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1、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2、其他有色金属

3、建筑行业常用公式图表

4、工程量计算公式

各类钢材的重量计算公式

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计算:20×20×0.00617×6=14.808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方钢 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50×50×6×0.00785=117.75(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扁钢 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六角钢 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50×50×6×0.0068=102(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扁通 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计算:50×4×5×0.00785×6=47.1kg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角钢 50mm×50mm×5厚×6m(长)

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角钢 100mm×80mm×8厚×6m(长)

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例:黄铜管 20mm×1.5mm厚×6m(长)

计算:(20-1.5)×1.5×0.0267×6=4.446kg

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厚×0.02796×长m

例:紫铜管 20mm×1.5mm厚×6m(长)

计算:(20-1.5)×1.5×0.02796×6=4.655kg

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长m×宽m×厚mm×2.96

例:铝花板 1m宽×3m长×2.5mm厚

计算:1×3×2.5×2.96=22.2kg

黄铜板:比重8.5

紫铜板:比重8.9

锌板:比重7.2

铅板:比重11.37

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

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周长—C,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mh

r-半径,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
S=π(R2-r2)
=π(D2-d2)/4

椭圆

D-长轴,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面积S和体积V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b-宽,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积,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
V=h(S1+S2+4S0)/6

圆柱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

V=πh(R2-r2)

直圆锥

r-底半径,h-高

V=πr2h/3

圆台

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径,d-直径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
V=πh[3(r12+r22)+h2]/6

圆环体

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
=π2Dd2/4

桶状体

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建筑行业常用公式图表: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工程量计算公式

(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口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计算方法:按定额规定,以送桩长度(即桩顶面至自然地坪另加0.5米)乘以横截面积以立方米计算,公式如下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送桩长度—设计桩顶标高至自然地坪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接桩:接桩是指按设计要求,按桩的总厂分节预制运至现场,先将第一根桩打入,将第二根桩垂直吊起,和第一根桩相连后,再继续打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m2,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 ,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2、应扣除部分: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柱(如GZ)、梁(GL、QL等),钢筋砖过梁,暖气包壁龛等的体积。

不扣除部分:梁头,内外墙板头,檩木,垫木,木楞头,沿椽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每个在0.3m2以下孔洞等所占体积。

不增加部分:凸出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囱根,门窗套,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

3、墙体长度的确定:外墙长度按外墙的中心线计算,内墙长度按内墙的净长线计算。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4、墙身高度的确定

(1)外墙墙身高度

① 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墙中心线屋面板底,如图1,无屋面板,算至椽子顶面

② 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

③ 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板楼层者,应算至平板底面。

(2)内墙墙身高度

① 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

② 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20mm。

③ 有钢筋砼楼板隔层者,算至板底面。有框架梁时,即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应算至框架梁底面。

(3)内、外山墙墙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计算。见图6。女儿墙高度从外墙梁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38项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全在这儿了

(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

3、无梁板

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4、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实体积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