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回滬無症狀是否要強制隔離?樓上樓下吵開了,“老孃舅”來了

新冠肺炎疫情剛發生的時候,小區裡竟然有一個湖北來滬的居民沒有被隔離,還外出倒垃圾,葉某某因此與該戶人家發生了口角衝突。

近日,普陀區長征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了一起因疫區來滬卻未隔離引起的鄰里糾紛,調解員從大局出發,從調解效果和社會影響兩方面考慮,既讓當事人主動配合執行居家隔離措施並簽署居家隔離協議,也化解了鄰里之間的矛盾。

因居家隔離問題生口角

陶某與丈夫為湖北人,居住在普陀區某小區1樓某室,今年春節前,陶某母親從湖北來滬。幾天後,居住在2樓的葉某某下樓倒垃圾時,遇到陶某母親要外出。葉某某知道陶某夫妻為湖北人士,猜想陶某母親是從湖北來滬的。因此,葉某某主動與陶某溝通,得知陶某母親確實是剛從湖北來滬。

葉某某認為,從疫區來滬人員應當居家隔離14天,不能隨意走動,陶某在特殊時期應約束家人,主動配合疫情防控。然而,陶某認為家人並未發病,葉某某的態度強勢,大驚小怪。雙方因為疫區來滬人員居家隔離問題發生口角,產生了鄰里糾紛。隨即,葉某某報警。

從武漢回滬無症狀是否要強制隔離?樓上樓下吵開了,“老孃舅”來了


普陀區長征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接到該起110非警務警情糾紛後,高度重視,派出專職調解員,主動與110接警人員、社區工作人員聯繫,溝通情況,並一致認為應對該案高度重視並迅速處置。

拒籤隔離協議

經過初步聯繫溝通後,調解員會同相關人員立即來到了陶某家門口,明確告知陶某,疫區來滬人員應實施居家隔離,不得隨意出門,並簽訂居家隔離協議。陶某表示,其母親過年前就來了,已經有6天了,沒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身體很好,無需簽署協議。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疫情防控的政策和措施,疫區來滬人員必須要嚴控隔離,執行14天居家隔離。

從武漢回滬無症狀是否要強制隔離?樓上樓下吵開了,“老孃舅”來了


陶某表示,保證不讓母親出門,但居家隔離協議沒有必要簽署。一方要求籤,一方拒絕籤,雙方就這樣僵持著。

面對陶某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以及雙方僵持不下的局面,調解員認為,這麼多人在居民家門口聚集說事不合適。於是,調解員先請一起上門的其他工作人員暫時到大門外等候,由調解員單獨和陶某一家人溝通。

隨後,調解員用平和的語氣詢問陶某母親來滬後的一些基本生活情況,疫情期間家庭必要物資保障情況等。陶某情緒有所緩和,也一一如實回答。但陶某表示,樓上葉某某的態度非常惡劣,認為葉某某太不近情理了,平時大家相處得不錯,為了這事大聲質問還罵人,現在還召來了這麼多人,弄得自己一家人像逃犯似的,讓一家人非常難堪。

換位思考

讓難題不再“難”

調解員告訴陶某,對外來人員執行自行居家隔離政策,是政府為了控制疫情傳播而制定的,是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陶某作為在上海打拼的年輕人,相信也一定會遵守政策,共同維護好疫情期間的城市秩序,以便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針對葉某某的行為,調解員勸慰陶某,現在病毒傳播速度很快,人人自危,而且陶某家就在葉某某家樓下,如此近的距離,碰到這樣的事,葉某某產生緊張的情緒也在情理之中。葉某某得知陶某母親剛從疫區來滬,並且仍要出門,四處隨意走動,自然會內心慌亂,她的做法雖然有點粗糙並略有不當之處,但是出於安全考慮也屬人之常情,陶某不應該太在意和糾結於這一點。

在詳細闡釋疫情防控政策和不執行政策的危害後,調解員向陶某表示,試著去換位思考,如果主動居家隔離,一方面是對自己母親負責,詳細觀察身體狀況,另一方面,讓鄰里之間安心生活,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鄰里糾紛。

從武漢回滬無症狀是否要強制隔離?樓上樓下吵開了,“老孃舅”來了


調解員在情在理的一番話使得陶某敞開心扉,瞭解居家隔離措施的具體情況後,她希望社區在對樓道消毒時,也能到她家裡進行消毒。

陶某對調解員表示佩服和感謝,當場簽訂居家隔離協議,承諾會配合居委會做好疫情的相關防控工作並及時報告每天體溫和身體狀況,同時對葉某某的擔憂和質問也表示了釋懷和理解。

作者| 張葉荷 陳德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