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我的“云轨”梦

最近的财经新闻是不是被有骨气的华为刷屏了,大众被任正非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还有一家中国的企业也让特朗普“措手不及”,那就是比亚迪。 近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特朗普与国会两党众多议员拟极力阻止比亚迪进入美国交通体系,限制其拿到美国交通行业的合同,所以今天小姐姐想聊聊“比亚迪的云轨梦”

比亚迪王传福:我的“云轨”梦

1.云轨梦的起源

七年前,在北京出差的王传福要赶回深圳出席第二天的重要会议。一场大雨让北京大堵车,王传福一路堵到机场,飞机已经飞走。一周后,前往东京出差的王传福发现,人口密度、车辆密度远高于北京的东京,由于发达的轨道交通却很少有堵车现象。

深有感触的王传福当时就认为轨道交通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需品。回国之后,他组建团队,五六年时间,耗资50多亿元,打造了跨座式单轨项目——云轨。

国内最早运营单轨项目的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和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HK)也是竞争者。

2016年,中国中车旗下中车四方自主研制的永磁跨座式单轨列车已下线,该产品能做到节能10%以上。中车四方则研制了悬挂式单轨列车,在产品丰富度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目前并没有落实的项目。

云轨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

因地铁受地形限制,城市人口,人均GDP指标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地铁修建热潮被叫停后,中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厂商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除应用场景限制外,跨座式单轨由于其自身技术限制,存在运量小、速度慢、能耗高等问题。另外,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相对成熟,轻轨、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浮等均可以成为中等运量的交通工具。

比亚迪王传福:我的“云轨”梦

比亚迪方面披露,目前国内有深圳、广安、银川等20多个城市与比亚迪签约。在海外,则有柬埔寨、菲律宾、埃及、摩洛哥等多个国家选择建造云轨。已经快速打开了国内国外市场。

2.比亚迪从造梦到实梦

云轨实质上就是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跨座式单轨,这类轨道交通工具更适合在山区城市、机场等地应用,并不适合平原城市。

2018年1月,比亚迪于银川花博园开通全球首条搭载100%自主知识产权无人驾驶系统的跨座式单轨。

预计在一定市场规模后,通过App乘坐上传头像资料让乘客购买前,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通过闸机,通过华为提供的ElTE通信技术为无人驾驶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输送通道,也为乘客提供无线上网服务,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比亚迪王传福:我的“云轨”梦

3.云轨霸业的布局

比亚迪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运行方式灵活,通过,PPP总包方式,一旦有云轨项目落地,将会带动当地配套原材料及机电设备发展。另外,比亚迪拟采用“轨道+物业”的商业模式,带动地产及商业开发。快速占领市场。

比亚迪的云轨梦,在产品上当然会有一定的弊端。

1.造价成本低,运行成本高

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造价上比地铁便宜,但从城市轨道交通30年寿命周期的成本来说,成本要高于地铁。

由于采用胶轮技术,在行驶过程中必然有摩擦损耗。一般来说钢轮列车的钢轮使用寿命为100万公里,而胶轮使用寿命则为走形轮25万公里,稳定轮和导向轮为6年。其维修成本不小。

2.受气候等外部影响因素大

阻力大对列车行驶速度也存在限制

胶轮易受冰雪天气影响,轨道梁上的冰雪易致胶轮打滑,要想列车在冰雪天气正常运行,那么就要给列车安置除雪刷,通过撒沙、喷洒融雪剂等方式除冰雪,上述措施也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导致场景受限。

比亚迪王传福:我的“云轨”梦

3.安全性需要考验

虽然云轨上装有一组磷酸铁锂电池,可供列车在紧急情况下行驶3公里,确保列车抵达下一个站台,毕竟具有时间差,地面及地下轨道交通工具在遇到突发情况,如火灾、停电等故障时可以通过两侧或车头安全门撤离车厢,跨座式单轨列车因为轨道梁窄,缺少轻轨那样的行走表面,如何逃生是一大问题。

综合来看,比亚迪的市场竞争力是杠杠的,云轨也会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