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託管--平凡和優秀就是2小時的差距

高端託管:平凡和優秀就是2小時的差距

高端託管--平凡和優秀就是2小時的差距

【託管的誕生】

家有小學生,恐怕最頭疼的是家長的工作和學校時間不匹配:

早上7:45到校,這沒什麼,基本和上班時間一致。

中午11:45放學,這個就糾結了,大部分家長沒下班。

午餐12:00-12:30,這個難辦了,大部分家庭不煮飯。

下午14:00到校,這個也糾結了,大部分家長真沒空。

下午15:50放學,這個太難了,絕大部分家長在工作。

課後15:50-18:30放學到家長到家大約有3小時監管真空。

家庭作業:19:00—20:30大部分家庭可以輔導,但也差強人意。

所以,課後託管服務就這樣誕生了。

提起課後託管,很多人很直接的產生三個詞:吃飯、睡覺、做功課。

課後託管最初的方式是小飯桌。

最初的緣起:某一年級新生家長,在孩子開學報名後發現孩子同班同學家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專門請了保姆照顧起居,一次不經意的同學相約,家長也就一同去家裡坐坐,結果某一次兩個孩子就一起吃上飯了,再後來就順理成章開始搭夥吃飯了。這也就是小飯桌的誕生。

再後來就演變成為一種職業,因為有一些全職媽媽發現這是一個雙贏的工作,即可照顧自己孩子,還可以分攤費用,於是課後託管就開始雨後春筍般的成長起來。

【發展及現狀】

託管發展至今為止,分為三個階段:

一、誕生階段:小飯桌是典型的業態,就是直接的需求吃午飯、睡午覺,解決家長中午來回接送的奔波勞頓,一來家長有完整的工作時間,二來孩子免除往返勞頓。此時的特點是經營者和家長之間大多數屬於熟人或熟人介紹,不帶盈利為目的,為的是分攤成本以及處於雙方互利互惠,所以此階段家長沒有太多的要求,經營者也沒有太明確的責任,這種局面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到什麼時候開始市場化呢?我們可以想象,從最開始的熟人介紹,到後來慢慢有人主動找上門要求提供服務,同時也會對比,而經營者發現可以盈利,開始計算盈利點擊盈利模式。而更有一些人看到了商機,開始考察市場,設計更好的模式,提供更好的服務,於是就開始進入大發展階段。

二、發展階段:此階段成為課後託管,除了中午的吃飯睡覺,下午放學後的功課輔導也成為重點,一般雙職工家庭,孩子15:50放學回家後一直要到18:00後甚至更晚,家長才會到家,過問孩子的生活學習,那放學到家長到家這3個小時,孩子處於監管真空時段,按照目前孩子學習的內容以及電子化教學手段,大多數家中長輩是無法輔導的,而更多長輩的心理是:娃兒在學校學得那麼辛苦,放學就好好玩。所以大多數長輩會遷就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有求必應。還有就是過度餵食和生活代勞。這種情況不得而知,長此以往,矛盾就凸顯了。孩子漸漸驕橫跋扈,為所欲為,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性,以後要調教就很難了。所以在這階段,課後託管對孩子的時間的良性佔有和支配,成為家長首選。此時託管機構可以解決大部分雙職工家庭的工學矛盾。如果還有矛盾未解決,就是家中長輩的意識,他們認為忽略了他們的價值,覺得託管沒必要浪費錢,且有失落感。

三、競爭階段:本階段源於託管產業化進程的加速,有一部分從事少兒教育的機構經營者看到了託管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經營的戰略考量,開始轉型或增加託管業務,加入了競爭,隨著行業發展,甚至有社會資金進入,專注於課後託管運營品牌。此階段有四個明顯特徵:

1、注重規範管理。從食品安全到人身安全,從業務模塊到業務流程,從學員溝通到家長溝通,經營者都會很注重,這不僅是日常管理的需要,更是公司發展的需要,只有規範管理,有據可依,才有可能提升服務品質,提升盈利能力,降低經營風險。

2、高端人才引進。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本階段經營者會非常注重人才,區別於滿足生活所以,過渡到滿足教育所需,很多家長形成了託管就是吃飯睡覺的既定的概念,這個認知隨之被打破,託管背後更重要得是潛移默化的素質教育,優秀的託管機構,會把學員的日常作為教育內容,禮儀禮貌、行為舉止、公共安全、團隊溝通、時間管理、物品管理、食育教育,甚至英語口語,都會植入日常,這些是知識學習以外的不可量化部分,很多有遠見的家長,會不惜更高的費用,讓孩子在這種具備教育作用的環境中成長學習,使其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是非常明智的,也是未來優秀託管機構致勝的市場法寶。

3、注重客戶體驗。規範的託管機構將更注重個性化、差異化服務,針對學員的差異,提供相應的溝通與服務內容。在基於教育的前提下,和家長保持信息對稱溝通,讓家長參與學員成長過程,同時有能力解決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家長成為共同教育者,機構和家長成為相互的協力關係。

4、產品結構合理。一般傳統託管機構會一股腦兒引進眾多的培訓產品,書法、作文、思維導圖、閱讀、美術、舞蹈、鋼琴,暑假到了,各種夏令營興趣班。此舉目的是為了增加收入,提高利潤,其實對於客戶來說,他們更趨向於選擇單一產品的機構,而不會認為託管機構能做好所有的培訓項目,事實也是如此,託管機構開設的課程過多,往往顧此失彼,良莠不齊,質量難以保證,最後客戶不滿意。所以,規範管理的託管機構一般不會開設多於三門專業課程,而且是自有課程,不做代理課程。只有專注於一定範圍的課程,才有能做專業運營,質量得以保證,團隊健康發展,學員學有所成。

那託管行業發展至今,是不是就很規範了?

