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線下文娛行業戰疫調查:到線上換個活法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火熱的線下娛樂市場瞬間按下靜止鍵。北京商報記者走進每一個不同細分業態,用文字和視頻記錄這段特殊時期他們所選擇的生存方式:電影院從放映員變身為零食大亨,通過不同渠道銷售庫存中的多種食品;書店則從一排排書架背後走出,化身為視頻主播向讀者介紹著各種圖書;劇場雖然失去了自己的主陣地,但換個舞臺,同樣也能實現聲情並茂的演出;而畫廊則為一幅幅作品尋覓到線上的展示窗口;電競館也基於手頭的資源“改行”做起設備租賃;KTV更是在閉門期間修煉起內功。

六大线下文娱行业战疫调查:到线上换个活法

電影院:化身零食電商做副業

對於失去黃金春節檔的電影院而言,何時開門迎客仍是一個未知數。北京商報記者於日前實地走訪發現,京城各大影院仍大門緊閉,僅有個別工作人員輪流值班。

為了扛住因暫停營業帶來的經營壓力,電影院也在紛紛籌劃起新的經營形式,變身“零食電商”,將店內零食、飲料、電影周邊等庫存對外出售,並以限時特惠或組成零食禮包的形式通過微信、微博等多個線上渠道上線。

儘管從實際銷售情況,電影院的零食生意似乎並不如預期般那麼順利,部分商品的銷量較為有限,但這也是電影院在疫情期間的創新嘗試。且電影院此前為了春節檔而事先準備了一定數量的賣品,假若無法在有效期內實現銷售,庫存將全部變為損失,此時電影院化身為零食大亨,也是在用清庫存的方式儘量降低自身承受的衝擊。

實際上,賣品一直是電影院的業務之一,且據萬達電影、金逸影視等院線上市公司的年報可以發現,賣品全年的收入規模大約為票房收入的1/10至1/4,同時賣品收入以約60%遠超電影放映收入的10%左右,以上數字證明著賣品存在著一定利潤空間。

影院從業者周翔表示,賣品仍更像是電影院的附屬銷售產品,不明朗的銷售情況與數十萬元的房租相比,賣品銷售收入便只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但不可忽視的是,此次疫情中,影視業相關企業短期內所承受的損失雖然難以避免,但經營者在熬過這場難關的同時,也可將目光放長遠,且國內對於文化娛樂仍具有較高的消費需求。

書店:直播帶貨破空間邊界

不同於電影院的大門緊鎖,疫情發生之後,在升級消毒、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京城部分實體書店如今以恢復正常營業。但由於客流量大如前,導致零售額也呈現出明顯下降。此時,實體書店便換了一種方式,用直播帶貨、線上售書、上線外賣等方式,打破空間邊界,謀求更大的發展。

以鍾書閣為例,該書店便化身為網絡主播,在直播平臺上帶領讀者參觀書店、選購圖書,隨著越來越多的圖書被展示推薦,實時觀看人數持續增長,直播畫面也開始不時彈出有讀者前往相關頁面購買的提示文字。鍾書閣方面表示,宅在家裡,人們用看書和學習打發時間,可沒辦法買書卻成了困擾讀者的難題,開通線上直播,讓讀者足不出戶即可瞭解到新鮮的圖書資訊,便捷優惠下單,方便了讀者的文化生活。

除了直播帶貨外,實體書店也開始集體送上了“外賣”。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現階段北京已有數十家實體書店成功入駐外賣平臺。而跟隨整個銷售流程後調查發現,從在線下單到讀者收到圖書,最短只需40分鐘便可送達。此外,實體書店首次給出了大力度折扣,不僅部分圖書的折扣可最低達到4.32折,書店還會為下單的讀者附送禮品。

在資深出版人唐勇看來,隨著近年來國內推出全民閱讀等一系列措施,實體書店的發展環境已有所向好,但對於部分中小型民營書店而言,更關鍵的在於擺脫固有理念的束縛,探索更多的業務模式和銷售渠道。而較為常見的網店或小程序,不僅可成為實體書店的線上銷售平臺,還可藉助微信等社交應用將讀者組成書友群、會員群等,將單純購書的讀者轉化為對書店具有黏性且有持續消費意願的粉絲,藉助推出具有含金量的付費內容產品或服務實現創收。

劇場:換個舞臺線上開演

日前,包括國家大劇院、天橋藝術中心在內的北京多家劇團、劇場陸續宣佈取消4月的演出計劃。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然而,疫情之下的京城各大劇團卻並未停下忙碌的腳步,而是發揮各自所長相繼推出線上短視頻作品,為觀眾提供足不出戶的觀賞體驗。

為了更好地發揮文藝“戰疫”的作用,北京多家劇場、院團並未因為停演休息,而是在假期中積極創作,結合了劇院特色推出了大量與抗疫有關的原創作品。儘管呈現出的線上作品是僅僅幾分鐘的視頻,但背後的創作過程並不容易。從場景佈置到後期作品呈現,期間的所涉及的工作量絕不亞於呈現一場現場演出。除了場景需要費心思外,對於多人聯合創作的作品來說還需要協調演員時間進行線上溝通,後期還需要對各人的“演出”進行合成技術處理。

