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校園是教師對孩子們進行授業解惑的地方,因而對於學生來說,更是需要努力學習、勇爭第一,培養個人良好學習習慣、主動學習意識的神聖場所。

不過前段時間,在江蘇省的宜興市,卻是發生了多名未成年少女,對另外一位未成年少女進行毆打、逼迫的校園欺凌事件。極為惡劣的是,這些以暴力霸凌同學的少女們,竟然還將毆打該少女的片段拍攝下來,在網絡上進行傳播。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通過網絡流傳的視頻片段,這夥仗著人多勢眾、出手毫不手軟、打人手法嫻熟的少女,竟然還逼迫被毆打的女孩叫爸爸,並且還叫囂著即使被打女孩報警,警察也無法找到她們。

本次事件中,凸顯出來的校園霸凌情況,依舊存在。廣大家長朋友們或許會覺得這樣的事情只是出現在電影電視裡,卻是不想,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在身邊。尤其是本次視頻中被欺負的女孩,非但遭到了其他幾名施暴者輪流毆打,更是被逼迫下跪、必須喊出以叫爸爸的方式服軟。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實際上,校園霸凌的情況一直都存在著,而且能夠見於報端、被媒體報道的霸凌事件,一般都是已經造成了嚴重影響的。比如視頻中這個被欺壓的女孩子,心理一定會留下無法抹除的陰影。剛好是十三、四歲思維開始活躍、對外界敏感的年齡,遭受到這樣的事情,可以說對她的影響是一生的。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而對於施暴者們來說,她們同樣也算是每個家庭的掌上明珠,可是隻要做出了一次對同學出手的事情,免不了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而這種因為學習、生活上小的問題,只知道使用暴力、而且還是拉幫結派地欺負弱小的人,日後成長之後,免不了會因為暴力傾向而受到懲罰。施暴者們長此以往下去,動手的對象可不僅僅只是同學、朋友那麼簡單,真的生活稍微不如這些人的意,說不定會對自己的親人和長輩動手。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校園霸凌的被害者呢?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發現孩子放學歸來後異常,哪怕是無法看出身上明顯的傷痕和變化,就要和孩子進行深入的交談。如果真的發生了校園霸凌事件,一定要通過正常的渠道、通過老師和學校,為孩子挽回正常的自尊!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二、對於生活中發生了被欺壓霸凌的素材,也要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育,首先對這件事情的利害關係陳述清楚,並且申明如果成為了霸凌事件的施暴者,會是一個多麼令人不齒的角色;其次,告訴孩子千萬不要忍氣吞聲,家長、老師和學校,是孩子最堅實的後盾。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三、家長平時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也一定要培養孩子正確的作風和意識,對於處於孩子聚集區的學校,家長朋友們要教育孩子,千萬不能做一些為了出風頭而性質惡劣的事情。俗話說得好惡人自有惡人磨,如果孩子的家教環境讓他始終扮演著搗蛋調皮鬼的角色,那麼即便是不會被別的孩子霸凌,也可能會走上竄聯同學,欺負其他同學的情況。因而,良好的家庭素質教育,是讓孩子遠離校園霸凌最根本的途徑。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四、對孩子灌輸一些基礎的法律法規,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成長過程中,學習一些諸如傳統武術、城市中比較受歡迎的空手道等課程。只有自己擁有足夠的實力,才不會遭遇到不該出現的校園霸凌事件。當然,強身健體之後,並非是為了用暴力解決問題,也要交待孩子與同學之間的相處之道,萬不可一不小心成為了校園霸凌的施暴者。

校園霸凌依然存在,作為家長,如何避免孩子被欺凌、以及施暴者

總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朋友們在對孩子,尤其是正處於性格形成的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時,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因而,做一個守法、懂禮、文明的好公民,則是對孩子最好的家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