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被裁、江西你!行业大换血来了

疫情影响之下,药企开始裁员降薪。继波士顿开始宣布对全球员工降薪外(其中就包括中国),今日美国知名生物制药公司Sage也宣布重组,裁员340人,占员工总数的53%。此外,据媒体报道,近期一知名药企正在裁撤销售队伍,调整计划是医院裁员1/3,零售团队裁员1/5。

最近,有两个案例让王P感触颇深。去年,财政部会计信息核查后,曾经有药企要求代表都去开CSO公司,转移风险。今年这种情况再现。疫情之下,某外资药企也下发通知,要求所有代表转型成CSO,不愿意接受就离职。

有离职的代表跳槽时发现,面试时发现,面试官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会开科室会吗?独立开过几场科室会。以前觉得靠手里掌握的人脉关系跳槽是分分钟的事情,但面试一圈下来,发现规模企业需求变了,科室会变成跳槽的隐形门槛。

还有一个案例是,最近王P跟一个熟悉的top级的销售精英聊,他告诉我,因为他们的省份马上就要开始跟进带量采购,所以决定辞职,往肿瘤领域里面跳,往国内创新企业里面跳。

这两个案例给王P的感觉是行业大换血终于来了。为什么?王P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带量采购是整个行业分化的标志性事件,一部分国内企业将成为将精力放到创新上;另一部分是转变精细化工,通过持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用规模创造利润。

行业分水岭出来后,紧接着是结构调整、分化,所需人才结构等等也会紧跟变化。对于精细化工药企来说,带量下,国家就是他们最牛的业务员,保证量还保证汇款,他们只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控制成本即可,保证产品中标即可。他们显然不再需要代表或者代理,可能裁员潮会紧跟而来。

当然,即使带量下,仍有部分品种有做观念推广的需求,价格也比较理想,他们仍会继续做产品推广,但是他们会越来越多选择学术推广的方式进行推广。为什么呢?为了产品安全,前段时间某龙头药企就因为在某地市的贿赂行为,产品在该地市公立医院暂停销售,下属的配送公司被全省取消配送资格。

现在大规模的裁员潮虽然没有出来,但是门槛的提高和人员流动已经开始显现。当外企一线代表、当带量后外企普药的销售精英都往国内优秀企业走的时候,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大换血来了!未来要想继续在医药行业生存,学术推广是必备的基础,也是核心能力,不会学术推广可能就会被淘汰、被裁员,被外企里面有丰富经验的,但是操作普药(过期原研药)的这些人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