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近日,餐饮巨头的道歉接二连三,消费者们很是受宠若惊。继4月10日海底捞道歉和恢复原价之后,西贝也就涨价道歉。4月11日,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发文表示:“这个时候涨价,不对。从今天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平心而论,海底捞、西贝的涨价行为为什么会惹众怒?到底有何不妥?

商家涨价是市场行为,只有利弊没有对错,市场决定一切,最终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单。餐饮业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不但两个多月没怎么挣到钱,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也上涨不少,商家想通过报复性涨价来挽回一部分损失无可厚非,只要不是太离谱,消费者能接受就去消费,不能接受的用脚投票即可。

但问题是海底捞、西贝的价格本来在各自行业中已经算中等偏上水平,本来靠的是品质服务,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不涨价也挺贵,此次涨价更是离谱,海底捞的娃娃菜从16元涨到26元,涨幅何止6%?西贝的一碗面也从27元涨到32元。海底捞一碗米饭7元,西贝一碗凉皮49元,那大家只能用脚投票,换别的店吃了。

海底捞、西贝的涨价行为打碎了员工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口碑,餐饮业是红海,不是什么垄断性行业,靠的是口碑,现在国内到处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海底捞、西贝、喜茶等反其道而行之,难怪舆论一片哗然。

疫情期间,过度涨价只能引起大多数群体的不满。企业要生存,有员工要养,上市公司还要对广大股民负责,但餐饮业渡过难关,不等于抬高价格把成本转移给消费者,有钱人不敏感可并非消费主力,普通消费者希望永远都不要涨价。疫情尚未过去,商家应该降价回暖人气,凝聚市场信心,涨价非但不能拉动消费,反而抑制消费,经济恢复就更难了,而且民以食为天,不能让餐饮业成为通货膨胀的领头羊。

既然海底捞和西贝都出来道歉了,说明它们在乎顾客,心中有顾客。今年餐饮业难做,大企业在困难时期就应该有社会担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