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來源 | 深夜財經(ID:shenyecaijing)


新冠疫情之後,我們熟悉的世界將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


01

當世界發現如此依賴中國...


這次疫情讓西方國家感到最震驚的事情是——為啥到處是中國?

比如前段時間,紐約州州長科莫就驚呼“需要的東西都來自中國,怎麼會這樣?!”


他說,“我們需要的口罩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手術服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防護面罩來自中國,我們需要的呼吸機來自中國。好了,我們過了那個階段了,現在到了新階段,我們需要檢測藥劑,也來自中國……怎麼會這樣!”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科莫:“怎麼會這樣?” 視頻截圖)


美國一向引以為傲的醫藥產業,離了中國簡直就不能活。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不只醫藥產業,還有其他關鍵產業鏈,比如手機,分析機構StrategyAnalytics發佈報告指出,全球七成智能手機在中國生產製造,由於疫情原因,包括上游供應商、手機廠商及代工廠商在內的整個產業鏈都會受到不小影響。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中國對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這麼多幫助的情況下,外國友人從此將對我們感恩戴德,中國分分鐘秒殺美國霸權;

甚至有人覺得,在疫情對全球經濟、供應鏈造成巨大破壞的情況下,中國可以趁機拿下、抄底收購,從而一躍成為世界的經濟、生產製造中心。

“美國欠中國一聲道歉,世界欠中國一聲感謝”“中國即將tong.zhi世界”.......各種各樣的膨脹言論大肆盛行。(太激進的都不敢放出來以免被和諧)

但這些沉醉於自嗨快感的人絲毫沒有意識到,更大的危機早已兵臨城下。

因為這次疫情震碎了西方國家的三觀,徹底顛覆了他們基於國際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理論——就是在哪個國家發展划算,就把產業放到哪個國家。

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建門類齊全的民族工業體系是多麼重要,“大國重器不能放在別人手裡”。

3月1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發表電視講話時,如此說道:這次疫情啟發了我們,必須將某些商品和服務,置於市場規則之外。將我們的食物、防護、醫療和生活環境託付給別人是一件瘋狂的事。我們必須重新取得控制權。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因此,促進產業鏈從中國迴流或者轉移是大勢所趨。


02

當世界對中國關上大門


美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開始行動了。

4月10日,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發聲:“對於美國企業從中國遷回美國的所有支出,美國政府應該給於100%的報銷。”為了讓美國公司撤離中國,美國要不惜血本,包括廠房、設備、知識產權、基建、裝修等所有費用全部買單!

日本也在同一天表示:從“改革供應鏈”項目專門列出了243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8億元),用於資助日本製造商將生產線從國外撤出,以實現生產基地的多元化。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也如此提醒道:當前供應鏈中的一些問題表明,以色列過度依賴從中國進口,但在對華出口方面依賴度卻很低。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雖然有些專家提出,放眼世界,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有實力承接在中國的產業鏈,但問題是,一旦下決心做一件事,時間不是問題。

當年中國剛剛開始承接發達國家產業鏈的時候,不也是一窮二白的嗎?沒有基礎建設、沒有熟練工人.......現在,東南亞國家已經開足馬力瘋狂為承接產業轉移做準備,像印度、越南這兩個國家已經趕上或超過中國增速,成為了世界的經濟奇蹟。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圖:中國、印度和越南自2010以來的GDP增速

其實這樣的趨勢早已發生,疫情將大大加速這一進程。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低端製造業就已經開始向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老撾等東南亞國家轉移,例如耐克鞋,現在我們買到的耐克鞋,都已經基本上顯示的是“越南製造”了,而不是“中國製造”了。還有韓國三星,已經關閉了在大陸的所有工廠,全部轉移到越南、印度等,三星直接給越南創造了三分之一的出口額。

這對我們而言非常危險。因為一邊是中低端製造業的加速搬離,一邊是高端製造業,我們尚不具備足夠的實力。

工信部部長苗圩此前曾說過一番話:“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中國還處於第三梯隊,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要成為製造強國至少要再努力30年。”


