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都成了水軍

在記者調查時發現,豆瓣刷分成本遠比想象中的還要低。甚至有水軍團隊信誓旦旦的向記者保證,對刷分業務“很有經驗”,新片上映時5500元包刷6分。

5月初電影市場的焦點,可能全部聚集在了《後來的我們》身上。從預售票房過億元,到上映首日出現大量退票,近日更是有水軍團隊在豆瓣為其刷分的傳聞。

後來的我們,都成了水軍

雖然片方對此極力否認,但是《證券日報》記者調查表明,豆瓣刷分產業鏈,卻實實在在的存在著。

業內普遍認為,電影輿論造勢的渠道中,豆瓣的成本最高,也有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豆瓣刷分的產業鏈已經萎縮了”。

但在記者調查時發現,豆瓣刷分成本遠比想象中的還要低。甚至有水軍團隊信誓旦旦的向記者保證,對刷分業務“很有經驗”,新片上映時5500元包刷6分。

不過,豆瓣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刷分是沒用的”,反刷分一直是豆瓣電影的日常工作,反非正常評分策略會根據刷分行為的變化而變化,但目前具體的規則並不方便透露。“2015年豆瓣CEO阿北在《豆瓣電影評分八問》中的回答,現在仍然適用。”

 刷分行為屢禁不止

雖然阿北在《豆瓣電影評分八問》中曾明確表示,“聲稱能刷分的基本是在騙人”。但不容否認的是,針對豆瓣評分的水軍刷分行為,一直頗有市場,甚至有水軍團隊號稱可以刷出高分。

5月5日以來,《證券日報》記者以“片方”的身份接觸到一些水軍團隊,這些團隊大都打著“網絡推廣公司”的旗號,明面上宣傳電影,實則幹著刷分刷口碑的工作。

據對方透露,大部分水軍團隊在豆瓣上的業務都涵蓋了口碑策劃、評分維護、豆瓣影評等,可提供“一條龍”的服務方案。其大多表示自身為專業的電影推廣團隊,“常年與各大片商合作,包括豆瓣及貓眼等平臺”。

其中,有賣家向記者強調,“新上映的影片開分(初期評分)最為重要”。從其提供的開分價目表來看,指定6分報價為5500元,7分報價6500元,8分報價7500元,若未完成則收取次一級的費用,刷不到6分收取5000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若豆瓣評分能達到6分,對國產片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5月7日晚間,正在上映且在豆瓣顯示評分的國產影片共13部,其中,評分低於6分的有8部,佔比達61.5%。

而與刷分相對應的,則是刷影評,畢竟“光有分數沒有評價,看上去太假,一定要配合著來”。從幾家團隊給出的報價來看,短評的價位基本維持在20元/條,也有賣家向記者表示,“量大的話可以優惠成18元/條,長評40元/條”。

以此計算,若想在影片上映之初通過水軍將評分刷到6分,並配合幾百條短評,則成本維持在萬元左右,可以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與水軍向片方開出的20元/條的價格相比,其招攬“打手”的報價極為低廉。

記者在豆瓣各類兼職小組、貼吧等平臺上搜索發現,不少水軍團隊開出的招聘薪酬,大多維持在每單0.25元-0.8元之間,少數給出了每單1.5元-3元的價位。

對此,有知情人士私下向記者解釋,水軍內部也存在層級關係,不少“水軍頭子”在接到任務後會發展下線,自己從中提取抽成,而隨著下線的不斷擴展,最底層的水軍拿到的錢也就十分有限。

豆瓣稱評分很難刷得動

針對所謂“豆瓣刷分成本高”的說法,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僅是指水軍團隊的開價高,而是在豆瓣的反水軍機制下,其刷分的效果和難度遠高於其他平臺。

一方面,新註冊的賬號所打出的分“權重很小”。因此水軍團隊更青睞於招攬註冊時間長、活躍度高的用戶來“做任務”。

事實上,在《證券日報》記者聯繫部分水軍團隊表達加入意願時也發現,部分負責人會要求先審核個人首頁,來確定賬號註冊時長及活躍程度。這也側面反映出,豆瓣刷分存在層級和門檻。

因此,日常“養號”也成為水軍謀生的重要手段。據瞭解,小號至少要養三個月,期間最好多評價電影、多關注小組、多與他人互粉,同時,不要用太明顯的粉絲頭像,評價電影也要相對客觀。

另一方面,有業內人士指出,刷分行為在電影上映之初比較有效,之後會因為排片和自然評分的增加,刷分難度增大。“現在熱門影片的評分數動輒數萬、數十萬,幾百個刷分對最終結果的影響非常小”,“這還不算上平臺的防刷分機制,如果被判定屬於非正常評分,有可能你花上萬元刷了1萬條評論,第二天被刪的也剩不了多少”。

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影評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片一向刷分嚴重,因此新片剛出來的分數沒有什麼參考價值,等過幾個月再去看,分數就比較靠譜了。”

即使有水軍刷分,資深人士也能從評價圖中看出套路,據他表述,因豆瓣評分分為5級排列,可通過評分圖的形狀來判別影片質量。“真正的好片,豆瓣評分形狀呈‘F’型或‘P’型,即頂端的5星和4星所佔比重極大;而若出現‘C’型,意味著打5星和1星的用戶都很多,反差大,很可能是請了水軍的爛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