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可能:爸爸為女兒讀的100本女性傳記

除了課本里的“好人”或“壞人”,除了課外書裡的那些“聰明”或“調皮”的小主人公之外,我想介紹一些其他人的故事給你們聽。


她們不一定是完美的,她們的故事你也不一定全都聽得懂,當然我也會努力爭取儘量簡化和通俗。如果你能對她們有那麼一點印象,或者說長大以後能喚起你的一點印象——嗯,好像爸爸在我小時候給我講過她的故事,從而在長大以後有機會去更深入地瞭解她們,讀她們的傳記或作品,那就可以了。


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世界和人性是豐富的,人生的活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你所熟悉的家庭、學校和小夥伴之外,還有千千萬萬種人生,值得我們去了解、去探究。她們有的是作家,歌手,企業家等,還有一些是所謂的普通人,她們可能都在教科書之外,卻在鮮活的真實世界之內。——哦,原來還有這樣的活法,這樣的思想,這樣的人生,這樣的可能…...


可能你現在還不會明白,我為你講述的這些人,即使是名人,即使後面我對她們的某一方面無比讚美,也

並不意味著我希望你複製她們的生活,或著成為她們。你應該發現自己併成為自己,你也只能成為自己。


她們是立體的,希望你8歲時和18歲時讀她們,感受不一樣,希望你28歲和38歲時讀她們,感受又不一樣。我曾經想給這些故事取一個標題,叫“女生榜樣”,但這個詞並不準確,或許她們也有顯著的缺點,或許她們本人也並不想成為別人的榜樣。乾脆叫“女生的可能”吧。



#女生的可能#01

安·蘭德和她創造的世界


“不能把世界讓給你所鄙視的人。”


說這句話的人是一位叫“安·蘭德

”的美國作家,為什麼要先講她的故事呢?


安·蘭德並不是一位特別為中國大眾所熟知的作家,比如像海明威那樣,但對有些人來說卻如雷貫耳。比如,有人說她是美國的精神教母,影響了格林斯潘等無數人。後來長期擔任美聯署主席的格林斯潘曾說:“蘭德將我從經驗和統計的世界拽回,讓我更深入地參與到人的世界中。他們的價值觀,他們如何工作,這些東西遠遠超越了我學過的經濟模型,極大地開闊了我的視野,我很感謝她對我的影響。”


1991年,在國會圖書館發起的一次調查中,有些美國人稱蘭德的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是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書之一,僅次於聖經。


在介紹安·蘭德的思想之前,我特別想在這個春天裡選一段她描寫春天的段落,讀給你們聽:


當時地球停止了轉動,他們一連十二個月都生活在春天裡......他們只能記得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春天的意義,是對一片片新生的草葉的回答,是對樹葉上第一批幼芽的回答,是對天空的第一片藍的回答。

其實那回答並不是對青草、綠樹和藍天做出的,而是對一種成就中的開始、勝利的行進以及確定性的偉大意義做出的。這種回答就是,一切都不會停止。


幸運與不幸


安·蘭德出生於1905年的俄國,以後學歷史課,你就會了解到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蘭德在自己的自傳中曾寫道:“地球上有那麼多的國家,我卻出生在一個最不適合一個自由主義者生存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俄國”。出生和長大的國家,這個最大的環境約束,綁縛住她了嗎?那她後來是如何掙脫自己所出生的那個環境,併成為一個美國作家的呢?


安·蘭德出生於俄國聖彼得堡的一個猶太中產階級家庭。她從小愛讀書,立志成為一名作家。有人說過,人生最幸運的事莫過於在很早的年齡就知道長大以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一點,蘭德無疑是非常非常幸運的。多讀幾本傳記,無疑會激發對於未來自己的想象。


蘭德曾向當藥劑師的父親說,她總有一天會靠當作家謀生,並且只要意志力和勤奮是決定因素,她就是對的。


立志成為作家,當然離不開閱讀對她的影響。其中有兩本兒童書對她影響很大,她的傳記作者海勒說:“這兩本書不僅激發了她的希望,幫助設定了她的方向,其中一本還成了她一些最著名作品的模板”。


一本是記錄凱瑟琳大帝少女時代生活的小傳記,年輕的蘭德深信,她自己也註定要擁有一種非凡的命運。她希望,有一個人會像故事中的算命人那樣,也注意到她額頭上的特殊印記。其實,我倒是相信每個人的額頭都有一塊特殊印記的,但是很可能被塵世的忙碌與風塵遮蔽了。


還有一本冒險故事書叫《神秘谷》,九歲大的蘭德被這本書迷住了,並且影響了她的一生,甚至後來她小說裡的人物也有以這本故事書的小主人公塞勒斯為模型的。“她可能花了數百個小時來研究如何描述和刻畫這個勇敢的主人公”,有了這個“同伴”,她成功走出了別人凡庸現實的循環。她後來說,自己再也不關心母親、妹妹和表妹痴迷的晚會和社交了。她擁有某種更好的東西,某種她們看不到也無法共享的東西。