第一梯隊的國家,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

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

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誠然,中國是在此次抗疫中佔據了先發優勢,率先大量生產出防疫物資,但西方國家憑藉其雄厚的技術底蘊迅速跟上。

劍橋大學研發出廉價呼吸機,是傳統呼吸機成本的十分之一。美國雅培推出的分子即時檢測技術刷屏。5分鐘出陽性結果,13分鐘出陰性結果……

更何況,在諸多核心技術領域,我們依然是受制於人:

比如在手機方面,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手機生產國,但造不了高端的手機射頻器件。幾十億美元的市場,完全歸屬Qorvo等國外射頻器件巨頭。

再比如智能製造方面,中國的核心工業軟件領域,基本還是“無人區”。

還有核心算法方面。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但高端機器人仍然依賴於進口。由於沒有掌握核心算法,國產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指標遠不如國外。

中國製造,沒你想象的那麼強大。中國,離不開世界。

03

“去.中.國.化”思潮?


在疫情的巨大破壞力之下,勢必會掀起一股“去全球化”的浪潮。比如世界著名智庫Chatham House的首席執行官Robin Niblett,直言不諱地說:“我們所知道的全球化在走向終結”。

當然,在世界經濟早已高度融合的情況下,“去全球化”註定不可能實現。但我們需要警惕以及高度防範的是,“去中.國.化”的思潮。

由於我們在文化以及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西方國家很難像接受美國一樣,接受我們成為領導者。

而美國,也絕不允許這一切發生。事實上,遏制中國、打壓中國,在美國早已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別看兩黨平時能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打的雞飛狗跳,但就這個問題上,兩黨卻是出奇地團結一致。

更何況,現在特朗普的核心幕僚、美國經濟的高參納瓦羅,他的思想尤其激進。

他的《致命中國》一書被特朗普奉為對付中國的“國策”。這本書中還列舉了中國用來消滅美國人工作機會的八般武器,成為特朗普攻擊中國貿易行為的依據之一。

1 精心設計的非法出口貿易補貼網絡。

2 巧妙操縱和嚴重低估的貨幣貶值。

3 公然仿冒、盜版和偷竊美國的知識產權。

4 中國短視地為了換取幾塊錢生產成本的優勢而大規模破壞環境。

5 超低標準的勞工健康標準、遠低於國際規範的安全標準。

6 非法關稅、配額和從銻到鋅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對世界冶金和重工業取得更大控制權。

7 掠奪性定價及傾銷,把國外對手擠出關鍵的資源市場,以壟斷性定價欺詐消費者。

8 中國“maoyi保護主義長城”。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在中國疫情發生之初,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甚至還如此冷血地說道——中國疫情有助於製造業迴流美國。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一系列的跡象都在提醒我們,我們所應對的外部環境是多麼的嚴峻!


04

警惕那些“愛國者”們

疫情之後,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其中關鍵,恰恰是我們自己。


我們需要尤其警惕的是,決不能讓那些盲目自嗨的人,反而毀了我們。

前段時間,美國把中國的N95口罩從標準名單中移除,歐洲多國政府拒絕使用中國生產的醫療設備抗疫的事情刷爆全網,很多人指責歐美“忘恩負義”。

但大家沒有留意到,就在這件事發生以前,

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發現,並轉發了一個視頻——一個口罩生產廠的工人,居然用口罩來擦鞋,還洋洋自得地炫耀!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這樣的言論,要拿劣質產品去禍禍別人: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最奇葩的是,東北有家餐館還掛出了這樣的招牌:


看完你就懂:美國最近為啥處處與中國為難?

在網絡高度流通發達的今天,難道美國人看不到嗎?難道其他國家人看不到嗎?他們會作何感想?就拿最後那張照片來說,其在美國和日本的點擊量都超過了千萬次。

俗話說得好,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盲目自嗨、妄自尊大,只會將我們推向世界的對立面,不只是摧毀對於中國製造的信任,更是加劇在國民心理的對抗性。

無論如何,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每個人都應當展現自己的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