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什麼是積極教育?在我看來,積極教育是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基礎,遵循心理活動兩極性的矛盾運動規律,以條件意識為思想方法,幫助學生肯去學、學得進、有進步,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有機統一併且相互促進,達到發展核心素養和提高學業成績雙重目的的教育。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據積極教育的理念,按照“積極教育行動研究實施方案”,可以從以下三個途徑入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第一個途徑,優化學習時間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幸福。有句話說得好,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才能出來。優化時間既是擠擠時間的方法,也是合理安排和使用時間的方法。

如何優化學習時間?要依靠和加強時間管理,時間管理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爭分奪秒、立即行動、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奮鬥拼搏的意志品質,時間管理不是把學生管死,而是管活,管出精氣神,管出激情。

積極教育的時間管理有四個要求:

1、時間細化:對一日常規和零碎時間做細化的明確劃分,說明每個時間段的活動內容;

2、做到最好:對每個時間段要做什麼、怎麼做提出明確要求,要做就做到最好,發揮最大潛能,做最好的自己。

3、行為管理:用積極模式管理學生行為,及時擴建達標行為和進步行為,及時糾正不達標行為,同時把“糾錯”的過程積極轉化為積極品質形成的過程。

4、養成習慣:要在校內持續強化直至養成習慣,把校內養成的習慣遷移到校外,遷移到家裡。

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第二個途徑,挖掘學習潛力

學生的學習潛力在哪裡?學生的學習潛力就在學生的積極品質裡,在他們的核心素養裡,發揮學生的積極品質(核心素養)的作用就是挖掘潛力提高成績。

夢想教育、希望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參考“積極教育行動研究實施方案第七版修訂版”),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樹立學習的理想信念,激發學習的信心,點燃學習的激情,調動學習積極性是挖掘學生學習潛力的最主要工作。

一、夢想教育(三個要點)

有夢就有未來,夢想是促進學生肯去學的啟動器,夢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夢想、明確目標,培養心胸寬廣、目光遠大的積極品質。

夢想教育是大道理,大道理要接地氣,夢想教育要覆蓋不同程度學生的所思所想,入耳、入腦、入心,點燃不同程度學生的心中之夢,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中,從以下三個基本點開展夢想教育:

1、做到最好: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是好樣的;每個人都有潛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最大潛能,做最好的自己。

2、放大夢想:要有長遠觀念,追求未來的“持續發展”,遠大高尚的夢想動力更強更持久,引導學生從立志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放大到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為實現中國夢、為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夢想做出貢獻。

3、腳踏實地:腳踏實地做到最好,夢想才是可以實現的目標,目標的實現從現在開始,一日常規和任何活動都做最好的自己。

二、希望教育(四個積極)

有信心就會擁有一切,信心是肯去學的推動力,希望教育增強學生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能夠實現夢想。

希望教育的重點是對達成目標的條件分析,引導學生既看到自己的缺點,更要分析有利條件,從現有條件出發逐步擴建積極品質,同時把缺點當做形成積極品質的條件,從以下“四個積極”引導學生增強信心:

1、積極評價:辯證看待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積極評價自己的學業成績,既看到學習的缺漏和不足,更要看到已經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

2、積極擴建:以已經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為基點設定提高成績的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波浪式推進,漸進式提高,一步步擴建積極面,強大積極品質。

3、積極轉化:把不利的因素當做磨鍊自己的條件,把戰勝困難當做鍛鍊自己的機會,把克服缺點和錯誤當做自己優點形成的過程。

4、積極行動:信心是做出來的,從容易的開始,做能夠做到的,逐步增強信心。

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三、集體主義教育(五個維度)

集體主義是班級的靈魂( “班魂”),是良好班風學風的精神支柱;班風學風是積極的心理氛圍,是學生肯去學的生態環境;集體有教育功能,對個體有影響力,集體主義和良好的班風學風帶動班集體中每位個體肯去學。

從五個維度進行班級管理,有效形成集體主義精神:

1、班級夢想。個人夢不是班級夢,個人夢是個人自己的奮鬥目標,班級夢是班集體每個成員共同的奮鬥目標。每個班級都要描繪“班級夢”,要提出成為“最好班級”的符合集體主義精神的奮鬥目標。

2、班級組織。要建立有利於集體主義精神形成的班級組織機構,建議組建“班主任為隊長,科任教師、家長代表和學生幹部為隊員”的班級管理團隊。班級管理團隊必須相對穩定,相對穩定的班級組織要更有利於班集體形成。

3、班級規則。制定和執行班級規則要有利於集體主義精神的形成,要制定和執行積極模式的班級規則,即正面表述班級規則,積極擴建遵守規則的行為,可以批評教育違反規則的行為,但要把批評教育的過程“積極轉化”為促進積極品質和集體主義形成的過程。

4、班級輿論。圍繞促進集體主義精神的形成營造輿論,提出“人人為班級,班級為人人”、“人人為班級做貢獻”、“人人為班級榮譽而奮鬥”的口號;特別關注學生行為的點滴進步,哪怕一點點的進步,也要及時宣傳、及時表彰、積極擴建;營造人人進步的氛圍,喊出“進步就是為班級爭光”、“進步最大就是對班級貢獻最大”的口號。

