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媽/爸,這題咋做?”

“這麼簡單的題還好意思問?上課幹啥了?腦袋落家了?”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媽/爸我橡皮丟了”

“你咋不把自己丟了?”

“我想買本課外書”

“課內書還沒看明白呢,還看課外書?”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我想玩會兒奧特曼。”

“寫完作業再玩”

“我寫完了”

“再檢查一遍……”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媽,我數學考了99。”

“小明咋考100呢?你咋就丟一分呢?”

“媽,我這次考100。”

“有啥好美的,這不你應該的嗎?”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媽,給我買個頭花好嗎?”

“這麼小的年紀臭美啥?把心思用在學習上。”

“媽,小明說我今天的衣服特好看。”

“跟人家比穿幹啥,你咋不跟人比比學習?”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讓你小心點聽見沒?”

“聽見啦?”

“聽見了還撒一地?”

“沒聽見。”

“我說話你怎麼從來不好好聽呢?”

“我要吃雪糕。”

“吃完飯再吃。”

“(飯後)我要吃雪糕。”

“剛吃完飯別吃涼的。”

“我今天想穿白襯衫。”

“一天天搞那麼髒,還穿白襯衫?”

“我今天穿黑T恤。”

“小小滴孩兒穿啥黑的?穿亮點的!”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這些話您小時候聽過嗎?您家孩子現在多大?

您是否也正在扮演上面這些家長的角色、不知不覺中說著小時候自己討厭聽到的話、正在變成那位多年前曾經讓你內心無比憋屈卻又無言反駁的“媽”或“爸”?

難道說話也能世襲傳承?以此類推,孩子將來會不會也……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溝——本意為構築管道;通:本意為順暢。

良好的溝通是要聽到對方想說的,說對方能理解的,最終達到彼此都能得到對方良性反饋的效果。

所以,溝通≠說話。聽懂對方的意思,並用有品質的語言,讓對方真正get到你想表達的意思,才叫溝通。否則可以稱之為——

“槓精式”淤堵

為什麼槓精模式會產生“淤堵”、達不到溝通的效果呢?

我們分析一下前面的例子:

  • “媽/爸,這題咋做?”
  • “這麼簡單的題還好意思問?上課幹啥了?腦袋落家了?”

家長想表達的信息:

孩子不會做題我很著急,並且非常想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會做。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

我媽/爸很生氣,我不好……

經過你的指導,孩子可能這道題會了,但是他的注意力可能在“如何讓家長不要生氣”上,而沒有用在下次遇到這樣的題我該怎樣做的方面。所以這種表達方式無助於問題的根本解決。

  • “媽,小明說我今天的衣服特好看。”
  • “跟人家比穿幹啥,你咋不跟人比比學習?”

家長真正的想法:

孩子被人誇獎我當然很開心,但又不希望孩子的心思太過於沉迷於外在形象,更希望她多關注內在能力的提升,這才是未來適應社會的根本所在。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

外表好看好像是不對的,至少我媽認為是不對的;學習好就是一切!不同性格的孩子後續反應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默默接受了這種暗示,有的可能千方百計堅持自我。

所以,請認真審視下我們平時的語言,究竟有多少真正達到了溝通的目的呢?

你所表達的,是你的準確想法嗎?

對方接收到的,是你的真實本意嗎?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擺脫“槓精式”淤堵

放空自己,真正聽到對方

放下執念,純粹地傾聽,太多人無法做到這點,甚至只是在選取和自己觀點一樣的內容來聽、來印證自己的想法,並沒有真正在想對方到底想表達什麼。他們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一旦對方有與自己不同的言論,不會體察對方的出發點、原因、動機,只一味的反駁。就像有些人去看病,不聽醫生說,而是隻顧自己說。

有效的溝通的第一步是要積極探詢說者想說什麼。明確對方觀點,不要打斷並積極回應、鼓勵對方充分表達;控制情緒、適時回應與反饋,最後確認對方要表達的事實和觀點。

你以為的他以為的其實是你以為的真的不一定是他以為的,甚至是經過你曲解的夾雜情緒之後主觀化片面化的。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對待孩子,即便他錯了,我們也要把他的話聽完,這樣才能找到根本的原因在哪,最後判斷怎樣可以真正幫到他。