非也,離規範還很遠,只能是良莠不齊。

託管行業發展和幼教行業很雷同,幼教行業最初也是針對生活看護需求產生及發展的,從事的人員絕大部分均為幼師專業畢業的學生,學歷等同於高中學歷。經過了三四十年的發展,目前很多資深的幼教從業者,不論從經營理念、專業技能、知識結構上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媒體曝光的很多幼教行業會出現很多管理上的弊病,如何改變現狀,就是新業態、新模式、新理念的進入。託管行業亦是如此,從生活所需,到教育所需的過度,就需要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加入競爭,推動行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所以筆者認為不久的將來,託管行業將會出現顛覆式的全新模式。

那為什麼目前不能規範管理?答案是很難,非常難。

首先是這行業發展太快了,快得我們沒反應過來就遍地開花了。你就不能想象,有聽說一個學校的新生有30%以上需要託管上午,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跨片區入學,不在本區域居住而在本區域入學的生源,選擇託管是最適合的方式,這不需要分析數據,明白的需求。其次是雙職工家庭,課後教育監管缺位的問題,這也是很明顯的需求,剩下的就是其他不同的需求了。所以這行業發展很快,快得你沒反應過來就遍地開花了。

其次是業態存在方式多樣化,多得你無法界定。所謂的業態就是存在方式,什麼的方式才能定性為營業性託管,幾個家長的孩子寄在其中一個家長家吃午飯,交一些客觀的伙食費,算還是不算?幾個家長出資租房子輪流照看孩子吃飯睡覺,這算還是不算?所以很難界定。除了界定外,哪個部門來監管?

其三是標準化指標太多,難以有效的監管。因為存在方式多樣化,指標多,標準就無法建立。

高端託管--平凡和優秀就是2小時的差距

【行業發展趨勢】

1、 教育功能凸顯。教育功能是未來優秀託管機構所要賦予及推行的,如果只是滿足果腹所需,功能就太過於初級了,這裡所說的教育功能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素質教育,經營者將根據現有條件去實現教育功能,比如,可以通過課程設置,培養學員學會用餐禮儀,或者在生活環節中,植入英語口語的學習,或者利用閒暇時段養成閱讀習慣等等。更有一些有經營理念的託管機構,會定期舉辦父母課堂和家長進行互動,解決及幫助父母實現在生活中的教育問題。

2、 注重規範管理。未來規範管理是優質託管機構良性運營的重要保證,從環境佈局、視覺形象、到功能設置等開始做規範化管理,再到業務流程、業務實施、以及質量追蹤反饋系統,都會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3、 高端人才運營。隨著託管行業的教育功能及規範管理,決定了高端人才的需求變得旺盛,高學歷的甚至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士會逐漸加入到託管機構,促進行業的高質量運營。

4、 經營業態多樣。不同的經營業態也將逐漸呈現,代替單一的託管業務。比如,可能會有戶外活動業務為主導結合日常託管,或者針對少兒閱讀為主導結合日常託管,甚至是一家很有創意的書店、親子手工課堂結合日常託管的業態等等,所有合理的組合都有可能出現。

高端託管--平凡和優秀就是2小時的差距

【高端課後託管】

和幼兒園一樣,月收費達到五六千以上甚至上萬的比比皆是,有些口碑好的還人滿為患,相比低收費的幼兒園,其管理及教學肯定有其獨到之處。

那託管高端化運營,有什麼特徵?

1、 引進高學歷人才:從業者不再阿姨主導,只要管吃飯管睡覺就行了。和什麼人在一起,很重要。

2、 優質的學習環境:乾淨是最基本的,如何把孩子養乾淨,是大多數教育機構、託管機構忽略的。至於視覺上如何設計、功能區如何設置、環境如何佈置是加分項,更能體現每家機構的經營理念差異。

3、 最注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生命線,不容得半點懈怠。高端託管機構不允許採購低成本食材,基本原則是標準去農殘、無轉基因、無添加劑、無餐餘回收。

4、 先進的教育理念:高端託管機構會主張專屬的教育理念。

5、 和諧的家校溝通:家校保持信息對稱的溝通很重要,高端託管機構非常注重和家長的充分溝通,讓家長參與其中,而不是承攬所有教育。

6、 適當的家庭輔導:家庭是教育的核心,所有學員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優秀的託管機構也是家庭教育諮詢機構,對家庭存在的教育問題,可以對家長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以及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不久的將來,託管將成為教育的一種新業態,新模式,其教育功能必然是市場的一種新選項,高端託管也將成為教育的一股清流,而優秀的託管機構提供的服務,或許就是決定孩子平凡還是優秀的每天2、3小時的差別。

高端託管--平凡和優秀就是2小時的差距

【人物名片】

李永峰 廈門嘉英教育機構品牌創始人。

是二十一世紀具前沿的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從事過企業管理、教育投資、藝術教育等領域,是“從理念到行為訓練”的教育倡導者,對新型人才定義持有獨到見解,善於分析社會發展趨勢。於2000年創辦嘉英教育品牌,專注於少兒鋼琴藝術教育。嘉英教育秉承“發現美,學會愛”的教育理念,經過十餘載的發展,嘉英教育機構發展為集以少兒鋼琴藝術、高端課後託管、英語口語培訓為核心的綜合教育機構。嘉英教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堅信及堅持“愛是教育的根源、愛可以改變一切的理念”的經營信條,併成為持之以恆的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