5、班級活動。集體活動有助於增強班級凝聚力,儘可能把一日常規的活動轉換為集體活動,把學校舉辦的各種季節性活動轉換為集體活動,所有集體活動都滲透和融入集體主義教育。

第三個途徑,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從哪裡來?學習效率從學生的學習能力中來,提高學習能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最好辦法。

用什麼方法提高學習能力?訓練學生按五環節學習(參看“積極教育行動研究實施方案第七版修訂版”)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五環節不僅是學習知識的方法,而且也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方法,特別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五環節中有三個方法對提高學習能力繼而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特別明顯,歸納起來三句話:上課之前必預習,作業之前先複習,想清楚再下筆。

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1、上課之前必預習

上課是學習的中心環節,預習是學習的邏輯起點。上課的質量決定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高低。如何保證上課的高質量?除了預習沒有更有效的方法。

預習什麼內容?預習是為上課服務,預習只是瞭解而不是掌握。預習應該簡單容易、人人可為,預習的三個基本要求:(1)知道下一次課上什麼內容?(2)下一次課的內容在課本或參考材料的什麼地方?(3)看一看下一次課的內容,瞭解一下這些內容。這樣的預習要求,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做到,人人做到,人人進步。基礎差的學生了解了下一次課的內容,形成上課的心理準備;基礎好的學生可能產生困惑,帶著問題學習。好生、差生都因為預習提高了上課效率,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

怎麼預習?預習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在課堂中指導預習、課後幫助預習、延時服務預習;不同程度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預習;家長在家中陪伴預習,打電話鼓勵預習;有條件的家庭請家教幫助預習;等等。只要重視預習,辦法總是可以創造的!

預習如何變成能力、養成習慣?很簡單,只求做到,不求做好。實際上,只要做到,總有一天會做好,會變成能力,會成為習慣,這就是人的潛能和能動性。

2、作業之前先複習

複習不僅是對知識的鞏固,而且也是對知識的梳理,是知識清晰化的過程;記憶力是學習的重要能力,複習不僅為作業做好知識準備,而且是培養記憶力的重要方法。

複習什麼?複習的內容就是老師上課教過的內容,是對教過內容的梳理。為了保證學生能夠複習,教師對教過內容的總結和梳理是十分重要的,教師的總結是學生能夠複習的前提條件。

怎麼複習?嘗試回憶是複習的最好方法,嘗試回憶是知識內化的過程,是學習方法內化為學習能力的過程。

怎麼嘗試回憶?可以考慮按以下步驟進行:教師先總結梳理,帶著學生回憶;接下來,學生獨立回憶,回憶不出來的時候,看書、看筆記本,蓋上書本、筆記再回憶,還是回憶不出來,再看書本、筆記,再蓋上回憶,直至不要憑藉任何參考能夠全部回憶出來為止。

嘗試回憶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學習小組相互嘗試回憶;課堂中回憶,課後邊走邊回憶,買飯、回家排隊時回憶,散步時回憶,躺在床上回憶,臨睡前前回憶,等等。總之,養成回憶習慣,形成回憶能力,回憶方法是很多的。

回憶如何變成能力、養成習慣?很簡單,只求做到,不求做好。實際上,只要做到,總有一天會做好,會變成能力,會成為習慣,這就是人的潛能和能動性。

提高學習成績的三個途徑

3、想清楚再下筆

想清楚再下筆是“構思”的通俗說法。構思是很高級的能力,當領導的要頂層設計、設計師要搞方案設計、裝修房子要裝修設計、梳妝打扮要先想清楚再打扮等等,這些都是“構思”。做作業、解答問題先“構思”不僅是為了提高作業質量,而且也是培養構思能力的過程。

寫作業要先構思,構思什麼?構思(想一想)這道題是什麼意思(審題)?用什麼知識原理?解題思路?很簡單的練習題可以構思,比如一年級學生寫“人”字,想一想有幾筆、想一想筆畫順序、想一想在田字格的佈局;複雜的練習題也可以構思,比如寫作文,想一想作文命題的意圖、想一想自己要表達的主題思想、想一想從哪幾個角度或者哪幾個方面說明這個主題、列出寫作提綱;比如數學題,分析條件與問題、想一想解題步驟、解題規範等都是構思的過程。

如何構思?構思相對複雜、高級的智力活動,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構思,用於構思的題目必須是簡單的、學生有能力構思的;教師要安排隨堂練習訓練構思能力,每堂課至少佈置一道簡單的練習題用於構思練習,教師給予如何構思的提示和幫助。總之,一切以學生有信心、有能力構思、能夠完成構思為原則。

一般來說,構思是一道一道題目分開來做的,按以下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沒有寫到作業本上先構思,可以看書、看筆記、問老師、問同學,或者學習小組討論,也可以打草稿;第二個階段:寫到作業本上,不可以看任何資料(包括不可以看草稿),完全憑自己的記憶和思維完成這道題。

如何形成構思能力、養成構思習慣?積極教育行動研究堅定不移相信“做到就是有道理”,只求做到,不求做好。實際上,只要做到,總有一天會做好,會變成能力,會成為習慣,這就是人的潛能和能動性,這是積極教育的精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