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詞句、 句子。

詞牌,也稱為詞格、詞調,是填詞用的曲調名。

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

詞牌,也稱為 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所以叫詞牌也叫 詞典。

詞典,興於 元初,清· 李漁著《 閒情偶寄》所述,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蹌蹌。

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 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 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 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 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當詞完全脫離曲之後,詞牌便僅作為文字、 音韻結構的一種定式。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例如《沁園春 雪》這首詞,“ 沁園春”是詞牌,“雪”是詞的標題。《卜算子 詠梅》這首詞,“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詞的標題。詞牌通常也決定詞的 平仄。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武陵春

武陵春,詞牌名,雙調小令,又作“武林春”,又以賀鑄詞中引用李白《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句,別名“花想容”。以毛滂詞《武陵春·風過冰簷環佩響》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另有兩種種變體。代表作有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燭影搖紅

燭影搖紅,詞牌名,又名“玉珥墜金環”“憶故人”“秋色橫空”等。以毛滂詞《燭影搖紅·送會宗》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後段五句三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後段五句三仄韻;雙調九十六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的變體。代表作有廖世美《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等。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桃源憶故人

桃源憶故人,詞牌名,又名“虞美人影”“胡搗練”“杏花風”等。以歐陽修《桃源憶故人·梅梢弄粉香猶嫩》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另有雙調四十九字,前後段各四句、四仄韻變體。代表作品有秦觀《桃源憶故人·玉樓深鎖薄情種》等。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昭君怨

本調四十字,前後闋相同。第一、二、三句,正與﹝如夢令﹞句法相同;惟﹝如夢令﹞第三句不用韻,此則換用平韻。第四句三字,即協平韻,句法為仄平平,不可移易。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武陵春、燭影搖紅、桃源憶故人,昭君怨》詩詞大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