蘭德窮其一生都堅持了自己的志向,她很少改變對自己而言重要事物的看法。從蘭德將自己視為一個未來作家的那一刻起,她的生活就有了一個目的。寫作成了一種偏執,這種偏執見證了她接下來穿越俄國的那些騷動不安的歲月,見證了一種逐漸堅定並最終變得強烈的決心。


有一次逃難,她們一家人擠在三等車廂裡兩個星期,既沒有洗澡也沒有換洗衣物,火車上骯髒不堪,每個人都餓著肚子。十幾歲的蘭德觀察著膽怯、自命不凡、麻木不仁和貪婪的細微差別。


後來,在她21歲那年,在整個家庭和美國親戚的幫助下,蘭德幸運地在蘇聯關閉出國窗口之前,輾轉歐洲到了美國。


她剛到紐約時,大概只會說十幾個英語單詞,據她自己說這些單詞還全部發錯了音。後來她在寫給母親和表妹的信中說:“我到美國來是搞創作的,我沒有忘記那一點,那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東西。”



個人自己的幸福

就是他生活的道德目的


首先介紹她,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我小時候上學就被教導“學習某某好榜樣”,到了你們這一代也是如此,甚至我自己也很多次對你說過,要學會跟別的小朋友分享。這樣好像是沒錯的,但是從分享、到幫助別人,再到“利他主義”——這中間有一些更細微的差別,就像你仔細看彩虹一樣,顏色與顏色之間還有過渡地帶。我們家人的性格是有一點“利他主義”的,“為了家人犧牲自己”的事情經常發生。然而“利他主義”並不是一個褒義詞,很多時候它甚至是某種虛幻的道德安慰,這個詞恰恰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安·蘭德所嚴厲批判的。


蘭德認為,個人自己的幸福就是他生活的道德目的。甚至在她的代表作《源泉》一書中,有這樣決絕的一句話“我不承認任何人哪怕一分鐘對我的生命擁有權利”。人是一種獨立的存在,人就是他自己的目的,而永遠不是實現目的的手段。


她在寫給讀者的信中說,“我之所以成為一個作家,目的並不是想拯救世界,不是想為我的同胞服務,而是為了獲得創造自己喜歡、尊敬並欣賞的人事中的那種單純、個人、自私和自我中心的幸福。我能夠忍受水平地環視自己的四周,但我不能忍受俯視。我想要仰望。”創造力的源泉有很多種,蘭德說出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種。


當蘭德宣佈:“自私是一種宏大的力量。沒有一個天才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慾望的激勵,激勵他們的只有他們對他們自己的觀念和想象的信奉,並且這種信奉是完全自私的”時,即使在美國,這種宣言也會遭遇白眼。


“自私”這個詞,多少是有些扎眼的,尤其是在我們國家。如果有人公開提倡自私,那一定會被認為是喪心病狂。在我的理解中,與其用“自私”,不如用“個人主義”,與此相對的是集體主義和利他主義。這種相對性,不一定是某個具體生活事例,而更加可能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傾向。


這種價值觀背後,意味著不要輕易放棄立場,不要出賣自己的生活。如果每個人努力探尋自己,就會發現放棄是沒必要的。一旦你認真和堅持,那些傳說中威力無比、張牙舞爪的習慣俗例就會像老鼠一樣,四處逃散


雖然有很多人誤解或不認同,但是也有人評論《源泉》:它不是一部關於建築的小說,它寫的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人內在的高貴,因為他蔑視集體的力量,她寫了一首讚揚個人的頌歌。“她斷定人們有權為自己而活,蘭德不喜歡為他人而活的思想

。”


也有讀者說,《源泉》給了他們勇氣與激勵,去掙脫他們的家庭以及這個社會的荒謬期盼,去按照他們自己的希望和夢想行事。


推薦你瞭解蘭德和她的作品,她的觀點尚是其次,觀點背後的獨立判斷,勇氣和堅持,是更重要的。另一位美國著名作家菲茨傑拉德有句名言——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我想就是這樣吧,有同理心,熱心助人,同時又不失去自己。



選 擇

安·蘭德的讀者有很多是十幾歲少年、二十多歲的青年,這些讀者為她著迷,甚至狂熱崇拜。我既希望你們瞭解她和她的作品,活出自己,同時我也擔心那種盲目崇拜。她雖然號稱自己的生活是完全按照她作品中的理念來實踐的,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甚至在某些方面,她也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這就要說到“選擇”這件事了。關於選擇,安·蘭德也有非常精彩的懟人金句:


在一次演講中,一個觀眾挑釁:“你是個外國人,你也配談美國?”,她用她刺耳的俄國口音回答:“我選擇成為一個美國人。除了生而為一個美國人,你又做了什麼呢?


面對命運,一個人是擁有選擇的能力,還是僅僅做命運的奴僕?安·蘭德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這也是我們需要了解她,瞭解她的傳記與作品的重要理由。


參考/相關書目:

《安·蘭德和她創造的世界》

《阿特拉斯聳聳肩》

《源泉》



穿 鑿 成 見 破 壁 知 己

公號: 鑿壁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