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让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别闹了,这怎么可能?

“孩子,我们不要比吃,不要比穿,只比学习。”大多说出这句话的父母,分两种,一种是家庭情况不富裕,没有能力给孩子很好的物质条件,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所以他们只能要求孩子“只比学习”,比别的方面也比不起。另一种父母则是不想在孩子身上付出太多,衣服有穿的,别露着就行,饭呢,有吃的,别饿着就行,他们也会对孩子说出这句“不要比吃,不要比穿,只比学习”这句话,但是这句话是他们不想多付出的挡箭牌,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他们会加以抱怨,有的甚至就放弃孩子了,这种家长真是自私到了极点。

父母让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别闹了,这怎么可能?

我觉得,人,生来就是爱比较的,怎么可能告诉孩子不去比较呢?是父母告诉孩子不比孩子就不去比较吗?这背后的道理与无奈可曾告诉孩子?不是不许比较,而是比较吃穿用度、生活条件是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的。很多父母因为贫寒无力让子女的消费水平和同学的平均水平持平,于是经常说这句话。可是,等到子女学业完成参加工作有收入时,又和其他同龄老人攀比旅游要 好衣服要买保健品,来给子女增加压力。如果子女的工作和收入不理想,他们就会各种抱怨,说到底,他们最终还是会“比吃比穿”,他们并没有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孩子依然努力向上而感到骄傲,他们最终自己就背叛了那句话,想想是多么的可笑。

父母让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别闹了,这怎么可能?

但是“比学习”就一定好吗?家长们承不承认,人和人的头脑不一样?有的知识,别的同学听一遍就懂了,而自己的孩子却把书本都啃破了也不会,这要怎么去比较?死命学习也学不过人家怎么办?就算自己死命的学习,终于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但是却发现这只是别人的起点怎么办?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比较,非要比,就和自己比,能够超越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

父母让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别闹了,这怎么可能?

以前都说“自古寒门出贵子”,可是现在呢?有多少贵子是寒门里出来的?穷是一方面的原因,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对生活的态度是另一方面。家庭环境、父母的学识、眼界以及对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对孩子的引导,都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就和吃穿一样,学习这件事,其实每个孩子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父母让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别闹了,这怎么可能?

同样是学习,有钱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等孩子长大以后送孩子出国留学。没有钱的家庭呢?只能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去读书,甚至连给孩子买课外读物、补课都要思量再三,更不用提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求孩子和同学比学习是不是有些过分?

父母让孩子不比吃穿,只比学习?别闹了,这怎么可能?

世界本就不公平,不仅是吃穿,学习也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孩子的价值和人生高度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家庭条件不好,学习不好,并不能代表孩子就是一个失败者。人生中的一场场博弈,输赢之间,父母要教会孩子的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培养孩子坚韧的性格,不要让孩子在比较中失去了喜欢自己和爱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即是一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