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鴿為啥要一對一對的養?

家鴿是野生鴿子經人們長期馴化而來,根據人們對鴿的不同用途又分為:肉鴿、信鴿、觀賞鴿,其中相對普遍、且形成大規模飼養的當屬肉鴿的養殖。肉鴿養殖相比其他禽畜是比較簡單的,餵養的飼料有玉米、小麥、豌豆、高粱等,通常情況下成年用於生產肉鴿都是一對一對的養殖,這是為什麼呢?

肉鴿為啥要一對一對的養?

首先,肉鴿保留有野生鴿子的生活習性,經過配對後,才會有生育能力,一般情況下6個半月左右的青年,身體器官的各項機能逐漸成熟,自然而然的會出現陸陸續續配對的現象。大部分的鴿子都會自行挑選配偶,對於配對失敗的鴿子需要人工配對、幫助其順利配對。配對後通常是“一夫一妻”制,情感專一,一生都不會分開。“成婚”後公鴿、母鴿齊力繁育後代,共同參與孵化和哺育乳鴿。

肉鴿為啥要一對一對的養?

其次,相比群體散養模式,一對一對的籠養鴿子,更利於養鴿戶每天觀察每對鴿子的具體情況,包括飲食、飲水及精神狀態等,發現異常時可及時處理。還能有效避免種鴿交配時外界因素對其影響,有利於提高受精率,有效避免其他外界不良因素對雛鴿的傷害,增加養鴿場乳鴿的成活率。一對一對的籠養鴿子養鴿戶可以準確的記錄每對種鴿每月、每年產出鴿蛋、乳鴿的數量,為後續種鴿育留、淘汰等提供科學依據,方便養鴿戶日常的飼養與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