明確自己的觀點

話脫口而出之前,再次明晰自己到底想表達什麼。

去情緒化,客觀表達

我們的語言不能準確表達出本意的一個重要因素——帶有情緒。情緒,促使我們希望自己的觀點可以最大程度地引起對方的重視並且被接受,讓我們更傾向於用誇張的說法來表達。但是往往最後,我們的表達中只剩下情緒,真實的本意基本被遮蓋,對方無法捕捉到。

指責、翻舊賬,也是情緒化的表現,通常還與“你總是……”、“大笨蛋”、“腦子進水了”等易激怒對方的發洩性語言打包一股腦甩給對方。這些方式均沒有表達觀點,而是先將責任統統推到對方身上。有些人以為這樣可以佔盡先機,但事實卻是招來對方同樣的反饋。雙方陷入互相指責、翻舊賬的旋渦,結果多數是不歡而散,而問題依舊在那裡。

記住:我們的根本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如果你確實感到非常生氣,可以表達:“我很生氣”、“我很難過”,但不要人身攻擊。

客觀表達的另一層意思是從“我”出發,“我的觀點是……”、“我是這樣看的……不知道你……”不揣測、不評判對方,客觀中立地表達自己。

四講話需要技巧

世界上不只有一個觀點,任何人都有可能與他人不一致,生活中、工作中意見不同的情況非常常見。根據情況,適當運用說話的技巧,更易於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讓溝通更加順暢。

1.先給對方的情緒或現狀給與一定的接納和肯定,更有助於溝通的推進。

  • “我知道你很生氣,換了我也會的,讓我們重新想想辦法……”
  • “嗯,你這樣確實達到了……的效果,如果再……,會不會更完美?”

2.對事不對人。

  • “你的能力很強,一定是有什麼事情干擾了判斷,我們一起研究研究……”

3. 從給建議的角度提出,不持否定的態度。

  • “這件事從這個角度考慮一下怎麼樣?”

4.用正面語言,描繪未來美好的圖景。

  • “你是個有個性的小孩兒,如果讓大家再看到你溫柔的一面,你一定會有更多朋友。”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說話技巧還有很多,每個人也會有自己的風格,比如有些人非常善於用幽默來調節氛圍,我們可以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當孩子失誤,引導孩子彌補比指責更有意義

比如:

  • 讓你小心點聽見沒?
  • 聽見啦?
  • 聽見了還撒一地?
  • 沒聽見。
  • 我說話你怎麼從來不好好聽呢?

當你氣呼呼地擦著地板,一旁孩子的內心活動多半是:

1.害怕媽媽/爸爸生氣了;

2.內疚是我造成的,是我的問題。

孩子可能在你的指責中大哭一頓,也可能會跟你頂嘴,草草收場後也許你們很快就開始了其他活動。灑水這件事情好像結束了,畫上了句號,但並不圓滿。除了消耗掉了孩子的“心理能量”,似乎沒有其他。

如果,我們淡定地拿起兩塊抹布,並遞給他一塊“來,我們一起收拾乾淨”。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對孩子會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呢?

1.更清晰地看到自己造成的後果是→地髒了;

(更專注於事情本身)

2.失誤也有方法補救→用抹布擦乾淨;

(以後也不會害怕失誤、敢於嘗試)

3.我有能力補救,我可以做到;

(發現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4.失誤了是必須要補救的;

(責任感、擔當精神)

5.爸爸媽媽願意和我一起,他們愛我。

(親子情感連接更深)

任何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類似事情不可避免地會反覆出現,他可能會撕壞了書、弄壞了自行車……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積極引導中,孩子的自信心、敢於嘗試的精神、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能力等都在一次次螺旋上升積累。

成人的語言和處事方式,正在塑造孩子的思維方式。家長學會好的表達,孩子就會從我們身上學到邏輯思考、理性溝通。您的孩子不會變成未來的“槓精”家長,槓精戲碼從此謝幕。

良性的溝通還可以改善我們與孩子、父母、愛人以及朋友同事之間的關係,讓我們的生活更和諧、輕鬆。

所以,做好自己,從好好說話開始。

你是否正在變成“槓精式”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