伴隨著互聯網發展,大眾熟悉的劇團變得越來越“接地氣”,微信公眾號、抖音以及各大平臺的自媒體號上都有劇團的身影,以往他們在平臺上分享演出點滴、幕後故事。而在這段特殊時期,藝術作品藉助網絡媒體的傳播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與平常的消息相比後可發現,這些作品在新媒體平臺均收穫了更多的點贊量和轉發量。

在演出行業分析師黎新宇看來,儘管線上演出不會成為常態,但是藝術創作需要擁抱時代的變化,除了作品主題上推陳出新外,也需要尋找多樣化的途徑展現自身的魅力。通過短視頻創作與傳播,不僅能讓大眾在此時感受到藝術的力量,也能讓更多人瞭解到不同藝術特色的創作作品,對劇院自身的文化傳播也具有積極作用。

畫廊:逆市營業謀重啟

經歷著一段特殊的假期,通常由畫廊及藝術機構、藝博會等組成的,俗稱為藝術品“一手流通”的一級市場充滿了未知。最新調查顯示,全國畫廊和相關藝術機構有接近60%暫時關閉且復工時間尚不確定。雖然“觀望”、“取消”已成為藝術市場的高頻詞,但選擇“照常”營業的機構也自有其生存之道。立足798藝術區的老牌畫廊當代唐人藝術空間,又或是線下店遍佈商圈,涉及雕塑、配飾、設計等多個產品領域的稀奇藝術品牌,都在逆市中摸索多種可能。

不論798藝術區內外,“線上”成為了一級藝術市場從業者們口中的高頻詞。對於“藝術行業需馬上解決的迫切問題是什麼”的調查,位列第二的回答是“尋找新的市場及運營方式,傳統的線下展覽轉變為線上展覽。”

對於未來的市場規劃,稀奇藝術相關負責人表示:“就像去年雙十一稀奇發起在天貓淘寶購買藝術品的活動一樣,稀奇藝術也將以線上發佈、線上展覽等一系列區別於傳統的模式來重新定義當代語境下的藝術。”

對一些機構而言,生存“底氣”基於線下的拓圈。“雖然近兩三年國內的市場不是很好,很多畫廊都很難維持,但對唐人而言2019年是近六七年最好的一年。這是因為我們在曼谷、香港深耕多年,開設了展示空間。”在鄭林看來,面對國內市場波動,有多維度的相互支持與補充的平臺,抗風險能力可能也會有所提高。

電競館:“改行”設備租賃

雖然線上遊戲收益於“宅經濟”,收割了大批紅利,但反觀近些年來大火的電競館卻依舊大門緊鎖,門庭冷清。面對未知的重張時間,以及與日俱增的虧損,電競館的經營者們則開啟了自救模式,而設備租賃則成為了他們首選。

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發現,現階段電競館的設備租賃服務根據所選配置不同,需要繳納4999元-7999元不等的押金,而日租費則由20元-80元不等。其中,交易量最高的一上午就成交了9單。在當下這個特殊時期,“改行”設備租賃,無疑正成為電競館謀生的新招。

現階段這類租賃服務並沒有十分嚴格的合同保障,租賃雙方通常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進行交易,據北京某電競館負責人張先生表示:“現階段,押金的金額與設備成本相差無幾,如果顧客後續有想法想購置就可以直接用押金抵交,對於目前沒有經過合同簽署的出租業務來說,這樣比較保險”。

在從業者看來,當下是行業的洗牌期,雖然線下電競館仍未全面復工,但作為經營者更應該通過網課培訓、方案蒐集等方式主動提升電競館的人才質量和服務質量,準備迎接新的挑戰。無論是設備租賃還是雲網咖嘗試,這都是對未來業務拓展的探索,類似升級版網咖的電競館可能會經歷更強烈的陣痛,行業需要更專業更規劃的電競館,留得住的才能有新生。

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去年年底以來,已經陸續有支持電競行業發展的政策出臺。隨著電競行業發展,不僅推動文化科技融合領域發展,其對於文化旅遊方面也有帶動作用。疫情過後,電競行業可能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KTV:閉門修煉“內功”

一段時間以來,伴隨著線上KTV、迷你KTV的興起,線下實體KTV便一直面臨著發展挑戰,除此之外,劇本殺、轟趴體驗館等一系列線下娛樂設施的層出不求,也都在不斷分流著本就有限的消費群體。疫情的發生,更是上如今線下實體KTV的生存環境愈加雪上加霜。

然而關門卻並未讓每日的人力、水電等成本支出就此停止,在此情況之下,有的經營者選擇了放棄,而有的經營者則繼續走在路上,在疫情期間,停業卻不停修煉內功,在北京某KTV老闆賈少斌看來,疫情的發生是誰也都不願意看到的,尤其對於整個KTV行業而言,“與其徹底消極,或是乾脆選擇放棄,倒不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當下的處境,我們每天堅持做業務培訓,就是為了恢復營業後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不僅是為了抵抗疫情,也是在提升每一位員工的身體素質”。

毋庸置疑,如今每一個選擇繼續走下去的經營者每日所想的都是“如何活下去”。在魅KTV上地店相關負責人看來,儘管當下存在著經營負擔,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心便能做成事,且如今消費者包括年輕人仍對KTV存在一定的休閒娛樂需求,關鍵在於KTV能否根據消費者的喜好提供服務與產品,“現在我每天也都在思考後續的經營計劃,有時睡覺做夢的時候也在想,目前店內正計劃進一步增強智能化,如智能點歌設備等,保持與時代同步”。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鄭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