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讀言情小說:忙中偷閒,才算消遣

只要一天天充實地過下去,就算是浮萍也遲早會長出根系,變成參天大樹。

——桐華《散落星河的記憶》


01

最近兩天(2018年5月)看了兩個小說,一個男主死了,一個女主死了。

他說:“你來了?賀太太——“ 她答:”對,我來了。“淚水滴在了他的臉上,恍惚中他想她會幸福的。

她說:“你回頭得太晚,我消耗得太多,只能陪你這一程了。“他答:”噓,乖,別說,求你……“生命到了盡頭,他揹著她,伴隨著玉蘭花的墜落,她走了。

每當這時,我就更加篤信那句話“活著的年紀,都是好的。不管你在哪,你在幹什麼。“因為總還有機會。

心臟不再跳動,溫度隨風散去,眼眸緊緊合上,什麼愛的恨的便再也感受不到。

世間的一切都與你無關,無論你的靈魂在哪裡,是星空,還是河流,你的身影,你的氣息永遠都消失了。

即使有人還惦記著你,但你卻永遠沒有了思念的能力。

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讀言情小說:忙中偷閒,才算消遣

本來,人都是要死的,遺憾得離開的也不在少數,我和他們非親非故,我不該如此悲傷。但我卻還是陷在了小說中,傷心到哭泣,時不時還會心痛。

以前看小說,經常會看到類似“我的心是會痛的。”這種話,我沒有太多感覺,因為我從來都不相信人真的會心痛,除了疾病帶來的心痛。但是,我發現人真的是會有這種感覺的。

那種有點突然,有點窒息,有點疼痛,卻又異常清晰的感覺真的是有的,而且很難受。

02

小說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的對白,簡單中帶著寵溺,寵溺卻掩不住無助,無助中夾雜悲痛,悲痛裡含著悔意,悔意裡甩不掉不捨,不捨中還是愛你。

我只能這麼語無倫次得描述我的感受,我想他們應該有這樣的情緒。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與人也都是相通的。

看完小說躺在床上,我在想小說中描繪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自私,傷感,遺憾?我想這樣的詞過於蒼白。而對於愛的描述,會是什麼?無私,自私,還是純潔?我不太懂,但是我卻很贊同,愛真的不簡單。

就像《失樂園》中說的那樣,“愛,這一舒心愜意的字眼,其實暗藏一副極為自私,破壞或毀滅的劇毒。”沒有什麼是純粹的。

但人們還是會悲傷,那令人悲傷的是什麼呢?

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讀言情小說:忙中偷閒,才算消遣

我想就是無法挽回這個真相吧:

你不懂時,你可以為自己的傷人找到滿意的藉口。

可當你搞清楚時,回頭去追尋你的愛,才發現你的愛正在隨著時間流逝,你的愛葬在你的懷裡,你才知道這是命運對你不懂的珍惜的懲罰。

而你卻再也沒有機會去挽回。

03

我曾經不止一次寬慰自己,這樣的結局是他們自作自受,是他們不懂愛惜,不夠淡然。

在看電視時看到某些角色,我會說,不是真的,只是演戲而已;看小說時,我說,這是虛構的,不是真的。

可是,我發現這種做法越來越無力,我不得不承認人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會哭會笑,慢慢地,我又陷得更深,我不知道自己在看小說中充當了什麼角色,應該只是一個旁觀者。可是,在清晰地感受他們的愛恨,無奈,悲涼時,我還是不能置身事外。

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讀言情小說:忙中偷閒,才算消遣

因為我知道,不管是對於小說中的人還是現實中的人,遇見和重逢都是很奢侈的字眼,生命的始終也不都是恰如其分,有時,連擦肩而過都只是幻想,事實是你們根本沒有再次交集的可能。因為愛只是世間萬物的一種,它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持久。

而很多人在所謂的青春中錯過了這些條件,所以,免不了互相傷害。

小說中,安排的相遇恰恰會成為他們感情的轉折點,我想,作者也有在告訴我們,轉角不一定會再遇到愛,即使能找回愛,也是遍體鱗傷,曇花一現。

正因為遇見和重逢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為什麼就不能稍微在意,珍惜身邊的人呢?

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讀言情小說:忙中偷閒,才算消遣

04

生而為人似塵埃,人的一生何其短暫,人又何其渺小。

如果人生有快進鍵,會不會在一分鐘就會結束?而我們在這一分鐘又能做多少事情?

不知不覺中,我把言情小說當做哲學來看,裡面有些東西讓我很有感觸,我想,我變得淡然了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我也能坦然看待,彷彿一切美好,風輕雲淡。

我不是逃避,也沒有麻木,我只是在塑造我的生活態度,沒有什麼會永遠持久,我能做的就是充實生活,忙中偷閒,樂在其中。

就像《散落星河的記憶》中寫的那樣“只要一天天充實地過下去,就算是浮萍也遲早會長出根系,變成參天大樹 ”。

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真正渴望的。再沒有能比這更讓人精神一振了。

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讀言情小說:忙中偷閒,才算消遣

願我們都能在小說裡找到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