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整车厂向“电动化”转型,究竟面临哪些难点?

从传统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华丽转型,从精进内燃机技术向电动化策略迈进,一系列转变对于无数车企而言,都是未来决胜市场的关键。然而,对于老牌整车厂来说,它们如何走好这条转型之路?

老牌整车厂向“电动化”转型,究竟面临哪些难点?


相较于没有“包袱”、一登场就瞄准新能源汽车的新兴车企,对于众多老牌整车厂而言,从传统燃油车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路途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正所谓“船大难掉头”,往往有很多整车厂固守着原来的业务,虽然已经在尝试研发或推出电动汽车,但实际上也只是蜻蜓点水,可能尚未挖掘电动化技术趋势的真正价值,或者在转型路上所涌现的困难面前有过疑虑。


研究机构L.E.K.咨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整车厂应支持从内燃机到电动化的动力升级。虽然如今的交通和能源系统可以容纳现有规模的电动汽车,但是,要实现从内燃机到电动化的彻底过渡,仍需克服一些挑战。


目前,全球的能源网络尚不足以承受电动汽车规模的急速扩张,充电基础设施也十分有限。从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来看,一些此前做好的政府规划其实并未有完全落实到位。


尽管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但电池成本和产能问题对电动汽车的生产构成了极大的限制,所存在的一些“技术壁垒”依然需要被打破。


可以看到的是,整车厂仍然在它们的传统框架下展开竞争,和数以百计的创业公司一起做着大量重复性的研发工作。然而,为了打造全球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完成电动化的动力升级,行业内需要进行进一步整合,并形成一些拥有共同目标的大联盟。


老牌整车厂向“电动化”转型,究竟面临哪些难点?


无论是从全球主流国家的“禁燃”声明,还是从创新行动领先的城市决策来看,很多国家与地区确确实实地寄希望于:通过削减传统燃油车的生产和应用,来作为驱动自身新能源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的思路。


当然,即使未来发展之路或许困难重重,而且要让一家传统整车厂下决心进行整体战略上的变革调整是颇具难度与风险,但整车厂管理层依然要迈出这一步。大众集团的发展路径非常明晰,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加以观察。


部分整车厂在加速电动化布局,推动电气化转型,大众集团也不例外。此前,大众集团宣布将原本定于2025年实现的生产100万辆电动车的计划提前至2023年,同时还计划2020-2024年之间投入330亿欧元布局电动化。


在产品布局上,大众集团计划到2028年在全球推出约70款电动车型,全球总销量达2200万辆,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市场。大众集团此次将电动化战略提前布局,以免被其它车企抢先。大众推动电动化的关键在于MEB模块化平台,该平台的强扩展性让大众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对产品的轴距、电池容量及电机功率等参数进行调整。


结 语


未来几年内,汽车出行必然会经历深刻变革,而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型之路并不能依靠浅层次的试水来完成。电动化转型背后所需要的大量研发技术的精进、人员精力的分配及资金的海量投入,都将成为整车厂完成转型的先决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