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個國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大事,影響至今


公元1582年-1592年,這十年可以說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高能的十年,這十年間東西方三個國家都發生了一些大事件,以至於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和歷史走向,一直影響至今。


第一個國家,大明王朝

1、張居正死

公元1582年,"萬曆新政"的主持者——張居正先生,壽終正寢。而作為其畢生努力的唯一目標——"萬曆新政"進行的如火如荼,全國各地,都在革除弊政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在張居正病逝後,萬曆皇帝不知是出於"報復"?或者是"真的要清查張居正貪腐"?的目的,派人抄了張居正的家,並且將其家人全部活活餓死。

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萬曆新政"也因此戛然而止。

大明王朝唯一得以復興的機會,就此消失。

張居正的故去,如同一艘等待進船塢維修的老船,在剛剛制定了維修方案後,還沒有維修的時候,就又被開出了港口,任由狂風暴雨將其擊沉。

梁啟超稱張居正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個國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大事,影響至今

2、萬曆怠政開始

自從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還算兢兢業業處理朝政。

但,由於數年間過於兢兢業業,以至於心生疲累,終於在公元1587年,開啟了其"英明、偉大、光輝"的"萬曆怠政二十年"的歷史篇章。

由於其怠政,致使魏忠賢專權,圖害大臣、邊患四起,最終導致了大明王朝的土崩瓦解。

如果說"張居正的死是,把明朝這艘需要修理的船開出了船塢"的話。那麼,萬曆怠政,就是船長也去休息了,而且一休息就是二十多年,致使在風雨漂泊中的"大明號"航船,進一步到了不可修復的崩潰的邊緣。

《明史·神宗本紀》中明確記載"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個國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大事,影響至今

3、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

公元1583年,也就是張居正病逝的第二年,努爾哈赤以報仇為名,起兵攻打尼堪外蘭,持續了將近十年的戰鬥,終於消滅了以尼堪外蘭為首的其他建州女真各部。向統一女真各部開始邁進。

由於遼東總兵李成梁的坐視和默許,努爾哈赤有恃無恐的對其周邊的女真各部發動了統一性質的進攻,他的目的很簡單——一盤散沙似的女真各部始終都是要受人欺負,想要不被欺負就要形成強大統一的女真帝國,他,要成為女真族的"成吉思汗"。

而努爾哈赤,在李成梁的慫恿和默許下,他做到了。

由此,努爾哈赤,成為了擊沉"大明號"航船的最致命的魚雷。

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個國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大事,影響至今




第二個國家,我們的鄰國——日本

公元1585年,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平定各方諸侯,結束了日本百年來的"戰國時代"。

由於戰後的分分不均,各個諸侯都對豐臣秀吉心懷不滿。

豐臣秀吉為了避免內亂,也為了消耗各諸侯的實力,更是為了擴張自己的領土,於是向朝鮮派遣使臣,要求朝鮮進攻大明。

而朝鮮作為大明的藩屬國,怎麼可能答應這一無理要求?於是,日本便從這一年開始了籌備進攻朝鮮的戰前準備。

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派遣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小西行長為前鋒,諸侯哦各部共大軍十五萬,入侵朝鮮。

朝鮮嚮明朝告急求援。

萬曆皇帝,派遣李如松率四萬明軍,入朝作戰。雖然取勝,但是,兵馬錢糧消耗無數,為大明王朝的最後崩塌,又沉沉的掄上了一錘。

豐臣秀吉的統一日本,為日本朝著統一的強國發展路線奠定了基礎。其進攻朝鮮之戰略,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從客觀角度卻為大明王朝的滅亡,添加了一把"催化劑"。客觀上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改變了世界東方的格局變化。

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個國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大事,影響至今

第三個國家,就是西方的大英帝國

公元1588年,在遙遠的西方發生了一場著名的尼德蘭海戰,大英帝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從此走上了"日不落帝國"的神壇。

這本是由西班牙主動發起並且先期到達戰場的一場意圖剿滅英國攻陷倫敦的歷史性戰役。

西班牙海軍是由130艘軍艦和三萬多水兵組成的龐大艦隊,號稱"無敵艦隊"。

而英國方面僅僅是幾十艘軍艦和百餘艘"海盜船"臨時組建的"海軍",總計約190艘各類船隻。

由於西班牙海軍的輕敵,致使英國海軍得以偷襲成功,攪亂了"無敵艦隊"的隊形後,對"無敵艦隊"進行了無情的射擊。

此戰,西班牙海軍共損失戰船30多艘,水兵近一萬葬身魚腹。

尼德蘭海戰雖然沒有從根本上全殲西班牙海軍的“無敵艦隊”,但是卻已將其不可戰勝的神話打破,並且從實質上嚴重削弱了西班牙海軍的實力,也壯大了英國自己的海軍實力。彼消此長之後,一個新的日不落帝國,在這個世界的西方,正在悄然興起。

世界最高能的十年,三個國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大事,影響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