁,後者清淡;在製作工藝上,黃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複雜的多。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臍橙


贛南臍橙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贛南的臍橙果大形正、橙紅鮮豔、光潔美觀,一口咬下去滿滿的汁水,風味濃甜芳香。


距廣東2h,江西有座客家城市,比婺源撩人,卻低調了千年!


贛州或許沒有那麼迷人,但它有最淳樸的景色和最真摯的客家人。


很喜歡作家甘北的一句話:


「你不到江南,

江南就只是詩裡的一句

「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你不到大漠,

大漠就只剩

「一輪滾圓的落日,遙映著一柱孤煙。」


是啊,若不能親自抵達,那你所向往的地方,只能是別人眼中的模樣。


那藏在贛州無名街道里的溫情,那宋城牆歷經滄桑的痕跡,那客家美食裡無數遊子的思鄉之情,無論是用言語還是圖像來表達,都顯得太過輕浮。


聽別人說再多,都不如自己去贛州走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