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多年未见,老友重聚,这样的戏码,大家即便没亲身经历,也应该都看过吧?

按照剧情走向,往往温情和谐,忆往昔峥嵘岁月,哭倒一片。

但最近刷爆热搜的这一幕,却令人大跌眼镜。

最新一期《王牌对王牌》综艺中,主嘉宾之一是尚雯婕,2016超女冠军。

为了给她惊喜,节目组请来了同届快女许飞、唐笑、厉娜和韩真真,想策划一出大团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刚开始还没什么毛病,一波回忆杀,尚雯婕感动落泪。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但,当这几个人一开口,就出事儿。

动情之处,尚雯婕感慨:“我们多少年没见了”。

没成想,唐笑直接说“其实我们有聚会,但是都没有你”,场面陷入尴尬。

紧接着,许飞的声讨更是句句带着火药味:

“我在微博私信过你,但是你从来不回复”

“你为什么把我们弄丢了?”

“你为什么不珍惜我们?”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前一秒还在扮演姐妹情深,下一秒就翻车。

且不提微博私信这东西,普通人都不怎么看,更何况是身为艺人的尚雯婕。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再者,她本就一个有些社交恐惧症的人:

“我到至今为止也很少有社交,除了工作就是睡觉,不喜欢热闹”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看到这里,这场恩怨大戏一目了然,为什么没加微信?为什么没参加聚会?

原因很简单——本来就不熟。

在他们眼里,尚雯婕不合群,和他们少有联络,聚会也不出席,格格不入。

在尚雯婕眼里,面对不熟的朋友,沉默和疏离是最后的体面。

拒绝勉强的社交,何错之有?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漫画:

有两只蛋在没孵化前,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它们互相陪伴,彼此取暖,无话不谈,一起憧憬未来。

但三个月后,令人意外的是,它们分别孵化成小鸟和鳄鱼。

虽然感情基础还在,但由于圈子不同,相处起来,越来越吃力。

鳄鱼喜欢吃肉,小鸟喜欢吃虫;鳄鱼生活在水里,可小鸟却天生不善水性。

时间长了,两人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渐行渐远。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残忍吗?但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

《战国策》中写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世间纷纷扰扰,人人各有不同,亦有相似,故有分类。

有的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有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逐渐形同陌路。”

这也是成年人的一种默契——心照不宣的疏离。

强扭的瓜不甜,强加的友情不坚固,勉强的社交,也是一种垃圾社交。

不放过他人,更不放过自己。

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朋友阿兵,在一个酒局上喝到胃穿孔,进了医院。

我前去探望他:“你平日里也不是贪杯的人啊,怎么这回喝成这样,什么局这么重要?”

他有些难堪地说:“还不是想多结交点人脉嘛,不去要被说不合群的。”

阿兵向来为人热情豪爽,我是知道的,各种聚会的常客,也曾自诩认识不少朋友。

然而这次,那些酒桌上称兄道弟的朋友,在他住院时却一个也没来看望。

他自己也反思:“可算是看清了,费劲维持虚假的人际关系,人家也没把你当回事儿。”

像阿兵这样,费尽心力、耗费时间在维持“垃圾社交”上的,大有人在。

上个月,《2019微信数据报告》发布,暴露出许多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月活跃用户为11.51亿,近100万用户列表好友数达5000。

而日常联系的呢?却不超10%。

“加了新好友,聊过几句再无下落”已然成为一种社交常态。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列表人数上千,点赞很多,朋友很少,假意很多,真情很少。

那些无意义的合群和无用的社交,不断消耗你的精力,拉低你的生活质量。

除了让你的通讯录上多几个名字之外,别无他用。

细想想,有些人,或许,你早该拉黑了。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早先,《各位游客请注意》节目中,有一段非常写实的情节。

10位陌生人初次见面,结伴旅行,怎么聊天成了最大的问题。

一上车,陈学冬就说:“群里聊得非常的热络,见面就一定十分的尴尬。”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这种尴尬,可以说是成年人社交最为真实的写照。

毕竟人与人之间相处,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热络、参与,并非所有人都值得我们耗费时间、精力交往。

要知道,人都是精力有限的。

与其逢场作戏,劳心劳力在无用的社交上,不如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

最近,《我家那闺女》中,超女黄雅莉的生活方式引得一致好评。

成名多年,不喜娱乐圈的热闹与喧嚣,独在郊区改造一套房,过上桃源生活。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她在亲子改造的小院儿种菜,干活累了在茅屋下休憩,兴致上来可画画荡秋千。

闲来无事,自己烹饪、做料理,亲手改造旧物,给家里安上壁炉。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偶尔会喊上最交心的三五好友来家里一叙,烧烤、插花、煮酒、烹茶、静听风声。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她不仅拥有宽敞明亮的房子,还把生活变成了自己的,享受独处时光。

当大多数人忙着做加法时,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学着做减法。

没有必要把太多的人请到你的生活,有些关系,就是点到为止。

懂得生活的人,从不刻意迎合别人的喜好,委屈自己跟别人搞好关系。

比起低质量的社交,他们更在乎高质量的独处。

“冷淡社交”,未尝不可?

超女14年后重聚互撕,揭开成年人最大伪装: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美食家白央篤司有这样一则人生感悟,说尽了不少人的心里:

“我自从四十岁左右贯彻“绝不和不投缘的人来往”之后,生活就变得更轻松了。”

深以为然。

勉强的融入不属于自己的社交里,只会在日积月累的积压中,幻化成疲惫。

最终吞噬我们原本的生活,让人丢掉了原本的自己。

要知道,慢慢长路,人来人往。

别被表面虚伪的人情世故所迷惑,更别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持不堪一击的体面。

每个人的归宿,最终都是自己,余生很贵,精力有限。

与其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倒不如经营好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此,对于成年人社交规则,我有几点建议:

1. 朋友在质不在量,圈子在精不在大

和志同道合的交往,经营好属于自己的情谊。

2.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垃圾社交,不如独处

在这个所谓的交际社会,实力才是最好的敲门砖。

3. 做人,我劝你“冷漠”一点

不想帮的忙,就别帮;不想去的局,就别去;不想喝的酒,就别喝。

余生很贵,别随意浪费,把时间留给自己,把精力留给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